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浣溪沙 永宁病起将归

浣溪沙 永宁病起将归

明代 杨慎

听彻晨鸡又暮鸦。病来帘外即天涯。明朝才得问归槎。

客路纵遥终会到,他乡须好不如家。江门春水照江花。

诗人杨慎的古诗

春泛昆阳海口

明代 杨慎

洪池环贝阙,清籞切龙渊。光腾马跃渚,润入象耕田。

锦纹浮澹淡,金碧映沦涟。津吏醉持楫,渔郎歌扣舷。

白浪认前浦,丹霞分远天。蒙笼山鬼洞,遥裔海童烟。

别赖鸣空外,归云望日边。向夕长风起,愁吟江汉篇。

五月四日蔡龟崖太守邀会于三塔寺大观堂分题得橚槛观澜分韵得雾字

明代 杨慎

青冥鸟外檐,翠霭云中路。暇日从公游,淑景同人聚。

帡幪捲宿氛,晏温属新煦。陶潜思停云,乐广欣披雾。

空侯睇遥天,平荠数津树。阳焰展海帧,浮图象天柱。

绣槛狎鸥汀,朱窗见鱼步。鹭翿入镜明,

董坝

明代 杨慎

扁舟孤棹宿枫林,猎火渔灯逼岁阴。千里思家回句首,青山江上叠愁心。

高县义士行

明代 杨慎

山都水都蛮寨连,九丝之城如丝牵。鸦飞不到山势恶,篻簩剡戟生愁烟。

沿村杀儿将女去,黄鸡白犬不得眠。主兵不救城郭远,含冤茹苦徒呼天。

高县义士谭金钱,鸣俦啸侣排戈鋋。众寡不敌吁可悯,捐躯舍生遭霣颠。

至今里杜传灵异,表厥坊宅荣陌阡。何当尸祝慰毅魄,以配九歌国殇篇。

我今感作义士行,他年贞石堪铭镌。

水仙花四绝 其三

明代 杨慎

瑶池阿母惜幽芳,青鸟东来未许将。小玉双成都睡去,一枝传自段安香。

送童士畴

明代 杨慎

西候临周道,南溟望楚云。恩纶三殿出,瑞节五潢分。

瞻洛诗先诵,游梁赋早闻。神皋添藻思,仙苑挹兰芬。

池远凤皇影,江连鸿雁群。归程应计日,陌上草初薰。

感通 其三

明代 杨慎

璈响云中孔雀,钟鸣霜里华鲸。龙树七人共坐,虎溪一笑相迎。

题夏仲昭竹寄陶良伯

明代 杨慎

大常胸次潇湘宽,少年爱写生琅玕。白头蓺苑更入妙,笔法远追王孟端。

两家名藻雄吴下,品题未觉风流亚。一纸能令百世传,两竿不啻双金价。

人言画竹非画工,草书结构将无同。谁家高堂名宝绘,徐熙花鸟迷青红。

玉人佳兴松江东,寄图索赋随长风。遥知把玩清香里,正是相思明月中。

腊八日与墨池野酌迟丘月渚

明代 杨慎

散步谪仙桥,严寒酒易消。云容将变朔,风信巳鸣条。

只为朋从好,浑忘旅寓遥。清吟迟月渚,剪烛永今宵。

鹧鸪天 高峣岸梅,句用鸟兽字

明代 杨慎

鱼尾红霞海影摇。碧鸡腊信上梅梢。涂黄巧学蜂腰细,匀粉俄惊蝶翅飘。

龙竹瘦,鹤松翘。相和兰麝绮香销。龟城春色添乡梦,想见枝头绿凤么。

卜云林篇 其五

明代 杨慎

折酲晓踏瑶茸。琅玕琦玗交拥。柯攒叶抱花捧。重露成帏垂陇。

晞发忘言息踵。

小秦王 立春

明代 杨慎

红穗金花落绛台。画楼银烛晓光催。钗梁小燕双双颤,春自玉人头上来。

酒泉子 避暑江山平远亭,招简西峃不至

明代 杨慎

西峃不来。负却红墙垂手。懒当歌,慵对酒。倦登台。

石城艇子又空回。溪

何满子 其三

明代 杨慎

欹枕梦回春晚,倚阑人在天涯。迢递关山千万里,佳期水渺云赊。

记得罗巾别泪,愁看带雨梨花。

渔家傲 其七 滇南月节

明代 杨慎

七月滇南秋已透。碧鸡金马山新瘦。摆渡村西南坝口。

船放溜。松花水发黄昏后。

七夕人家衣襮绣。巧云新月佳期又。院院烧灯如白昼。

风弄袖。刺桐花底仙裙皱。

明湖篇赠罗野庭

明代 杨慎

玉镜明湖春水绿,君乘星轺向滇蜀。接幰清风豁瘴烟,摇笔高吟振空谷。

碧鸡金马我尝游,写韵遥岑海上楼。披云不得随双屐,此日相逢谈九丘。

珠玉照人惭我老,薢茩开樽郎倾倒。岣嵝遥瞻翠霭颠,峨嵋近指青霞杪。

紫河车金光草便,欲相携访蓬岛百。年良会苦蹉跎江,上题襟别思多石。

扇洞门,恒不锁,期君乘兴一来过。

自江川之澄江赠王钝庵廷表并柬董西泉云汉三首 其一

明代 杨慎

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日镜中行。孤山一点冲烟小,何羡霞摽挂赤城。

笠泽弄三解为潘参藩父寿 其二

明代 杨慎

五津东下仙舟轻。三泖凉波秋水平。景丁南极中宵明。

中宵明,玄景焕。展国容,拜家宴。

渔家傲 其五 滇南月节

明代 杨慎

五月滇南烟景别。清凉国里无烦热。双鹤桥边人卖雪。

冰碗啜。调梅点蜜和琼屑。

十里湖光晴泛蝶。江鱼海菜鸾刀切。船尾浪花风卷叶。

凉意惬。游仙梦绕蓬莱阙。

鹧鸪天 西庄

明代 杨慎

秋水澄清胜酒醅。野烟笼榭似楼台。弹声林鸟山和尚,写字寒虫水秀才。

乘兴去,兴阑回。夕阳影里记徘徊。正思修禊明年约,无奈鸣驺得得催。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