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周昉琼枝夜醉图 其六

题周昉琼枝夜醉图 其六

明代 杨慎

星䵠盈盈笑靥,云衣袅袅轻褣。醉妆淡紫沙幂,胡旋坠金次工。

诗人杨慎的古诗

会津门观江涨望小市人家戏作

明代 杨慎

渺渺波环紫贝,萧萧风起青蘋。
花市宁非海市,美人疑是蘋人。
眉妩春山学翠,脸疑秋水为神。
银汉双星漫渡,石城两桨无津。

临江仙 送刘珥江洎杨许二子

明代 杨慎

官柳野梅西郭路,昆桥直接丰桥。相思百里不辞遥。

春山同载酒,月地共联鏕。

南去北来人自老,怜予心旆摇摇。短亭暂别亦魂销。

生烟寒漠漠,飞霭晚潇潇。

新春始泛歌 其一

明代 杨慎

螳螂川水青如苔,漕溪寺花红满台。韶光满眼莫惜醉,几个扁舟乘兴来。

古艳曲 其一

明代 杨慎

皎皎复盈盈,倾国更倾城。珊瑚丝结网,苕华玉篆名。

宫女多相妒,非关君薄情。

徐及泉相送至斜堰河 其二

明代 杨慎

长沟流水引都江,断岸危桥窄石矼。并马不知村路远,更穿斜堰渡惊泷。

昼夜乐 中秋董太守席上

明代 杨慎

螳螂川上清秋节。爽襟怀、消烦热。香醪桂馥兰熏,官妓舞琼歌雪。

五马风流华筵设,金屏燕颃莺颉。软语劝飞觞,有如花连舌。

座中豪兴称三绝。高阳并,斜川埒。且偕仙侣逍遥,肯叹群儿圆缺。

未害广平心似铁。看霜鬓、半成耄耋。倩横玉叫云、把寥天吹彻。

西江月 唐宫守岁图

明代 杨慎

五柞宫中腊尽,万年枝上霜清。沈香火底坐吹上。

玄圃楼台不瞑。

蕊女金钗剪烛,花奴玉导挑灯。红儿酒渴嚼春冰。

忽报景阳钟应。

南歌子八首 其七

明代 杨慎

丝品娟娟玉,钗梁灼灼花。妙语似雏鸦。有心来恼我,莫应他。

舞姬脱鞋歌题画

明代 杨慎

潘妃睡起冷金沙,弓鞋半脱双鸾斜。越罗袜衬齐纨素,彩霞摇裔香生步。

旱路金蕖白日娥,芝田洛浦凌微波。曳霜回雪下平地,琉璃滑泽春云腻。

花松玉软娇无力,天公一笑生春色。宝兰困倚殢

八月十六日游水头 其三

明代 杨慎

放棹山阴未拟回,酒酣乘兴更登台。苍藤古木浑无语,曾见繁华几主来。

蝶恋花 廿一史弹词第九段说宋辽金夏开场词

明代 杨慎

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

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主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

当初赌甚英雄汉。

戏效西昆体无题十六韵

明代 杨慎

王御参三粲,河图叙九房。天机从此浅,华孽竟非祥。

蟾窟机须药,牛津岂服箱。周阿生碧树,窈窕限清防。

翠被龙涎透,银筝鹿爪长。荡舟淩浩渺,解佩失溟茫。

南后鸣琼博,西施响屧廊。山峰歌羯鼓,风水舞霓裳。

绣岭仙人阁,华清玉女汤。失中迷下蔡,妆罢陷平阳。

回盼传深意,横陈脱薄妆。青鸾工渡海,赤凤巧踰墙。

团扇留明月,轻褣湿早霜。鸡皮三复少,狐尾九还翔。

玉井乔家破,珠楼石氏亡。洛神休染翰,嗤尔献之狂。

清平乐 廿一史弹词第五段说南北朝开场词

明代 杨慎

闲行闲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

光日羯鼓催花。今朝疏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误佳期 壬辰元夕

明代 杨慎

今夜风光堪爱。可惜那人不在。临行多是不曾留,故意将人怪。

双木架秋千,两下深深拜。条香烧尽纸成灰,莫把心儿坏。

行旅

明代 杨慎

行旅苦日短,劳人知路遥。忽忽岁云莫,客心中摇摇。

矌野忽寒气,四望但寂寥。严霜下丰草,朔风鸣枯条。

浮云起为盖,坚冰结为桥。白日隐馀照,玄阴晻层霄。

鸣毂无停轮,嘶马不解镳。飞鸟夕知还,征途何迢迢。

无以慰苦辛,兴言自成谣。

白龙寺

明代 杨慎

诗人张禺山,喜用白龙字。何事独无诗,留题白龙寺。

补皋鱼风木吟为黄月坡政使赋

明代 杨慎

晨风摇摇,有鸟朝嘲。不息终朝,予心孔劳。夕风习习,有鸟夜㖡。

不息终夕,予心孔棘。树欲静兮,风则起矣。子欲养兮,亲则巳矣。

枯鱼衔索兮,蠹何泣矣。养之不逮兮,祭何及矣。

青玉案 昆明邝尹升万州守歌

明代 杨慎

昆明春水盈盈渡。咫尺又、销魂路。金马碧鸡遗爱处。

卧辙攀辕,留綦解佩,望望仙尘去。

鹏海鲸波天一柱。紞紞鼓声催欲曙。金紫重来还肯许。

帝加三锡,民歌五裤,早沛清时雨。

关岭曲贵州 其四

明代 杨慎

老鸦关,仰树间。灵卜西去何当还。

题周昉琼枝夜醉图 其三

明代 杨慎

金缝缃裙一搦,玉钩罗袜双弯。琼腴粉英朝翠,锦致松脂夜丹。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