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毛园萃芳亭与沈中白丘月渚同赋 其三

毛园萃芳亭与沈中白丘月渚同赋 其三

明代 杨慎

额城一别会滇云,花底匆匆酒未醺。青殿挥毫应忆我,金梁明月碧峣分。

诗人杨慎的古诗

十月十二日与炅庵苍崖清会宿平山楼

明代 杨慎

昨暝江亹泊,笑谑极绸缪。今夕高楼宿,宴醉集朋俦。

枕底静湍濑,城上闻更筹。既伤离索久,复念关山脩。

黄柏风人意,青草王孙游。安得骑鸿鹄,往来滇海头。

西使将旋卧病移旬

明代 杨慎

江汉起秋色,池塘生夕阴。萧条众芳敛,啁唽候虫吟。

清光条徊映,圆景散空林。采芝歌不发,鍊药行相寻。

隐囊废丹帙,对晃虚清琴。怀哉北望瞩,怆矣西飞心。

端忧与云结,商声随风骎。晏然山中暮,弱怀良难任。

喜浮桥成

明代 杨慎

腊尾江头绽早梅,浮梁银汉亘昭回。不须桂楫迎桃叶,步步金莲夜夜来。

南乡子 其二 荆州元夕

明代 杨慎

丝雨湿香街。禁住花灯不放开。闷上紫姑香火会,遥猜。

红豆音书甚日来。

读余懋昭游青城山诗因寄并韩飞霞

明代 杨慎

白沙一百八渡,青城三十六峰。樽酒此时相忆,烟霞何日重逢。

击壤图

明代 杨慎

陶唐天子调八风,凤仪兽舞明廷中。
谁知鼓腹行歌者,复明山中击壤翁。
短袖单衣露两肘,野状村容不自丑。
掀髯笑傲肩相随,共道帝力我何明。
柳谷饯日旸谷宾,老翁那记昏与晨。
一作一息明出入,时耕时凿无冬春。
蓂荚开残又朱草,生来未识平阳道。
海隅赤日烧九州,寰中息壤汩洪流。
已见天戈挥丹浦,更闻风伯殪青丘。
老翁其间百不忧,直从红颜到白头。
君不见许由逃尧劳步履,巢父洗耳污清泚。
华封老人费言辞,康衢小儿强解事。
姑射丰姿虽可珍,神仙仿佛信难真。
君看击壤千年后,多少行歌带索人。

踏莎行 贵州尾洒驿元夕

明代 杨慎

罗甸林中,新盘山下。村灯社鼓元宵夜。东风卷地瘴云开,鼓明满野寒星挂。

白雪歌声,青钱酒价。当年乐事凭谁话。寂寥孤馆坐愁人,小窗横影梅枝亚。

南乡子 其五 荆州元夕

明代 杨慎

芳草被金堤。野烧红余绿正齐。恰翠踏青新雨后,萋萋。

裙拂秋千彩架底。

水调歌头 灵宝县赏牡丹

明代 杨慎

春宵微雨后,香径牡丹时。雕阑十二,金刀谁剪两三枝。

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银筝缓送,且醉碧霞卮。轻寒香雾重,酒晕上来迟。

席上欢,天涯恨,雨中姿。向人如诉,粉泪半低垂。九十春光堪借,万种心情难写,欲将彩笔寄相思。

晓看红湿处,千里梦佳期。

竹浪词为刘珥江赋 其四

明代 杨慎

锦箨花绷护笋根,龙孙蛇祖启风门。对青好续涪翁赋,滴露研朱挂月村。

题周昉琼枝夜醉图 其七

明代 杨慎

海土麻姑送酒,云间玉女投壶。应唉南朝老庾,水荭冷面江图。

正月六日温泉晚归

明代 杨慎

月似银船劝酒,星如玉弹围棋。几杵林钟敲后,两行松火归时。

题扇赠张愈光

明代 杨慎

张子扇头水墨痕,画我读书秋树根。天涯对此各感慨,我未成归子苦奔。

空谷白驹形影瘦,南山玄豹风尘昏。孔明庙前老柏树,商声激越歌无句。

门外仆夫引西路,点苍璘璘莽回互。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 其一

明代 杨慎

朔雪如筛密不开,自怜身在乱云堆。剡溪纵有王猷棹,中道那堪兴尽回。

送内弟黄秀卿

明代 杨慎

素舸涛江来,白马崤关去。荻岸屡沿洄,芜皋几容与。

寒日照行觞,朔吹飘离绪。超远望平原,悁脰空延伫。

乌撒寒

明代 杨慎

乌撒天,玄云簇。雪为林,冰为谷。脱火龙髯,缩金乌足。

鸢跕溪毒淫,羊肠坂诘屈。四载难以乘橇,五枝讵能缘木。

独行睘睘况瘁人,自晓欲投何处宿。

薛畏齐兵宪望鹤楼吟

明代 杨慎

君不见贞观薛少保,下笔好写青田鸟。又不见开元薛郎中,兼泛沧浪学钓翁。

名家羽仪有如此,后来杰出复难比。明心烱烱在云端,仙标昂昂如画里。

黄鹄矶边鹦武洲,高人别起望鹤楼。渺渺烟霞连北极,悠悠天地入东流。

惊浪颓波须砥柱,未许缑山招隐去。枫叶宁栖楚客林,桃花不问秦人树。

赤霄玄圃记升沉,今也鸣皋昔在阴。坎止流行随所寓,山林钟鼎亦何心。

一览鹤楼卷,重赋鹤楼吟。呜呼少保郎中双南金,世无杜甫谁知音。

安公石馆赏并蒂莲得井字

明代 杨慎

何处同心花,移根七仙井。日彩曜联华,风漪漾双影。

金塘宛虹欹,翠盎沉霞静。已近交疏窗,复接参差荇。

露饮对壁人,凉飔失炎景。南游迟采芳,相思岁将冷。

舟中阅唐诗纪事王起李绅张籍令狐楚于白乐天

明代 杨慎

雪。
凝明,澄彻。
飞玉尘,布琼屑。
苍云暮同,岩风晓别。
深山樵苍封,远水渔舟绝。
南枝忽报梅开,北户俄惊竹折。
万树有花春不红,九天无月夜长白。

涉江采芙蓉

明代 杨慎

沉沉秋江水,灼灼芙蓉花。叶叶凌清霜,枝枝明朝霞。

娟娟东邻子,采采惜芳华。昔时赠同心,今日悲天涯。

欲寄苦无因,向风长叹嗟。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