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夜张太史仁伯宅留别得情字

秋夜张太史仁伯宅留别得情字

明代 谢榛

仙郎邂逅凤凰城,不奈悲秋客子行。下榻一宵期尽醉,隔江三载愧知名。

当尊意气还他日,把剑风尘任此生。旅鬓于今空浩叹,词人自古更多情。

黄金台迥山云度,白玉堂高海月明。世事年来愁转剧,同怀祇有汉张衡。

诗人谢榛的古诗

游天坛山 其二

明代 谢榛

迤逦石坛西,扶筇任幽讨。秋高天宇清,月照金光草。

漠北词 其三

明代 谢榛

石头敲火炙黄羊,边女低歌劝酪浆。醉杀留犁不知夜,鹞儿岭下月如霜。

登盘山绝顶谒黄龙祠

明代 谢榛

蓟北来游第一山,上连七十二禅关。人行巨壑泉声里,马度层崖云气间。

石径萧萧松吹冷,万折千回临绝顶。钟响时传下界遥,鸟飞不到诸天迥。

无劳汉使泛槎心,挥手银河能几寻。历历边城纷蚁垤,明明沧海一牛涔。

老僧笑指烟霞外,此意沈冥谁与会。风生平地本无因,云点太清犹是碍。

吊古踟蹰空石堂,黄龙西去杳茫茫。珠林不见菩提影,宝塔长含舍利光。

壁尘拂去独留赋,下岭回看迷晓雾。放浪人间那复来,月明梦绕盘山路。

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

明代 谢榛

天书早下促星轺,二月关河冻欲消。白首应怜关定远,黄金先赐霍嫖姚。

秦云晓度三川水,蜀道春通万里桥。一对郫筒肠欲断,鹡鸰原上草萧萧。

送刘明府朝宗之瑞安

明代 谢榛

八月秋风吹帝京,剑歌杯酒送君行。烽传九塞愁中报,云隔三吴望里情。

江路回连秣陵树,海帆飞度永嘉城。鸣琴尚忆天涯客,莫待梅花始寄声。

九日方晦叔同登北城楼兼示真上人二首 其二

明代 谢榛

登高有惠远,揽胜即庐山。幽事知谁重,浮生得此间。

乾坤惟旧侣,霜露各衰颜。莫待黄花老,明朝更一攀。

寄王东畬

明代 谢榛

我游京国去,君向邺城来。自拂灯前剑,谁传花下杯。

停云虚夜馆,落月旷秋台。鸿雁飞何处,相思赋七哀。

寄太和山何隐君二首 其二

明代 谢榛

太乙坛前客,桃花十度红。幽栖片石定,元气四时通。

古树邻苍壑,閒云澹碧空。能谈非静者,真意几人同。

朝歌留别蔡侍御

明代 谢榛

旅客承三顾,轩车忽再过。老年知自懒,古道信无多。

春动云千里,天寒鸟一柯。下交松柏久,中感岁时和。

未定青山计,聊为白石歌。身虽各燕赵,心岂限关河。

世事堪高枕,边筹定偃戈。有怀裁尺素,早晚到烟萝。

赠卢次楩 其三

明代 谢榛

五十君多感,艰危不可忘。自知兄弟少,宁为鹡鸰伤。

汉党无文字,燕歌独醉狂。莫违湖海兴,徒自老黎阳。

初春夜过西池书斋留酌赋得钟字

明代 谢榛

燕台故事老年踪,楚调狂歌圣代容。乘兴西来秋草遍,凭高北望暮云重。

自疏客计閒长铗,几向王门驻短筇。春酒淹留何限意,满城华月夜深钟。

涌金亭晚酌

明代 谢榛

山亭下瞰碧潭空,天际云霞落镜中。千古神蛟吞夜月,九皋灵鹤振秋风。

许由颍水心何逸,庄叟濠梁意自同。寄迹乾坤须纵酒,不妨醉卧荻花丛。

群雀

明代 谢榛

朝来群雀鸣,饮啄在咫尺。谋生我太劳,万里长为客。

送刘佥宪才甫北伐

明代 谢榛

七月边烽动,三河兵气扬。乘秋发猛士,计日缚名王。

剑倚云霄迥,旗连海雾长。燕然一片石,终古有馀光。

送冯驾部伯祥出守羊城

明代 谢榛

折柳踟蹰傍御堤,长亭回首夕阳西。独看芳草初成赋,相聚浮萍又解携。

出浦棹声空外杳,隔林帆影雨中迟。三江路尽烟岚迥,百越城高牛女低。

日上火田鸣翡翠,风翻炎海跃鲸鲵。尉佗旧俗还能化,陶侃遗踪可自题。

共道抡才今代盛,遥知为郡古人齐。行春露冕青山下,父老争迎五马嘶。

刘节推行可尚宝仕可出饯郭外赋此志别

明代 谢榛

杯酒苍忙强自吟,江淹能赋别时心。绿波春草魂犹断,白首寒天感益深。

布泽二龙周海宇,栖閒孤鹤老山林。谁知多病仍飘泊,雨雪愁人几暮阴。

送李侍御源甫奉使云中诸镇

明代 谢榛

柱史江南彦,翩翩威凤姿。名从丹阙著,才拔赤城奇。

霜陌乘骢早,寒灯草疏迟。壮心惊物候,忧色向边陲。

直出云中道,高翻雪外旗。星连剑光动,风助角声悲。

实塞民穷日,屯兵岁杪时。孤怀坐永夜,拟报内庭知。

寄太和山何隐君二首 其一

明代 谢榛

弃官依白岳,岁月此栖迟。道侣频相过,丹经久自知。

心閒虎啸处,步缓鹤随时。倚杖看晴色,前峰又采芝。

马子端王鼎臣见过因怀崔都尉

明代 谢榛

兵去人心定,相逢话此生。乱离俱是客,去住各含情。

沁水沉鸾影,秦台断凤声。眼中惟二子,且复醉燕城。

秋日即事五首 其二

明代 谢榛

燕赵多愁日,兵戈未定时。交游疏旧社,僮仆问归期。

驿路当秋断,胡笳带月悲。晓来惊旅鬓,更益镜中丝。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