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郢州道中见剌玫瑰花

郢州道中见剌玫瑰花

宋代 项安世

酴醾雨后飘春雪,芍药负前散晚霞。
一种繁香伴行客,只应多谢剌玫花。

诗人项安世的古诗

杨侍郎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牙帐森森画戟红,心源澹澹玉壶空。身如岘首澹太傅,意似鹿门庞德翁。

一贯精觕千虑到,两忘真赝万情融。观公尚得今人爱,始觉东家道未穷。

三雪诗用前韵寓三字

宋代 项安世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
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
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
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
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
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
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
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阻风茅山港

宋代 项安世

我非汲汲驰名者,何事区区逆浪间。
三釜及亲须为米,可辞为客下茅山。

游罗汉至开先寺

宋代 项安世

半世怀吾愿,今年得此辰。
朝廷用和议,疆场有閒人。
地喷双龙沫,云藏五老身。
天寒林影薄,斜日照衣巾。

风回二绝句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南风欲转北风颠,一夜涛声趣枕边。更著三更篷上雨,十风无赖扰清眠。

送潭州陈运使二首

宋代 项安世

薄命真如此,兹行如识公。
从来半生愿,不畀数旬同。
官事埋头过,江舲转眼空。
可能倾盖地,直作急流中。

送李知县赴蕲州广济

宋代 项安世

江头雪斋冰河折,日照江光动春色。
青丝快马踏香泥,画鼓方舟送行客。
已惊柳叶大如指,忽见梅花飞著额。
草根青软湿鍼氈,枝头绿淡摇金碧。
眼看客子过淮南,春逐樯竿起江北。
客帆渐远春渐深,一路浓香慰行役。
县知上日春更好,桃李漫山献红白。
何时我亦不沧浪,把酒兰亭访今昔。

次韵赵领示先世石刻十四韵

宋代 项安世

天葩富奇芬,龙种多异姿。歆向妙经术,白贺工文词。

飘飘翰墨间,耿耿名字垂。哀哉赵延康,忠义反见疵。

文工俗易爱,节苦人谁知。洪涛覆乾坤,赤手当路歧。

剖心奉鹓雏,血面攘魖夔。至今陈宋间,凛凛英气遗。

飘零见诸孙,髣髴瞻旧仪。手泽皦如日,庙碑辞颇枝。

谈仙事满纸,大节无一辞。想当施手日,俗论犹争驰。

一读泪如雨,再读还自思。古来尽如此,何独为君悲。

次韵胡季履鹅梨绝句

宋代 项安世

饤坐只供儿女爱,蒸来堪与俗人言。故应世上逃名者,火枣同功赴一原。

雪后日出三绝句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勾芒设色满丘园,著粉施朱总可怜。未抵天公真画手,金光明里玉山川。

凤仙花

宋代 项安世

紫凤生儿未解啼,三三五五并头栖。爱花未识花枝在,随干随根著处迷。

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 其四

宋代 项安世

短檠今幸好,文社得同修。何处撩乡思,催君发修讴。

路经行雨峡,签数报程邮。客路看如许,交情可耐不。

慇勤江上水,长为送离忧。

东斋

宋代 项安世

桃花不解言前事,菊蕊还须记旧人。
惟有轩前旧移竹,向人憔悴似相嗔。

晚自岳麓归

宋代 项安世

千张绿锦变明青,岳麓峰前暝霭生。万顷玻璃成玛瑙,潇湘江上夕阳明。

留别南湖二首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老夫梦识南湖路,水槛山堂处处通。若有新篇无告诉,不妨题写寄江东。

三次刘寺韵赋张以道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

宋代 项安世

寒绿新轩对马头,陂南陂北□销愁。
合添渔艇两三只,时与约斋来往游。
欹枕孤鸿烟雨涨,钩帘宿鹭晓光流。
何时祭灶呼邻里,我欲题诗素壁留。

中秋阻风二首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四无边岸贴天流,八极光中一钓舟。不是南风解留客,世间无此好中秋。

刘寺置酒遇雨次韵答王大著

宋代 项安世

胜绝今年第一筹,钱湖刘寺雨中游。汤倾衢点云随肘,羹汎戎酥雪满瓯。

竹坞张烟围客住,梅檐翻水劝人留。只因元气淋漓手,计会天公作此谋。

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 其四

宋代 项安世

凄凉怕折腰,彼盖村夫子。谁能九层台,不用累土起。

旌旗野色中,钲鼓霜风里。古来丈夫事,勿叹百僚底。

尤尚书挽诗

宋代 项安世

今岁何迁次,乾坤失巨人。
老生啼坏木,后学叹迷律。
四海人才谱,三朝礼乐臣。
并将文献去,谁与觉斯民。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