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暮秋酬王元美见寄

暮秋酬王元美见寄

明代 谢榛

仙郎久别听征鸿,两地登高怅望同。河岳愁云连赵北,海天佳气满吴中。

老来避世家难定,乱后悲秋赋转工。篱畔黄花应自惜,一枝留取傲霜风。

诗人谢榛的古诗

大梁怀古

明代 谢榛

策马夷门道,高城带暮云。至今豪侠士,犹说信陵君。

送宋行人进之使太原潼关诸郡

明代 谢榛

高城拂曙乱鸦啼,别酒临风征马嘶。使节天边临渺渺,王程春暮草萋萋。

黄河南去晋山断,紫塞西连秦树低。宋玉三秋还有赋,谁同华岳一攀跻。

送陈参政汝忠还任太原

明代 谢榛

邺城春酒共跻攀,芳草相违一怆颜。北极云开燕道路,中原天划晋河山。

宦情独感星霜下,国计长忧战伐间。后夜月明千里梦,随君西度马陵关。

瞻远楼为宋大参伯镇赋

明代 谢榛

古姚州,郭西别业开林丘。花石夹阶小玄圃,极天形胜当高楼。

况复三台之峰最秀拔,岚光直向空中浮。画栋雕甍耀日月,倒写丹碧澄溪流。

窗含沧海越东雨,檐接明河天上秋。啼乌一声重悲嘅,凄风忽起蒹葭洲。

君不见混茫万古鱼龙国,下通地轴深叵测。倏荡烟霞旷望间,四时元气浩无极。

众岛波翻几点青,日初隐见扶桑色。阴晴变幻入挥毫,不到冥搜未易得。

神会动千里,岂独穷目力。逝水与孝思,悠悠两不息。

更堪岁晚对冰霜,主人怀抱复谁识。

九月七日游佛山同薛子乔阎达夫许克之赋得黄字

明代 谢榛

登高待重九,风雨恐相妨。预约来金地,迟留坐石床。

一樽乘野兴,同赋揽秋光。天迥云全白,山空树半黄。

风声寒飒沓,日色晚苍茫。老病偏多感,跻攀且自强。

片言干气象,千载见文章。海右诸名士,深知谢客狂。

郭寿卿园同申伯宪牛国祯诸君吟酌

明代 谢榛

苍凉海日上亭台,无数幽花带露开。人在万山秋色里,白云低傍酒樽来。

秋夜张太史仁伯宅留别得情字

明代 谢榛

仙郎邂逅凤凰城,不奈悲秋客子行。下榻一宵期尽醉,隔江三载愧知名。

当尊意气还他日,把剑风尘任此生。旅鬓于今空浩叹,词人自古更多情。

黄金台迥山云度,白玉堂高海月明。世事年来愁转剧,同怀祇有汉张衡。

送毛明府伯祥之羊城

明代 谢榛

君今初捧郎官檄,此去羊城道路赊。海上有云连蜃气,岭南无雪到梅花。

行春策马青山近,退食鸣琴白日斜。回首风尘迷北望,几逢燕使问京华。

送万少参茂卿还任山东

明代 谢榛

乱后相逢复几朝,使君行色动河桥。宦情千里清樽尽,国计频年白发饶。

驿道书通秋塞雁,海门帆度夕阳潮。鲁连意气须今日,此去齐城可更招。

寄黄质山徵君

明代 谢榛

古来词客自悲秋,江上斜阳正倚楼。南望战云斜越徼,北移王气绕燕州。

几家避乱偏多苦,诸将成功各自谋。今日黄生须献赋,千金宁复买吴钩。

春日同李于鳞王元美比部集韦氏水亭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谢榛

都门联辔出,此地访烟萝。共酌清樽酒,还成白苧歌。

春云花外度,幽鸟水边多。更拟池亭上,相将采芰荷。

春日怀冯汝言

明代 谢榛

岸帻行吟向落晖,西原聊自采芳菲。白驹转眼浮生老,黄鸟惊心旧侣违。

扬子风涛南望远,秣陵春信北来稀。还思并马渔阳路,回首孤云塞上飞。

古怨 其三

明代 谢榛

绿蘋时复采,独立转深愁。忆昔郎船去,极天江水流。

玉环应自佩,金谷谩长游。可惜铅华落,西风入画楼。

寄李吏部一元

明代 谢榛

停骖邺下忆当时,一夕论文识面迟。别后春花谁共赋,望中秋雁漫相思。

青山自合陶潜醉,白首才逢鲍叔知。騄駬故怜筋力远,凤凰宁恃羽毛奇。

独嗟岁月疏书札,偶向风尘倒接罹。古剑通灵堪自佩,明珠投暗岂无疑。

天南旧侣同怀抱,海内词人各路岐。莫道云霞多变幻,建安风雅定吾师。

送龚侍御性之赴南都

明代 谢榛

万里天风吹铁冠,三吴秋水正漫漫。匣中星动剑光白,帆外霜飞江色寒。

鸿雁早传瓜步信,芙蓉还傍石城看。南都赋就应相忆,明月孤樽坐夜阑。

雁 二

明代 谢榛

结阵时南向,楚云千万重。相呼恐相失,日堕九疑峰。

雪夜过李于鳞宅适已醉卧因留宿作

明代 谢榛

雪天骑马禁城隈,官舍中宵为我开。太白醉眠呼不起,惠连赋就却空来。

满城朔气侵人骨,试问宫梅几枝发。上苑寒生千树云,西山暗落三更月。

起来风物重凄凄,门外日高鸦乱啼。莫惜馀杯醉归去,天街不畏踏春泥。

新乡城西昔送李学宪于鳞至此感怀 其五

明代 谢榛

大道相携五岳游,老夫共尔赋高秋。剩将石髓换仙骨,西指昆崙天尽头。

送别吴景伯李光卿吴子哲三考官

明代 谢榛

太原城外感离群,消息从今不易闻。旅雁翩翻乘朔气,秋风寂寞向斜曛。

秪缘俎豆他乡合,漫赋山河别路分。楚客西归渺相望,天连剑阁万重云。

送钦水部子辰之沛中

明代 谢榛

清标怜水部,南去意何穷。树色分淮甸,河流见禹功。

乱帆春草外,古堞暮云中。感慨登台处,萧萧起大风。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