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暮书怀

秋暮书怀

明代 谢榛

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西园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诗人谢榛的古诗

陈驾部锡卿来自钱塘舟次临清适有汀州之命贻书见怀用答 其一

明代 谢榛

海门春水发,吴舫到何迟。芳草行吟处,孤鸿入望时。

沧江成远别,白首见相知。欲赋三山胜,茫茫不可期。

西园为南庵翁题

明代 谢榛

黯淡云低竹石间,奚童斸笋踏泥还。菜花春老西园雨,尽日亭台燕子閒。

冬夜宗考功子相宅同张比部士直钱进士惟重饯别方行人仲安使阙里便 ...

明代 谢榛

虚堂秉烛共开樽,岁晚梅花发禁园。南北交情今夜醉,江湖别思几时论。

天边候雁逢燕使,雪后春泥过鲁门。家在涪川暂归去,万峰回首隔中原。

送方职方禹绩使江南兼寄童侍御仲良

明代 谢榛

汉苑梅花客兴新,不堪杯酒送征轮。朔庭战马今犹急,南国苍生日转贫。

古道飞霜寒拂剑,长江落月晓催人。凭君为问乘骢使,莫惜春风寄绿蘋。

送陈驾部锡卿还钱塘省亲 其一

明代 谢榛

司马旌旗下九重,三江秋色上芙蓉。故乡南去四千里,云外遥看天柱峰。

送白户曹贞甫之三河

明代 谢榛

御河春草才倾盖,驿道炎风复送君。候骑迟留今日醉,美人消息几时闻。

孤城北向天门近,三水东流地脉分。渐老江州白司马,建章回首隔重云。

张丈宅饮至深夜因赴乃叔德徵之招言别

明代 谢榛

阿咸留客此同欢,阮籍相招待夜阑。城柝乱声连巷动,天河倒影傍人寒。

张灯歌舞虚宾席,隔院风骚有鹖冠。莫讶到迟须剧饮,明朝分手会期难。

清明游西园有感

明代 谢榛

客转汾阳时禁烟,太行云渺故乡天。齐中一弟悲西垄,邺下诸儿走北阡。

桃李未花春气晚,河山独赋老怀偏。重来秪恐芳菲尽,啼杀黄鹂空自怜。

陶渊明图为杨考功虚卿题

明代 谢榛

异代知心不识面,年书甲子甘贫贱。孤云横天高莫攀,白石在水清自见。

徵君殁后柴桑空,千古犹存五柳传。彤庭九锡加寄奴,典午山河王气变。

南国从教麟凤归,中原不息龙蛇战。彭泽县前江水流,当年心事同悠悠。

解印那堪白日晚,还家不负黄花秋。吏人送酒方适意,惠远更教莲社醉。

中怀久矣齐死生,一卧茫然失天地。醒来兴感岁欲残,金陵怅望空龙蟠。

独赋荆卿聊寄意,风吹落木江声寒。

立秋夜有感

明代 谢榛

秋生一叶初,摇落重愁予。宋玉悲何晚,嵇康计亦疏。

星明孤剑动,月白小楼虚。为忆同心者,天涯未报书。

即席次刘子礼登高韵

明代 谢榛

西风吹雁下河洲,坐感颓年聚旧游。抚景独惭今日赋,遣怀何异故乡楼。

尘中浪迹陪高宴,篱下黄花笑白头。京洛层城试登览,疏云惨澹数峰秋。

送赵兵宪絅夫之宣府

明代 谢榛

晓发居庸道,征袍霜露侵。扬旌度寥廓,吹角动萧森。

残月楼中啸,青山马上吟。风云占气候,亭障足登临。

狐岭寒城断,龙沙秋草深。明王忧紫塞,战士感黄金。

樽俎三边策,烽烟独夜心。功成竟何处,海上有丹岑。

吴舍人明可徙居同徐子与刘子成二比部夜集得书字

明代 谢榛

仙郎近卜居,几乘载图书。邻里通名后,墙头过酒初。

漏沉丹禁远,烛动碧窗虚。补衮才无暇,明朝向石渠。

忆天坛山

明代 谢榛

目极天坛路渺茫,往时高步采琼芳。白云壑断笙音度,红叶林空酒气香。

仙客并游心自逸,野猿一见意相忘。醉呼童子收诗草,月上千峰卧石床。

望云中塞

明代 谢榛

几年欲向塞门游,北渡桑乾重旅愁。画角悲凉孤馆夜,黄榆摇落九边秋。

壮心未掷班生笔,浪迹堪怜季子裘。回首江湖任鸥鸟,谩嗟华发滞燕州。

塞下三首 其二

明代 谢榛

青山行不断,独马去迟迟。宿雾开军垒,寒城见酒旗。

沙连天尽处,霜重日高时。惨淡兵戈气,萧条榆柳枝。

乾坤疲战伐,将相系安危。寄语筹边者,功名当自知。

哀江南八首 其六

明代 谢榛

古来兵不到,湖里洞庭山。日惨干戈际,云愁猿鸟间。

少年应习武,幽士且栖閒。纵熟黄柑酒,谁能长醉颜。

申参戎汝承归自岢岚喜而赋赠

明代 谢榛

岢岚昨喜捷书闻,一剑能驱铁骑群。出塞成功先气色,当朝选将更风云。

沙中走马劳残腊,天外飞旌荡夕曛。共羡虬髯心且赤,封侯不数汉将军。

西池园赏芍药

明代 谢榛

王门设宴款应徐,红药相鲜映广除。地簇晚芳相蝶下,天留春色万花馀。

愿将绣幕通宵护,讵使清樽半日虚。共醉琼楼重吟赏,莫言玄圃是仙居。

刘节推行可尚宝仕可出饯郭外赋此志别

明代 谢榛

杯酒苍忙强自吟,江淹能赋别时心。绿波春草魂犹断,白首寒天感益深。

布泽二龙周海宇,栖閒孤鹤老山林。谁知多病仍飘泊,雨雪愁人几暮阴。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