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天坛山 其一

游天坛山 其一

明代 谢榛

琳宫逼太虚,石树团清影。怅望白云仙,日沉九芝岭。

诗人谢榛的古诗

访葛徵君

明代 谢榛

西城閒访葛洪家,篱落秋馀白豆花。高枕自知无俗梦,数椽茅屋在烟霞。

秋日即事五首 其五

明代 谢榛

叠嶂云仍惨,孤村鸟亦稀。共嗟经铁马,谁复守柴扉。

战地生寒色,征旗乱夕晖。还思汉飞将,逐北过金微。

宋伯镇招饮署中赋得长字

明代 谢榛

绿草夹阶长,凭轩共晚凉。鸟声投暝树,霞影蘸清觞。

兴剧三秋赋,年衰几日狂。今宵话离合,风露满衣裳。

春日洹上过田深甫对酌

明代 谢榛

梁客才名康乐齐,北来献赋此幽栖。春流回合孤村外,晚照苍茫万柳西。

烟浦横舟閒把钓,花台对酒漫分题。太行一望高无极,相约登临杖短藜。

寄陈潮州

明代 谢榛

不见元龙重倚楼,遥看天畔碧云流。东方紫马嘶何处,南服苍生系此忧。

海气郁蒸长似夏,蛮烟苍莽独宜秋。凤凰山下相思树,攀折还能寄旧游。

送毛明府伯祥之羊城

明代 谢榛

君今初捧郎官檄,此去羊城道路赊。海上有云连蜃气,岭南无雪到梅花。

行春策马青山近,退食鸣琴白日斜。回首风尘迷北望,几逢燕使问京华。

送卢司业浚卿再赴南都 其二

明代 谢榛

阳城复南去,岁晚上吴船。寒尽秣陵雪,春浮扬子天。

一官心自远,六代赋同传。何异碧山下,萧条著述年。

过诚轩君赋得登楼对月得河字

明代 谢榛

楼高仍绮席,月朗亦金波。垂老酒杯倦,先秋诗兴多。

柝声空巷陌,池影截天河。今日频相接,宁忘最后过。

送张大参汝任之浙中

明代 谢榛

汾阳赠别走诗筒,帆度春流五两风。国计更堪征伐后,人心多在去留中。

江分吴越青天合,地豁东南沧海通。雁宕飞泉旧游处,重看片雨下晴空。

寄汪宪副伯阳

明代 谢榛

朔风吹雁度幽州,凄断胡笳夜不休。世事转难仍独立,才名久著亦多忧。

移官北塞论功日,返旆中林抱病秋。定采黄花怀旧侣,海天霜月一登楼。

西亭中尉雅集

明代 谢榛

骚侣夜同酌,酣歌风月斜。古人自风调,今代几名家。

客久鬓将雪,天寒梅正花。谁知献赋意,对尔一长嗟。

雪中偶过李鸿胪东明宅留酌因怀卢太史浚卿刘少参才甫王侍御子梁张 ...

明代 谢榛

前雪未消今雪来,寒侵宫殿朝不开。昆池冻合石鲸卧,玉笛唤春催落梅。

白日远迷涿鹿野,黄云低暗轩辕台。铁甲如冰战士苦,城头饥乌啼正哀。

北风吹人僵欲死,驱马不动空徘徊。道傍官舍何幽寂,我亦山阴乘兴客。

入门自拂谢庄衣,开樽为我破寒色。中怀倾倒醉不辞,春灯吐花向深夕。

同乡朋旧各天涯,绿鬓忧时谁易白。宦情客计成睽违,海雁江鱼断消息。

重来清夜益相思,月明偏照燕京陌。

吹台吊三贤

明代 谢榛

异代怀三老,风骚尚可亲。高名相照耀,片石自嶙峋。

野旷青云暮,台空碧草春。至今遗响在,神鬼泣何人。

送潘左史和甫归吴门

明代 谢榛

琼筵祖饯惜君才,别后吴吟日几回。坐看青山帆外转,更怜黄菊客边开。

长江日动鼋鼍窟,旧国霜飞麋鹿台。归去逢人说帝子,盛名却自险中来。

暮雨送春

明代 谢榛

花盛春将归,岂待百花飞。有人独先见,感叹当飞晖。

霍家豪贵从头数,金谷繁华无定主。客边杯酒且酣歌,向夕闭门风又雨。

朱郎中伯邻养疴道院雨中见召赋此答之

明代 谢榛

习静依山侣,同怀复见招。三花烟雨隔,一鹤洞天遥。

寒逼青霞馆,泥深白石桥。月明应不负,樽酒听吹箫。

送俞别驾尧咨之临清

明代 谢榛

吾郡本齐地,使君当此游。东西抱河水,表里壮城楼。

腊雪马前尽,春云堂外流。舟车两京道,赋役万家忧。

和璧才堪重,虔刀志未休。素怀谁与会,孤月照人秋。

酬五岳山人黄勉之见寄

明代 谢榛

人壮三吴地,天开五岳图。神交江月迥,目极海云孤。

老凤鸣琪树,秋花照玉壶。洞庭骚雅会,知尔说狂夫。

过清源故居有感 其二

明代 谢榛

飘零三十春,下马问比邻。相见弟兄老,堪嗟门巷新。

行踪犹泛梗,世故一浮尘。王谢豪华地,殊非旧主人。

漳河雨后

明代 谢榛

隔林咿轧来渔舠,白鹭背人飞不高。却讶衡漳一夜雨,几家村落生秋涛。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