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问嫦娥

问嫦娥

明代 夏原吉

试将杯酒问嫦娥,月殿迢迢路几何。玉斧修时谁斡运,金蟆食后孰揩磨。

明皇秋夜游来否,太白当年捉得么。我欲乘风攀桂子,霓裳肯为舞婆娑。

诗人夏原吉的古诗

和胡祭酒雨后见示诗韵

明代 夏原吉

雨脚初收日色生,眼前景物一何清。亭亭高树张云幄,秩秩疏篁响凤笙。

牛女如期天上会,蛬螀应候耳边鸣。官居独宿洪崖客,莫动西风张翰情。

题赵尚书所藏花鸟四首 其三 鸲鹆

明代 夏原吉

缁衣轻拂桂香清,终日间关学巧声。不是趋时弄喉舌,朝阳要共凤和鸣。

宿槜李天宁寺

明代 夏原吉

息轺古招提,时维孟冬莫。天气熙如春,宵蛩起幽诉。

独聆不能眠,披衣坐风露。缅怀踏歌人,翘翘亦何故。

挽王主事希范

明代 夏原吉

正喜南官秩任荣,俄惊天上玉楼成。逍遥一笑骑鲸去,寂寞何年化鹤鸣。

圣主恩深归旅榇,严尊泪尽哭铭旌。悬知瘗玉钱塘麓,潮咽无声江自横。

到京忆乐理轩

明代 夏原吉

乐理轩中万卷书,不知消息近何如。料应此夕相思处,人在南窗月在虚。

应制赋黄鹦鹉诗二首 其二

明代 夏原吉

皇仁广被世雍熙,南服祥禽贡玉墀。菊羽煌煌金色灿,星眸炯炯碧光垂。

致身幸际千年运,调舌能歌万寿词。好向丹山邀彩凤,衔图共献太平时。

题宋徽宗所画墨竹

明代 夏原吉

宝殿无心论治安,碧窗著意写琅玕。枝枝叶叶真潇洒,争奈金人不爱看。

谕饥乌

明代 夏原吉

饥乌来屋头,轩然振双翼。哑哑向我啼,其意欲得食。

我行顾我厨,馀糗颇云积。粲粲白如银,莹莹燥如炙。

足可疗乌饥,尽与非所惜。缘以目前人,困乏动千亿。

赈恤未有方,夙夜慨中赤。况此所馀糗,粒粒出民力。

我食尚怀愧,饲乌宁不惕。饥乌勿此啼,山林有榛栗。

过湘城

明代 夏原吉

茅屋参差似列星,晚风摇曳酒旗青。推篷借问此何处,舟子无言指故亭。

和胡学士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诸公游牛首山佛窟寺诗韵三 ...

明代 夏原吉

猎罢龙山日未斜,更从佛窟访烟霞。半崖寒瀑如飞雪,几树霜枫似著花。

茶熟地炉煨榾柮,云留禅榻护袈裟。盘桓不尽登临兴,并辔归来浥露华。

题赵侍郎所藏画三首 其三 竹

明代 夏原吉

忆昔云帆过洞庭,万竿烟雨鹧鸪鸣。如今却向图中看,无限新情与旧情。

德清

明代 夏原吉

危梁百尺压清流,垂柳千条映小楼。询罢民风閒眺览,溪山浑似旧曾游。

拟福建乡试

明代 夏原吉

浩兴摧人入建游,棘闱正尔集儒流。虹霓气吐三千字,奎壁光浮十二楼。

天下争先看豹变,榜中谁独占鳌头。殷勤文苑司衡者,莫使祥麟后马牛。

梦亲

明代 夏原吉

梦里见亲亲色好,更能绕膝戏莱衣。觉来依旧金陵馆,望断白云心欲飞。

次前韵赠化城寺僧谦隐五首 其三

明代 夏原吉

朱门无意候公卿,自喜幽栖远市城。双屐登山舒眼界,一盂溪涧涤心旌。

诗囊贮玉鸣吴楚,谈麈生风撼泰衡。况有空王遗录在,定馀时玩小窗明。

题云居先生遗像

明代 夏原吉

神仙中人云居翁,秀气原自仙华钟。蚤年即远簪缨丛,侨居静挹林泉风。

群书诸子既折衷,内经脉诀尤研穷。活人要济岐黄功,不容二竖欺疲癃。

柰何晚厌人间踪,乘风顿返蓬莱宫。寄兹清影尺素中,眉疏目朗双颊红。

飘飘独步谁能同,商山旧有东园公。我来相对语莫通,举头怅望仙华峰。

举头怅望仙华峰,云深不见青芙蓉。

挽少师姚公广孝三首 其三

明代 夏原吉

昔年奉命赈东吴,怀抱相亲过友于。月下诗成频属和,花前酒尽更令沽。

剑池访古肩舆并,笠泽寻幽画舫俱。回首旧游今已矣,忆公空有泪如珠。

题杨学士万木图

明代 夏原吉

道殍累累岁大祲,达翁周恤意何深。指山托种千株木,发廪全倾万斛金。

建水一时回菜色,龙津终古蔼棠阴。区区射利沽名者,俯仰斯图不愧心。

吴中谩兴

明代 夏原吉

片帆二月过吴门,眼底相看物物新。惟有溪桥桃与李,著花浑似故园春。

送教谕李素改除浙江就禄养亲

明代 夏原吉

罗湘振铎十馀年,今又携书上浙船。梅玉一枝天上赠,蒲帆半幅月中悬。

好披彩服同莱子,莫讶寒毡老郑虔。他日彤廷重考绩,春风台阁拟超迁。

夏原吉

夏原吉

(1366—1430)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15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