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忆天坛山

忆天坛山

明代 谢榛

目极天坛路渺茫,往时高步采琼芳。白云壑断笙音度,红叶林空酒气香。

仙客并游心自逸,野猿一见意相忘。醉呼童子收诗草,月上千峰卧石床。

诗人谢榛的古诗

送徐进士子绳谪建阳少尹 其四

明代 谢榛

望浙峰头秋叶彫,望京楼上断鸿遥。应思旧日看花处,走马卢沟第一桥。

秋闺 其四

明代 谢榛

无风落叶迟,有风落叶疾。秋声时有无,宁同郎在日。

示元宝禅师

明代 谢榛

短榻翻经坐朝暮,门前一转西方路。月满人间各自心,天虚潭底谁能悟。

四十年来静掩扉,东林遥听夜钟微。渐看禅子易衰老,松杪白云何处归。

上洛中大司马王公寿篇

明代 谢榛

瀍涧抱王城,嵩高壮汉京。河山元地胜,灵秀自天生。

才逸青云早,功多白发盈。蓟门曾选将,秦塞久知兵。

月晓尚书省,霜严骠骑营。艰虞扶国步,宵旰见皇情。

身岂风尘倦,心犹冰蘖清。庙廊千载计,柱石两朝声。

不负烟霞侣,弥坚松桂盟。周田安旧业,洛社聚耆英。

乘醉新诗健,能书老眼明。栖迟耽绿野,恬澹爱黄精。

已脱升沉世,应藏著述名。三秋携杖出,二室拟丹成。

忽下浮邱鹤,还闻子晋笙。当樽话宝诀,夜色正参横。

春日同李于鳞贾守准刘子成比部游南园得杯字

明代 谢榛

花到清明满树开,三春幽兴此池台。风光何必论金谷,世事聊须醉玉杯。

一望青山云缥缈,数声黄鸟客徘徊。诸君有意看红药,乘暇还应结驷来。

和王侍御沁阳再逢除夕

明代 谢榛

复此岁将尽,乌啼霜满城。孤灯千里客,夜半两年情。

北望边愁剧,西来鬓发更。乘春发骢马,犹自问苍生。

送樊侍御之金陵

明代 谢榛

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
秋帆二水外,春草六朝余。
冰雪生官舍,风尘走谏书。
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樵渔。

秋怀柬卫子涵

明代 谢榛

细雨秋山净,寒烟暮野空。龙蟠无浊水,凤宿有孤桐。

世业兵戈后,年光客旅中。云林千古意,寂寞几英雄。

寄洞庭山邹子序

明代 谢榛

雁书寄意三秋过,龙剑藏灵两地分。旧日交游思共醉,他乡风物感离群。

笛中夜落关山月,楼外天连海峤云。老去相逢定悲怆,吴歌对酒不堪闻。

赠史中丞文直

明代 谢榛

千载东南计,三秋战守功。阵云回气色,匣剑闭雌雄。

往事长歌外,流年高卧中。风霜惟劲竹,江海一冥鸿。

薄俗怀巢父,幽期得阮公。醉来论世故,谬许老夫同。

寄李吏部一元

明代 谢榛

停骖邺下忆当时,一夕论文识面迟。别后春花谁共赋,望中秋雁漫相思。

青山自合陶潜醉,白首才逢鲍叔知。騄駬故怜筋力远,凤凰宁恃羽毛奇。

独嗟岁月疏书札,偶向风尘倒接罹。古剑通灵堪自佩,明珠投暗岂无疑。

天南旧侣同怀抱,海内词人各路岐。莫道云霞多变幻,建安风雅定吾师。

雨后立夏

明代 谢榛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族身。

漠北词 其一

明代 谢榛

大漠萧萧黑水流,健儿七月换羊裘。骆驼背上吹芦管,日暮长风动地秋。

秋日柬方晦叔两江

明代 谢榛

端居何思远,名士亦心劳。巨笔凌班史,秋怀得楚骚。

窗虚清桂露,庭迥急松涛。诗草人争写,三齐纸价高。

送程宪副子宾出镇巴东

明代 谢榛

为惜同乡别,都亭醉酒卮。客星淹此地,卿月感当时。

驿道三秦转,春风万里随。人逢山日少,马度栈云迟。

晓色迎吴剑,晴空曳汉旗。江长带鱼腹,天迥出峨眉。

吊古应多赋,凭高独远思。松深武侯庙,草遍楚王池。

开府雄西极,铭钟满后期。蛮方行自靖,巴俗坐能移。

村女勤桑叶,歌童罢竹枝。还教丙穴上,双鲤报相知。

送吴驾部子有奔丧洛中 其二

明代 谢榛

数有趋庭梦,秋来益苦颜。高原黄叶下,落日素车还。

发变兵戈后,心摧霜露间。啼乌转凄切,泪尽北邙山。

哀哉行 其四

明代 谢榛

燕京女儿何盈盈,隔花娇语如春莺。邻姬盛装失光彩,颜色信是倾人城。

许嫁城中羽林将,千金奁具犹言轻。门前一朝胡马鸣,晓眠未足心魂惊。

颠倒衣裳科鬒发,驱之北去悲吞声。独恨跣足走荆棘,不与爷娘同死生。

哀哉行,难为情。

刘别驾宗周之颍州

明代 谢榛

客久敝貂裘,吟诗徐庾俦。之官千里别,送尔一樽留。

赤县尘随马,黄河霜满舟。堂开楚天月,湖照颍城秋。

问俗初临郡,忧时重倚楼。九边疲馈饷,四海剧诛求。

世故聊长啸,君才岂薄游。宝刀知有赠,清誉满燕州。

送吴将军北伐

明代 谢榛

连营鼙鼓送斜曛,北伐应期霍冠军。铁马踏残燕塞草,金戈挥断朔方云。

将材此日宁虚负,边事频年不忍闻。豪侠从来多慷慨,几人钟鼎勒奇勋。

园亭秋雨李之茂惠酒

明代 谢榛

圣代逍遥一角巾,西来况尔识予真。园扉半掩琴书静,庭树相依鸟雀驯。

荒径自怜苔色古,白衣宁待菊花晨。天涯风雨聊成醉,坐惜冲泥送酒人。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