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

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

宋代 谢薖

王郎乘兴上扁舟,数遣书来写我忧。奏牍三千待金马,卷帘十里梦扬州。

桃花水涨理归楫,莲叶杯香消客愁。白发倚门长望子,细君应赋大刀头。

诗人谢薖的古诗

岁将除因诵前贤粲字韵诗慨然有感次其韵请彦光同赋盖予与彦光皆年 ...

宋代 谢薖

舂粮适百里,九十居其半。骎骎入老境,竞起末路叹。

在世无他能,聊以滑稽玩。所嗟金石交,契阔或星散。

诗忆西堂语,酒藉南邻伴。共为终年醉,莫歌何时旦。

文书谩遮眼,插架复盈案。四愁不堪拟,九歌仅能乱。

发春只数日,故态期类盥。宁知性本慵,矧复肉亦缓。

人犹乐新故,事止仍旧贯。酸寒孟生穷,敛退韩子懦。

惜哉连城珍,不变三日炭。玉人可求见,何暇定舍馆。

退藏亟闻道,饮水知冷暖。更当崇明德,不愧三英粲。

题戴崧石鼎联句图

宋代 谢薖

衡山道士熊豹姿,夜过刘生逢说诗。止于座隅刘莫识,口不能言心自知。

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岂知老子殊不浅,可但逐鬼囚蛟螭。

须臾指鼎出佳句,脱略凡韵生新奇。二生得句不敢吐,鸣声强作秋虫悲。

愯如窘兔避鹰隼,懔如败将收旌旗。借问舐笔摹者谁,定是盘礴真画师。

退之斯文有妙处,丹青写尽刘无遗。弥明学道如不死,应在衡山深处栖。

端能过我挑诗敌,与君周旋吾敢辞。

寄孙子稷

宋代 谢薖

我家大冯君,清诗跨阴何。尤工婕妤怨,不愧青草歌。

后生游其门,玉石例琢磨。是中知味少,莫辨白黑鹅。

独闻子孙子,锵然应鸾和。君尝喜其似,谓可同臼科。

剑池佳山水,清涟映嵯峨。孙子居山间,新诗日吟哦。

探囊肯投我,有篇未为多。论文定何时,一醉金叵罗。

更当期皓首,共理钓鱼蓑。

和李智伯病中书事四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训释虽工非世好,风流未减已形枯。固知商也真无罪,岂谓穹穹不可呼。

余尝会李商老于海昏识吕居仁于符离未已五六年矣偶见二公倡和诗各 ...

宋代 谢薖

忆昔逢君夜雪中,高谈未了酒尊空。清涟绿筱未输我,白璧黄金政负公。

渭水流清终异浊,池花变碧旧宁红。欲评此意君何在,长是苍茫立晚风。

和李智伯病中书事四首 其三

宋代 谢薖

应知露肘贫堪忍,只有哦诗兴未疏。莫遣木兰当户织,须烦阿买八分书。

山间四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野老缘冈拾堕樵,溪童收网度横桥。高怀尽在行歌里,岂信人间有市朝。

题陈阳树石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解写枯松润石,陈阳笔意名家。弟子蔡规今老,古人王宰何加。

与诸友汲同乐泉烹黄檗新芽

宋代 谢薖

寻山拟三餐,放箸欣一饱。汲泉泣铜瓶,落硙碎鹰爪。

长为山中游,颇与世路拗。矧此好古胸,茗椀得搜搅。

风生觉泠泠,祛滞亦稍稍。夜深可无睡,澄潭数参昴。

夏日书事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云峰矗立驻金鸦,梦断槐宫影未斜。屏翳御风游不返,南山空转阿香车。

朱濠州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俊轶金闺彦,风流粉署郎。忧民形玉色,治郡辍鹓行。

籍甚闻前席,居然叹掩芒。何人杀青简,惠政在濠梁。

雨中漫成四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东风浑作勒花寒,寂寞林塘不受看。玉版鹤翎俱未识,梨梢空有泪阑干。

和李智伯病中书事四首 其四

宋代 谢薖

老去顿惊诗笔退,愁生唯怕酒肠枯。尊前学得新翻曲,早晚挥杯幸见呼。

从陈妙音觅酒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雪窗痴坐拨寒灰,万斛清愁扫不开。排遣此怀将底物,凭君催送曲生来。

如梦令(陈虚中席上作,赠李商老)

宋代 谢薖

人似已圆孤月。心似丁香百结。不见谪仙人,孤负梅花时节。愁绝。愁绝。江上落英如雪。

夏日书事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苍虬蟠础湿生云,翠竹摇风水有纹。凉卧北窗呼不省,虫飞绕鬓梦中闻。

春日黄梅花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腊梅初与雪争妍,素艳寒香亦可怜。政使北风吹得尽,一枝金蓓始嫣然。

次董彦光乞米韵

宋代 谢薖

董侯朝饥雷殷腹,咄嗟无人羞豆粥。杜陵太瘦缘作诗,玉川辛勤坐憎俗。

细君截发恐未暇,有弟能令饷君粟。不妨更就乞槟榔,他日金柈供一斛。

玉茗花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骚人浪说麻源谷,本在风流刺史家。直与瑶林共高彻,可须梅影斗横斜。

芳尊莫待红妆赏,幽艳长令烈士嗟。凭仗边鸾折枝手,应宜展障玉鸦叉。

赠别董彦速四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多谢清风日扫庭,与君同种菊青青。开花烂熳君何在,莫忘萧条我独醒。

谢薖

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 16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