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黄世承兼寄益之贰尹

赠黄世承兼寄益之贰尹

明代 谢廷柱

十载溪山两地心,赏音何处寄瑶琴。盘中鸡黍何千里,阶下松萝过百寻。

云路共观先武近,春江忽与别怀深。题诗为语西镛叟,平远台高足眺临。

诗人谢廷柱的古诗

刘则和秋官索题西窗角韵赋答

明代 谢廷柱

方丈轩居竹作扉,閒中歌咏舜垂衣。农忙杖趁歌光出,社散诗随暮色归。

一水抱村涵倒影,千峰围屋逗晴晖。西窗乐趣无穷在,谁羡云台赫有辉。

夜宿蔡村忆邦应弟弟时公干通州八月十一夜作是日雨晴月皎

明代 谢廷柱

听雨杨村湾,对月蔡村口。阴晴谁主张,蓐收权在手。

乾坤蓄残暑,一扫不复有。爽气溢我舟,白露湿高柳。

钩帘坐夜永,瓮倒江南酒。节物感殊乡,棣萼欣聚首。

塞北鸿雁来,望兄知已久。潞水抱高城,圆月照恭友。

吾曹联朝班,祖泽应未朽。但愧岁月淹,积薪岂辞后。

鼎彝本何心,芹曝志难负。区区匡时策,傥可献神后。

小景为益之题

明代 谢廷柱

高岸经霜叶半红,菰蒲摇飏白蘋风。秋江一幅新图画,薄暮扁舟载钓翁。

赠上国宾守愚

明代 谢廷柱

阳关声里思屏营,世讲筵中老弟兄。若数使车三度别,休辞饯酒百回倾。

千峰图画诗囊重,十月阳和驿路晴。忽忆鹤楼波渺渺,知君兴在濯尘缨。

饮秋高亭

明代 谢廷柱

天藏仙境不知年,新作高台更凿泉。罗立秀峰三百里,一齐飞翠到芳筵。

宿褚唐赵家

明代 谢廷柱

偶借山家作公馆,曾誇公馆似山居。酣眠且就公春坞,静坐还怜涨绿渠。

问舍何方如栗里,阜民无术拟华胥。趋程预作凌晨想,回首高林思有馀。

春旱得雨

明代 谢廷柱

朝来何所喜,时雨及春分。湖面波光动,桥头涧响闻。

听莺依水阁,叱犊入溪云。剩有田家兴,初秋望策勋。

陪贺侍御登白云寺次韵

明代 谢廷柱

计拙羞称老范增,登高作赋敢云能。云间偶值青骢马,林下还寻碧眼僧。

篱菊花开金朵朵,霜崖木落翠层层。观风已暇仍观稼,怪底栏干去复凭。

西川一鹤为陈顺庆题

明代 谢廷柱

专城政日清,庭閒对孤鹤。谁云蜀山深,鸣声彻寥廓。

岳阳楼观雪

明代 谢廷柱

纷纷飞雪渺天涯,痛饮高楼酒屡赊。忽见春山高玉笋,更誇晨浪涌瑶花。

沙边立鹭应难见,水底浏鱼渐可叉。最爱归来光照夜,醉挥吟笔近窗纱。

送郑廉宪弟侄还安肃

明代 谢廷柱

采芹佳客冀州来,归袖飘飘拂楚台。棣萼诗吟乌府被,竹林人醉鹤楼杯。

岘山云近征车动,汉水春随画鹢回。明岁帝京丹桂发,远游方识子长才。

过姚定之园亭不遇

明代 谢廷柱

暮春疲马踏苔痕,剥啄空敲竹下门。高士亦知空俗客,尘踪应愧负芳园。

偶依幽处聊澄虑,忽对残花欲断魂。却忆春风红紫烂,名亭锦瑟倒金樽。

弘治癸丑元日同实兄王仲广何季周林廷吉游金山寺

明代 谢廷柱

客中元日试扁舟,岂作寻常览胜游。鳌极半空跻绝顶,龙门千丈溯惊流。

青山脉到波心出,沧海潮来地势浮。日暮梵音听未了,聊将醉墨壁间留。

望京畿

明代 谢廷柱

微云高北塞,轻翠叠西山。秋入烟霄路,风生虎豹关。

沧江人久卧,丹陛客初还。故旧知谁在,冯唐鬓已斑。

万松书院次许启衷韵

明代 谢廷柱

磴道堪时憩,岩萝记昔攀。烟波浮海岛,丹碧染湖山。

石洞归云湿,松枝梦鹤閒。游人入仙境,愁望市尘还。

问安次谢方石先生韵

明代 谢廷柱

臣工瞻仰腊将残,问候金门立早寒。望切鸾舆闻警跸,喜传天语得平安。

天申寿考同山岳,运抚盈成拟石磐。垂拱穆清弘治化,岂伊汉武慕神丹。

赠黄世承兼寄益之贰尹

明代 谢廷柱

十载溪山两地心,赏音何处寄瑶琴。盘中鸡黍何千里,阶下松萝过百寻。

云路共观先武近,春江忽与别怀深。题诗为语西镛叟,平远台高足眺临。

赠黄宜中先生之任高州教授时在通城

明代 谢廷柱

九峰照离筵,秀水涤我觞。相见曾几回,送别是觞乡。

溪含岁寒色,人近桑榆光。谁能不痛饮,慰此百感肠。

金兰本同调,松梢萝带长。三华旧游地,回首三十霜。

江湖各糜禄,松菊应就荒。君携经笥腹,去坐郡侯庠。

楚山雪初霁,越海天茫茫。化雨固在兹,条教或更张。

会闻岭南士,丹凤鸣高冈。宪臣愧非才,谬迷期有匡。

君行不可留,子怀在云庄。

送方文奎还盱江

明代 谢廷柱

胜游动是十年违,送子还家思欲飞。映郭姑山迎客舫,到门盱水浸渔矶。

霜篱尚及黄花瘦,冬馔无过紫蟹肥。遥想拜亲樽绿满,萍踪应笑向来非。

寄赵缉之医士

明代 谢廷柱

建溪深处是君家,久住三山玩物华。海上药苗抽夜雨,城南杏萼散朝霞。

活人金匮开仙钥,爱客青钱落画叉。咫尺相思春欲暮,一樽空负小园花。

谢廷柱

谢廷柱

福建长乐人,字邦用,号双湖。谢士元子。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湖广按察司佥事,正德十二年致仕。善属文,能诗。有《双湖集》。► 9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