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八月十六日予归自渔阳值北兵犯京时周一之在安州作此怀之

八月十六日予归自渔阳值北兵犯京时周一之在安州作此怀之

明代 谢榛

易水东流朔雁飞,孤城阻绝几斜晖。共忧铁马书难达,应讶渔阳人未归。

大野暝烟沉汉垒,乱山秋雨滞戎衣。即今世事堪杯酒,与尔江南访钓矶。

诗人谢榛的古诗

雨中同鲍叔愚邓廷献二明府卢岩寺观瀑布泉漫赋

明代 谢榛

洛中金界通西域,叠嶂相连兴无极。画图浓淡自天开,涧树岭云真水墨。

宦侣羁人随胜缘,颇同怀抱异筋力。题名绝崖能定心,指顾泬寥临叵测。

为爱此泉今复来,遮莫阴晴皆有得。素弦倒写半天声,白练长悬太古色。

松亭坐赏清吾神,衰年后游焉可频。黄叶杂苔秋寂寞,樽前不遇桃花春。

来时风雨迎,去时风雨送。山灵未必忌诗狂,何阻跻攀访仙洞。

老衲鸣钟车马归,人间几夜卢岩梦。

丽情 其二

明代 谢榛

江上采红芳,归来与郎遇。一笑见心期,西园刺桐树。

冬夜集张兵部茂参宅

明代 谢榛

秉烛坐深更,严城乱柝声。寒云双阙迥,夜雪万家明。

世事清樽尽,边愁白发生。匡时须计远,和敌竟功成。

自有张衡赋,谁怜李广情。剑尘时一拂,莫遣暗龙精。

寄怀王主簿兆期

明代 谢榛

忆昔探岩壑,行吟春雪中。松门随意歇,石镜照心同。

联榻期仍拟,回骖兴未穷。一樽留谢朓,万卷比扬雄。

鹤转风尘下,鸾栖枳棘丛。于今翻百感,犹自限西东。

送田户曹子仁督饷秦中

明代 谢榛

几年郎署见多筹,西度函关得壮游。旗影极天开驿路,剑光终夜照边楼。

吴江百战苍生泪,秦地长征白发愁。共道转输非旧日,帝京遥望朔云秋。

金笳曲 其二

明代 谢榛

碧眼名王貂鼠衣,天寒走马猎金微。弯弓仰射双雕下,日晚穹庐带雪归。

过诚轩君赋得登楼对月得河字

明代 谢榛

楼高仍绮席,月朗亦金波。垂老酒杯倦,先秋诗兴多。

柝声空巷陌,池影截天河。今日频相接,宁忘最后过。

拟太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坐对刘元善偶成

明代 谢榛

黄山夜泊芦花滩,北斗垂天篷底看。有客吴吟促我兴,调高上彻浮云端。

蛟龙侧耳海波静,猿狖无声山月寒。悠悠半空倏忽堕,金石交音满吾坐。

曲罢始闻新都钟,枫林烟岸闪渔火。今夕佳会复何许,乘秋早发横江舵。

哀哉行 其一

明代 谢榛

燕京老人鬓若丝,生长富贵无人欺。少年慷慨结豪侠,弯弓气压幽并儿。

自嗟迩来筋力衰,动须僮仆相扶持。忽惊杂虏到门巷,黄金如山难解危。

馀息独存剑锋下,子孙散尽生何为。厩马北驱嘶故主,劲风吹断枯桑枝。

哀哉行,天何知。

枕上病怀赠陆道函兼谢枉驾

明代 谢榛

卧病劳相问,茫然意答迟。科头何气色,拊背独心知。

地湿霜凝草,庭喧雀满枝。君看燕赵俗,豪士岂长悲。

春日洹上閒居

明代 谢榛

芳草洲边春水生,苍茫霁色动柴荆。风吹杨柳幽人卧,日上梨花独鸟鸣。

泉石自能忘俗事,壶觞聊复寄閒情。千年好忆东方朔,金马能兼大隐名。

寄汪宪副伯阳

明代 谢榛

朔风吹雁度幽州,凄断胡笳夜不休。世事转难仍独立,才名久著亦多忧。

移官北塞论功日,返旆中林抱病秋。定采黄花怀旧侣,海天霜月一登楼。

朱楼曲

明代 谢榛

朱楼峨峨江之浦,中有美人弄机杼。引领望之路脩阻,鶗鴂鸣兮凋芳杜。

我有所怀未敢语,吁嗟归来重延伫。朱楼峨峨江之干,中有美人织素纨。

引领望之路险难,鶗鴂鸣兮凋芳荪。我有所怀未敢言,吁嗟归来重汍澜。

题香山禅院示玉峰上人

明代 谢榛

清秋策马湖西路,孤寺鸣钟山欲暮。偶逢老衲鸣同乡,相对不言中有悟。

人生自抱摩尼珠,乾坤谁种菩提树。何劳长检贝叶经,如来在心非在形。

蒲团坐久忘尔我,不知草虫喧户庭。夜半无灯亦无月,檐前松柏何青青。

秋日柬顾汝和中翰

明代 谢榛

为忆仙郎隔紫薇,经时长讶报书稀。月明绿酒幽期过,秋老黄花胜赏违。

三殿星霜侵晓入,九衢风雪带寒归。知君何处还乘兴,车马遥听独倚扉。

寄赠李中丞子玉

明代 谢榛

节钺经年颂未能,路人争说李中丞。贤才几访争枚乘,世事相论魏信陵。

愁见黄河秋尽雨,坐怜赤子夜深灯。帝京尚忆逢狂客,骢马翩翩兴每乘。

酬贾子修见寄

明代 谢榛

客子孤吟逼岁残,停云缥缈正西看。赵襄城郭千山外,一骑书来雨雪寒。

吹台吊三贤

明代 谢榛

异代怀三老,风骚尚可亲。高名相照耀,片石自嶙峋。

野旷青云暮,台空碧草春。至今遗响在,神鬼泣何人。

冯大参汝言出饯临汾驿留别

明代 谢榛

归鸿不失洞庭群,樽酒天涯此别君。残岁冰霜天道路,早春书剑又河汾。

驿亭驻马淹行色,官柳啼鸦送落曛。二十年来频聚散,那堪白首叹浮云。

赠别武克仁

明代 谢榛

八十神全步履轻,自嗟七十负平生。紫芝采得间中事,白鹤飞来静里声。

多少光阴仍浪迹,古今著述总浮名。问君可授延年术,九转丹砂未易成。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