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吴长源十首 其三

挽吴长源十首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成佛无分后与先,文人枉业必生天。朝烟夕雨纷纷变,去住因缘亦偶然。

诗人谢元汴的古诗

岁暮山居杂感 其十六

明代 谢元汴

逐麛良已老,臣壮不如人。大抵鼋鼍窟,犹然虎豹邻。

孤村明远火,细雨澹萧晨。未审古槃涧,今当第几伦。

赠吴茧雪太守

明代 谢元汴

由唐迨宋亦平平,佛骨当年太守名。如我疏狂徐稚忝,于公慈朗陈蕃屏。

青山绿水二千石,龙户瓠民十一城。独上韩亭咨往事,春风熊隼曳双旌。

挽吴长源十首 其七

明代 谢元汴

年少乌衣行秘书,典坟丘索郁相于。八龙首屈慈明指,不耻问奇老仲诗。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九

明代 谢元汴

忽笑黄江夏,徒成鼓吏名。菰芦中俊物,天地一苍生。

但信青猿哭,终疑紫凤鸣。无端发浩想,虎仆代龙耕。

浮丘诗赠林翁翁字粤夫每醉谈忠孝事则气见于须义生于齿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岛上田横客,夷门古啬夫。吹箫剑影壮,击筑酒声粗。

巉刻青龙杖,森茫金仆姑。手寒知袖短,天下一庸儒。

挽吴长源十首 其五

明代 谢元汴

泥首云林咏五噫,梁鸿张俭合成痴。感君气谊为君恸,愧杀人间轻薄儿。

题万青楼楼不名而题曰万青楼志也四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百尺元龙气,伊谁踞上床。秋星明杕杜,河水怯衣裳。

宝剑书声穆,青衫草色凉。短垣森竹箭,秀出陆生庄。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 其七

明代 谢元汴

毅魄犹堪雄鬼降,修能差与屈平双。不迁橘柚生南国,为采芙蓉涉大江。

俯视群儿临广武,兼形伯气汎吴艭。俊民凋落今如此,石濑飞龙泣夜凉。

寿吴葛如

明代 谢元汴

始青亦是神仙窟,暂许赤松到世间。此日人传班定远,他年籍在云来山。

师贞以律龙章举,道隐于华彩幄閒。珠树可生玄圃上,会孙遐趾迥能攀。

王大将军奉朝命驻防吾潮辞旧居诗

明代 谢元汴

与尔周旋三十秋,子堂父搆付东流。纷纷一似亡林鹿,何处人间营菟裘。

和茧雪和归田园居六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碌碌幽燕道,黄沙迷马鞅。志气何激宕,能无竹帛想。

白头守田园,于今事已往。短鬓葬青丝,旅愁日日长。

苍巘匪不高,河流匪不广。牛宫谁与祝,禾黍荒成莽。

赋得揽察草木犹未得示诸子五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吠怪诽疑怀亦佳,芳萧茅蕙岂争差。可怜磊磊称男子,有愧妇人古女娲。

若使吹齑犹正则,纵然颂橘亦乖崖。蛟龙不以文章隐,长向湘灵舞水涯。

张丹书明府以艰归济南赋别

明代 谢元汴

天涯淼淼失因亲,惜别犹能追古人。岱岳形垠神肃穆,鳄川风泽气嶙峋。

废莪往事何堪说,陟岵诸诗尚可论。君去为询渭叟迹,勿忘桑浦老垂纶。

哭石交十首 其八

明代 谢元汴

天下无朋友,左儒享盛名。黄祖杀祢衡,万古伤人情。

怒作蛟龙吼,剑声何不平。剑声非石声。虞夏忽焉没,安事象鸟耕。

哭石不及舜,舜死梧水清。哭石不及禹,禹死稽山峥。

何有于海童,篡日出妖城。

岁暮山居杂感 其三十一

明代 谢元汴

嗟予生也晚,不及揖公存。四海方无事,知津昔有言。

眇然绝俗意,难与世人论。勿曰忠清异,寒烟合一痕。

挽吴长源十首 其九

明代 谢元汴

肯信逝波有此人,居然遥集古先民。红尘岂解留龙象,独使青冥侈石麟。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二

明代 谢元汴

风雨相餤食,不为乌兔谋。霜呜钟亦应,蘋秀鹿能求。

如襮如冠后,似旄似亩丘。神山不可到,此亦凤麟州。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其八

明代 谢元汴

劖削鬼工发杀机,血痕蛟水战声威。纷纷馀子皆群婢,琭琭才人匹岭薇。

吐绶文禽疑化石,呕丝鱼妾未成衣。峭寒东野真孤特,哭对完山草树稀。

和茧雪和贫士七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相彼鹤在林,好之者乘轩。愧我非君子,无能致中园。

渴饮清溪水,饥啄青山烟。旅食未峥嵘,穷冬籽一研。

寒郊与瘦岛,相视默无言。诗姿如鹤姿,敢不拜往贤。

戊子二月六日郭正夫先辈招同陶社和韵二律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阳阿晞发漫称民,洒泪新亭己愧臣。劫火不烧商士蕨,桃花可识秦时人。

以吾孤咏浊音鼻,遇子同舟垫角巾。埋照名山总市誉,笑随荷锸睨天真。

谢元汴

谢元汴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19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