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过溧阳县见李侍御二首

再过溧阳县见李侍御二首

宋代 项安世

忆昔儿子时,仁公两朱轓。
吟篇与醉墨,零落遍湘沅。
少长听鸣驺,清霜粲华轩。
风流故多奇,欲说非一言。
但闻天下士,扰扰向龙门。
岂知千丈发,著此三家村。
周馀乔木尽,始邮邯郸孙。
兹行亦奇伟,可以诧仍昆。

诗人项安世的古诗

迓朱侍讲

宋代 项安世

欲就前贤去不如,几年功力在三余。
终然觉我功金卵,幸甚逢翁侍玉除。
函丈中间亲觅诀,残编里许细观书。
自怜旧习如尘污,入发成胶未易梳。

次韵谢王

宋代 项安世

掩关饱黑甜,屏迹慕乌有。何心望披拂,注意及衰朽。

劳君崔魏徒,过我沮溺耦。拜手把瓜桃,扪胸愧箕斗。

次韵潘都干菊花六首 其三

宋代 项安世

霜神亦有丰韵,未可寻常等夷。赤尽江头枫叶,却能遍护花肌。

次韵答任贡父见寄三首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千金悬虿尾,一柱兀波心。吾道今如此,微生力未禁。

正须公等助,莫废别来吟。拄杖当分付,相期化邓林。

题上遇雨

宋代 项安世

风声千岩万壑,雨意三江五湖。
横笛平生幽愿,小舟归去良图。

次韵答荆南王君行见寄七首 其五

宋代 项安世

美人读易见三圣,恍惚不堕老与关。菰蒲中士有如此,使我日日望龙山。

闰月二十一日作落梅花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十亩寒林一树梅,自妍自笑已堪哀。朝来更被风吹却,拟遣春从底处回。

阻风茅山港

宋代 项安世

我非汲汲驰名者,何事区区逆浪间。
三釜及亲须为米,可辞为客下茅山。

冬至日早起

宋代 项安世

儿童吹火注油灯,起著新衣坐到明。病里已知时节换,夜阑龟息见阳生。

挽利路章运诗二首

宋代 项安世

畴昔吾乡主簿君,今年丹旐过江浔。
老僧尚记辞葅笋,旧吏犹闻却顾金。
玉节朱轮行万里,清冰寒露炯初心。
南风虬虬鸣归橹,似相蒿城薤管音。

送李邕州

宋代 项安世

一官全似飞鸿翼,不在天南即天北。
朝辞白马阿得脂,暮长蛮夷老夫国。
不知广源洞里侬智高,何似仇池顶上杨难故。
傍人自欢吾自歌,静处安身最长策。
蝤蛑闻说背如{上六下曩去日},龙眼见来形似橘。
桃榔之粉白于面,椰子之泉甘胜蜜。
妇能沦饼儿啖果,翁自右浮还左执。
天明坐衙将吏走,饭罢收厅鸟鸟佚。
人生如此亦何求,但愧君恩与民力。
君不见江陵有叟白髭须,一榻十年穿两膝。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 其八 卢似之

宋代 项安世

伯庸皇考锡嘉名,所愿儿如此水清。莫羡泾人多稻米,长教渔父濯尘缨。

十月初还潭州题王氏瑞竹图

宋代 项安世

王君手持瑞竹图,要我作计仍自书。
我书不悭诗亦易,政坐此君难位置。
我欲摇毫写作双竹吟,却教数节一干非商参。
我欲援琴抚作降竹曲,又见二妙同升异茕独。
卜子夏,子可为我讴,
一桴二米秬黍秋。清人一韔攒双矛,
肥泉同本末异流。观射父,
子可为我释。一少二多何卦策。
以奇承耦震初爻,以耦承奇兑三索。
我为二人书此言,请君持归君家看。
展卷一问青琅玕,是易是诗然不然。

赠赵抚干

宋代 项安世

龙种生来别,交情久更欢。
四年三入幕,一任两同官。
安定诗成轴,扬云墨未乾。
一闻磨衲句,如对画图看。

五日常州借闸

宋代 项安世

踏车如市水如金,守闸如城不放人。
共倚河渠如北使,可怜膏泽养边臣。
平生自计更蓑笠,此日何颜玷缙绅。
欲换小舟跳堰去,沙边渔子得相亲。

重午饮赵园再和

宋代 项安世

香玉尊前剥嫩金,已逢佳节又逢霖。
从教岁月催华发,谁识乾坤有赏心。
家在山林仍近市,手栽花木渐成阴。
更开石井依桐叶,我欲时来作一吟。

试学士院闻大贺过重华宫

宋代 项安世

君王凤辇过龙楼,清晓都门积雨收。
泪落三朝馀父老,春生簇仗万貔{左豸右林}。
群公就曰丹衷罄,索虏闻风逆胆羞。
湖海小臣心未已,便陈千虑向鳌头。

和王安抚六言十首 其八

宋代 项安世

小人区釜升斗,明公钟鼎尊罍。难学将军竞病,且随寒士敲推。

寄罗机宜竟陵督捕六首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飐飐旌旗出郭,轰轰雷电奔空。一夜楚江风雨,千岩万壑流通。

中秋阻风二首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四无边岸贴天流,八极光中一钓舟。不是南风解留客,世间无此好中秋。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