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李宪颧江陵师双辘轳格

送李宪颧江陵师双辘轳格

宋代 项安世

表铒计已决,艰难人尽非。
犹烦使者斧,往载师臣旂。
万事本无事,一移无不移。
因书汉三府,鸟尽木为迟。

诗人项安世的古诗

大人生朝代诸儿五首以春风花草香为韵 其五

宋代 项安世

何物堪为寿,春山鹤算长。云边风驭稳,松上露巢香。

顶浴丹砂润,翎梳白玉光。宝图双象转,长在寿星傍。

十六夜州宅观月

宋代 项安世

青天碧海桂光流,已是人间万古愁。
野阔江深人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
此时此地俱清绝,无酒无诗得索休。
太守尚嫌高兴少,卷云飞雨架层楼。

大人生朝代诸儿五首以春风花草香为韵

宋代 项安世

何物堪为寿,南华有大椿。
根株天地远,枝叶岁时新。
十倍大彭国,百分清渭滨。
周星八千度,才是一番春。

杨侍郎之侄有文刘左史之娅靖之携文见过

宋代 项安世

蓝田鲜顽玞,邓林无曲茎。
春宗九秋月,性静所茎精。
柱史颜如春,和风畜惊霆。
两家各有子,突过阮始平。
忽念笭箵翁,淹剧卧漳城。
兴来枉华裾,情深出英琼。
沉疴为之起,不觉语至暝。
眄怀薛仲章,刚肠久逾清。
吾衰俟三贤,潜心牧修程。

用韵为十九弟寿

宋代 项安世

驷马开华屋,祥罴降绮栊。
婴襦斑似锦,五佩绿栊葱。
好日逢重四,芳醪判一中。
丰神春口柳,意气雨天虹。
未论龟巢藕,休言珀化枫。
诸孙今远大,吾祖旧冲融。
努力名场近,收功鼎甲崇。
但令贤弟贵,不怕老兄穷。

三雪诗用前韵寓三字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粗生。

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

四和 其六

宋代 项安世

周家石鼓嵯峨,从臣才艺心多。所期唤起雅颂,渠止镌成隶科。

中秋后新晴对菊病体欣然

宋代 项安世

篱日疏疏暖薄寒,檐沟无语晓庭乾。不须更恨中秋月,且得黄花子细看。

送李大著赴阙

宋代 项安世

玉观金桥无限时,楚臣汉女不胜悲。
如今荡荡平平矣,却合融融洩洩之。
八陛加恩须大册,三朝修史待宏规。
回头莫忘巴陵酒,病渴多年少一卮。

顺风过湖二首

宋代 项安世

维舟六日傍明山,待得风来始破颜。
一抹平湖三十里,听渠微横未须关。

西渡亭别罗郢州

宋代 项安世

十七年间四别离,江南江北几驱驰。相逢转觉工夫密,不作寻常血气衰。

耕读堂诗

宋代 项安世

朝骛兮吾畴,象舒兮鸦疾。暮讽兮吾帷,风喧兮雨密。

蓑衣兮台冠,雪炬兮萤袟。田丁兮学子,耦歌兮侪习。

米甘兮蔬旨,道腴兮仁实。养送兮无憾,俯仰兮有适。

尧汤兮吾辟,岂吾欺兮伊稷。

赠彭术士

宋代 项安世

涡水春深战未停,庐山秋老梦方宁。
与君岂有平生怨,挽向兵间脱汗青。

咏蜡梅

宋代 项安世

枯疏寒影变丰庞,的皪冰肌染沁黄。
难免世人栀蜡议,赖凭天骨蕙不香。
情知不作和羹计,老去谁能弄粉妆。
却笑南枝心未死,寿阳新额小红裳。

又次韵吴少保游雄楚楼及渚宫

宋代 项安世

红旗绣额上城头,菱叶荷花下小舟。
遵渚夷犹荡佳月,倚天突兀对高秋。
坡公句里东南水,杜老诗中西北楼。
点化山川一刀匕,风流从此说吾州。

用韵送夔帅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 其五

宋代 项安世

晋国心存绿野,莱公梦著横舟。可奈紫宸墀下,春风催嘂班头。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所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二首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畴昔拜臞仙,桃源问果然。洞非人世外,花在此心边。

寂寂蒸霞地,沉沉浴日天。南阳刘子骥,独泛问津船。

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六

宋代 项安世

涨江迎造忽吞天,说与江神莫太颠。公是乘槎天上客,曾经倒海试孤骞。

试学士院闻大贺过重华宫

宋代 项安世

君王凤辇过龙楼,清晓都门积雨收。
泪落三朝馀父老,春生簇仗万貔{左豸右林}。
群公就曰丹衷罄,索虏闻风逆胆羞。
湖海小臣心未已,便陈千虑向鳌头。

辑句招王国正四首

宋代 项安世

璧门金阙倚天开,兴罢张帆载酒回。
日看省曹阍者面,鞭笞鸾凤相追陪。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