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吉府殿下置酒岳麓书院命游

吉府殿下置酒岳麓书院命游

明代 谢廷柱

官渡蹙细浪,书堂罥垂萝。稍于城市隔,便觉岚气多。

钜儒留遗迹,瞻礼得屡过。寂阒庭户间,风范真不磨。

贤王爱敬客,芳筵出岩阿。竹色映飞斝,泉声杂清歌。

二疏恋幽阻,两相凌嵯峨。树底扪翠壁,冈头见沧波。

追随良巳幸,感慨将谓何。

诗人谢廷柱的古诗

涿郡张守四咏 其二 嘉谷生郊

明代 谢廷柱

范阳产嘉禾,一茎穗三四。老农骇相告,具目睹兹异。

至和所薰蒸,萃此耕穫地。祯祥不徒来,无乃表仁治。

借问治为谁,召父劳抚字。

次韵答思泉妹夫并谢失迓

明代 谢廷柱

野居聊自适,鱼鸟欲相忘。枕转来山翠,帘开得水光。

汀花依鹭出,堤草入秋长。拟约豪吟客,湖头坐晚凉。

初宿湖亭口占

明代 谢廷柱

湖边开小馆,池上试疏帘。天镜涵城静,峰莲倚郭尖。

交香花近席,摇绿竹齐檐。何用寻盘谷,栖迟足养恬。

赠黄宜中先生之任高州教授时在通城

明代 谢廷柱

九峰照离筵,秀水涤我觞。相见曾几回,送别是觞乡。

溪含岁寒色,人近桑榆光。谁能不痛饮,慰此百感肠。

金兰本同调,松梢萝带长。三华旧游地,回首三十霜。

江湖各糜禄,松菊应就荒。君携经笥腹,去坐郡侯庠。

楚山雪初霁,越海天茫茫。化雨固在兹,条教或更张。

会闻岭南士,丹凤鸣高冈。宪臣愧非才,谬迷期有匡。

君行不可留,子怀在云庄。

寄蔡鹤峰文继

明代 谢廷柱

鹤峰奇峭压东瀛,人住峰前似鹤清。石磴竹光随杖屦,洞门松翠落棋枰。

眠同华顶真成癖,隐似终南不为名。一别三秋几飞梦,无由共眺快平生。

送萧达夫之繁昌教谕

明代 谢廷柱

过江牛渚暂维舟,先望浮丘紫翠流。儒秩宜清山水邑,文风盛接帝王州。

晨厨荐绿秋莼滑,采石驰春腊蚁浮。遥想文章贤令尹,閒吟时到泮池头。

过姚定之园亭不遇

明代 谢廷柱

暮春疲马踏苔痕,剥啄空敲竹下门。高士亦知空俗客,尘踪应愧负芳园。

偶依幽处聊澄虑,忽对残花欲断魂。却忆春风红紫烂,名亭锦瑟倒金樽。

宁乡之益阳道中

明代 谢廷柱

导骑迂回出涧滨,青山晓雨细如尘。摘茶坞口犹含冷,布谷枝头欲送春。

处处桐林花片尽,村村秧水绿针匀。湘中气候难将息,药裹长随作客身。

涿郡张守四咏 其三 夏祷甘霖

明代 谢廷柱

望霓民皇皇,桔槔力已竭。太守视四境,忧恫如就爇。

祈天深自咎,臣职无乃缺。至诚乃回天,大雨漫原垤。

焦然就槁苗,勃尔生意茁。

陈天游书白沙元夕诗见遗

明代 谢廷柱

坐看团月上帘钩,不夜春城是福州。万户爆声催上采,九衢花影伴行讴。

楼台暖透红莲吐,岩壑光涵紫雾浮。信是三山在人境,蓬莱漫向海中求。

兰谷兄同至源口舟中酌别

明代 谢廷柱

话别惟兰谷,芳樽出水村。高榕遮斗柄,新水动沙痕。

衰病增离恨,忠勤荷赠言。倚篷回首处,月色在江门。

过岩口分路入新化

明代 谢廷柱

岩口东行入乱山,雪晴天气露千鬟。冈头麦陇青犹浅,树里溪流碧更弯。

使节有时经涧底,僧家随意住云间。寒宵偶托幽栖地,钟磬无声客梦閒。

春旱得雨

明代 谢廷柱

朝来何所喜,时雨及春分。湖面波光动,桥头涧响闻。

听莺依水阁,叱犊入溪云。剩有田家兴,初秋望策勋。

楼上次西泉

明代 谢廷柱

五月山楼风透裳,倾樽独饮胜高阳。吟当燕幕声相和,坐对鸥波意两忘。

放鹤自称逋老宅,听鹂翻忆谢家庄。清时谩占幽閒地,还见乘云觐帝傍。

小景为益之题

明代 谢廷柱

高岸经霜叶半红,菰蒲摇飏白蘋风。秋江一幅新图画,薄暮扁舟载钓翁。

东栏

明代 谢廷柱

野老全无事,终朝独倚栏。千峰横晚翠,五月避空寒。

鱼泳波先縠,蜩鸣芡始盘。一筇时或往,泽畔采芳兰。

寄维介冬官差营荣府

明代 谢廷柱

栏干百尺倚潇湘,秋水蒹葭望一方。莺语有情依楚树,雁声何事避湖霜。

阳春曲好轺车静,云梦舟轻簜节光。欲候归程投井辖,鹤楼江色在壶觞。

竹墅

明代 谢廷柱

为嫌城市土如金,遍种修篁绕碧岑。蒋径四时秋色里,渭川千亩翠云阴。

露零湘女凝珠泪,月出仙人散佩音。一踏京尘嗟岁月,故园烟雨望中深。

画菜为新城陈大尹衮廷章题

明代 谢廷柱

生意常时满菜畦,桔槔閒却汉阴机。颇疑董子閒园简,莫笑樊迟学圃非。

素甲层层霜后脆,紫团艳艳雨中肥。淡然风味丹青得,击节康侯世未稀。

将乐报恩寺次高五宜都宪壁间韵

明代 谢廷柱

墙角桃花报改年,寺前耕犊试春鞭。空山雨后耕溪涨,隔岸烟开万瓦连。

借榻禅房谈永夜,归朝官舸系晴川。廿年旅寓今重过,自喜丛林有宿缘。

谢廷柱

谢廷柱

福建长乐人,字邦用,号双湖。谢士元子。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湖广按察司佥事,正德十二年致仕。善属文,能诗。有《双湖集》。► 9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