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洪老赠寂大师

和洪老赠寂大师

宋代 谢逸

道人居笑庵,游戏大海寂。钩深无近用,镜古有精识。

运筹不减良,任侠颇如剧。未传东土衣,不通左阶籍。

归自丹霞山,闭门不浪出。室中拂未秉,户外屦已积。

非关一念致,要是三昧力。叠衾洗钵外,何以度永日。

孤坐老此生,恐为世情测。谈笑作佛事,岂不胜佔毕。

垂手试入廛,贪夫愿投璧。大木倒百围,山灵不敢惜。

壮观佛宇丽,鬼工莫俦匹。众生嗜欲利,如儿舐刀蜜。

睹此大庄严,一瞬万缘失。何时却闭门,养此幻化质。

老大百不知,面带黄瓜色。

诗人谢逸的古诗

以水沈香寄吕居仁戏作六言二首 其二

宋代 谢逸

海上人多逐臭,水沈价不论钱。自是渠无佛性,非关鼻孔寥天。

西江月·送朱泮英

宋代 谢逸

青锦缠条佩剑,紫丝络辔飞骢。入关意气喜生风。年少胸吞云梦。
金阙日高露泣,东华尘软香红。争看荀氏第三龙。春暖桃花浪涌。

蓦山溪(月夜)

宋代 谢逸

霜清木落,深院帘栊静。池面卷烟波,莹香水、一池明镜。修筠拂槛,疏翠挽婵娟,山雾敛,水云收,野阔江天迥。
红消醉玉,酒面风前醒。罗幕护轻寒,锦屏空、金炉烬冷。星横参昂,梅径月黄昏,清梦觉,浅眉颦,窗外横斜影。

送曹圣延刘济道归宜春 其一

宋代 谢逸

曹刘翰墨有家风,不学随时语更雄。莫似溪堂老居士,十年林下坐诗穷。

与诸人集陈公美书堂观雪以朔雪洗尽烟岚昏为韵探得烟字

宋代 谢逸

踏雪敲门愧履穿,孟公饮我酒盈船。捲帘光动山人帐,入户寒侵坐客毡。

急洒江村迷静练,深藏茅舍认孤烟。明年策马长安去,谁念清吟孟浩然。

寄查多闻 其二

宋代 谢逸

大梁客舍虽无事,博塞欢娱未称情。不若夷门搔首坐,倘逢黄发识侯嬴。

青玉案·芦花飘雪迷洲渚

宋代 谢逸

芦花飘雪迷洲渚。送秋水、连天去。一叶小舟横别浦。数声鸿雁,两行鸥鹭。天淡潇湘暮。蓬窗醉梦惊箫鼓。回首青楼在何处。柳岸风轻吹残暑。菊开青蕊,叶飞红树。江上潇潇雨。

寄题高彦应长官碧鲜阁

宋代 谢逸

先生手种千竿竹,俨如壮士衣冠肃。林端结阁挹清风,阁上幽人峙双玉。

春风飞尽玄都花,秋霜半落平泉木。试傍池边访此君,雪虐风饕不改绿。

我有惠施书五车,不解子山愁万斛。何时一醉藉清影,更邀明月同君宿。

虞美人·风前玉树瑲金韵

宋代 谢逸

风前玉树瑲金韵。碧落佳期近。疏云影里鹊桥低。檐外一弯新月、印修眉。星河渐晓铜壶噎。又是经年别。此情莫与玉人知。引起旧家离恨、泪珠垂。

北津渡

宋代 谢逸

竹篱茅舍掩柴扉,衰草寒烟野径迷。只有白鸥无俗韵,何年相伴老清溪。

送董元达

宋代 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郊行书事

宋代 谢逸

斩新气象晓怀清,拂面西风卯酒醒。万物归根秋寂寂,大田多稼雨冥冥。

独逢隔水一山碧,不觉举头双眼青。预想明年生事足,不烦结柳使奴星。

送鹿好古

宋代 谢逸

邑小民事简,琴樽有馀欢。才高气虽雄,心夷神自闲。

吐辞如春风,万象生笔端。向识杏坛老,不应叹才难。

山近雪云密,风动梅香寒。铜龙晓鼓鸣,画舸扬漪澜。

丈夫重离别,感慨伤朱颜。努力事明主,慎勿轻挂冠。

陪王守游明水 其一

宋代 谢逸

雨后山川秀满溪,洞门疑是辟尘犀。白沙翠竹溪光净,细草幽花野径迷。

閒步禅林思蝶化,倦骑朝马听鸡啼。使君自得真消息,祖令须烦大士提。

和饶正叔碧桃绝句

宋代 谢逸

未折香枝插鬓鸦,月和疏影上檐牙。诗人莫作夭桃看,不是玄都观里花。

题叠翠轩

宋代 谢逸

星落江东化梵宫,楼台金碧骇鱼龙。此轩端有南康趣,只欠匡庐五老峰。

南湖绝句戏高彦应司理 其一

宋代 谢逸

平湖奁镜净无尘,地接西坛共一云。安得御风如列子,更邀明月访元君。

梅六首 其一

宋代 谢逸

罗浮山下月纷纷,曾共苏仙醉一樽。不是玉妃来堕世,梦中底事见冰魂。

和智伯绝句 其一

宋代 谢逸

平生学道慕裴休,投老无心赏莫愁。特买扁舟载明月,谁人伴我五湖游。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 其二

宋代 谢逸

东府文虽下,西津艇未横。莫愁官长骂,且伴老夫行。

饮酒旧无敌,能诗新有声。此樽谁可使,待倩许飞琼。

谢逸

谢逸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16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