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徐积
莫教竹马误群儿,谢守行春未可知。落尽梅花寒食近,却应桃李怪来迟。
送李宪 其二
五船鸣鼓待严装,且赴双莲旧燕堂。不用水沈薰紫绶,过梅林后一身香。
送吕清叔 其三
匆匆一棹向东行,抖擞空囊无一金。买鱼沽酒向村市,典却蔡家焦尾琴。
上赵少师
义高德厚贤在躬,进荣退美光初终。越有神明相元功,疾忧之初康宁中。
乃眷乃顾爰徂东,徒御虽寡人望雄。其高可仰厚可宗,兹行允美江淮风。
父老相呼告儿童,三朝无事繄厥忠。公谋公惠世所蒙,肆安于贾田安农。
温衣蔽体食饱胸,小攘大窃消奸凶。州牢县狱囚多空,欢心和气成年丰。
汝曹虽騃念所从,汝心汝貌加爱恭。薪蒸勿采米勿舂,亟歌屡舞驰省公。
有人昔与公车逢,汝阴颍尾洛与嵩。山有迹兮水有踪,水之鹤兮山之松。
一朝赐号逍遥翁,马资仆费官与供。汝曹努力吾老癃,公若再来勤筑宫。
赠玉师失鹦鹉词
红蹊翠坞风花客,家有千山万山碧。一从流落在人閒,玉环绦山金笼窄。
金笼一片烟霞晓,花艳成团柳枝袅。足穿蜀锦茜靴牢,身著吴绫绀袍小。
参差微露红霞裙,丹喙即是胭脂唇。真是人閒富贵物,何异朱门罗绮身。
慧性驯姿良可取,只被多言仍巧语。前身不是亡国臣,即是倾城倾国女。
门外人来连报客,点茶沽酒俱催索。叫人名字学人言,吴语秦声俱记得。
大都有似原人为,视人欢戚为笑啼。俗客面前多俚语,逢僧辄诵陀罗尼。
嗟嗟何用畜此禽,岁月养成奸巧深。莫信口中一片舌,对面千里万里心。
主人曰予未有知,为爱能言不放归。不道奸心多诈伪,吭肠才饱脱身飞。
野花
一点香心寂寞春,牧童归后更无人。谁家庭院栽杨柳,犹自飞花入四邻。
送范宣德
客有斯人,而有美质。可养而充,其在不息。养之以正,充之以义。
何适不可,何为弗至。
渔者 其一
枯笠摇风雪满衣,年年辛苦事渔矶。有时钓得鳣鲸上,又被行人买得归。
代书寄次翁
病叟虽迂阔,交情自不疏。喜逢归去客,为谢寄来书。
入幕评文后,临川视事馀。携壶吟两柳,还梦野人居。
和张文潜晚春 其一
留春是芳草,送春宜柳花。日长花正乱,谁倚阑干斜。
寄王潜圣
谁言急景似飞梭,我把光阴欲快磨。却想残春笑君处,无何有路觅君多。
寄路倅洪泽阻水 其二
莫教容易过龟山,多少人心愿复还。更有南城黄绶客,但吟西户绿杨閒。
才经浊汴无澄浪,且趁清淮洗醉颜。安得就公歌一曲,缓吟迟步夕阳湾。
寄裴守
高丽亭下张帆日,引首将心送画船。本恨无因到夔国,谁知有梦向澶渊。
情逾旧物非徒尔,义等高山合使然。料得政成公事少,冬温常在北堂前。
送沈判官
四月芙蓉花未开,王家客去登瑶台。瑶台高在白玉京,麟毫玉谱书姓名。
名儒庾子能清悟,肯学买臣与严助。受福王明不为身,泽遍生民便归去。
赠刘懋功
李令归来岁月深,池人得子贵其情。定知县事依前简,还记官曹复旧清。
如问以思谋所贵,能严而恕罚斯轻。芙蓉水上人相忆,因寄梅花附此声。
又水仙 其三
我是江湖都一掬,海水虽深不濡足。待教平地产明珠,但恐世人更多欲。
柳絮 其一
君看青蚕蕊,閒花便弃捐。临风竞离别,就地忽团圆。
孤客正心乱,浮云来马前。灞桥逢杜甫,老泪更潸然。
贵仙
凤节霓旌拥万神,五云车骑驾龙麟。腰閒独佩黄金箓,元是瑶宫第一人。
戏答君锡酣战之句
檄书插羽来何速,铁骑成林势未分。北垒啖声雄似虎,南营杀未猛如云。
阵前剑客投犀袂,帐外歌姬曳绣裙。且待挥兵酣战罢,却行三舍避将军。
寄吕帅 其二
师屯十万建牙旗,大纛森森重使威。燕颔将军宜绣帽,龙骧战士爱犀衣。
银鎗作队行春去,蜡炬成林校猎归。更看铃斋凭几处,文如布阵翰如飞。
阎博士挽词 其二
一梦龙蛇后,难寻博士星。所居城见月,仍用柏为庭。
白马车齐送,黄宫户永扃。松陵今夜客,恸哭入冥冥。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609篇诗文
登高辞
赠子瞻 其三
钱塘江潮 其二
代人进太皇挽词 其二
李朝议挽词
答李昂长官富贵贫贱终篇之贶
苗户部挽词 其二
欢乐辞
临卧
和汤令
一片花飞减却春
宁倅挽词 其二
寄龚豫之
送程运判
玉女花
和鲁山感春 其一
送秦少游
答范君锡汎汎爱花之句
送陈明府
富贵篇答李令
水仙 其一
太华
赠黄鲁直
吊屈平
和吕秘校 其一
送李昂长官
华州太守花园
中秋月下作赠吕秘校
戏答何楚才酒肆
谢张才甫筇竹杖 其一
无知仙
赠魏教谕
谢毕令
代简呈通理察院
九月九 其四
白云先生
宿山馆 其十
八月十四夜
卜居一篇二章别望之 其一
赠别仙
寄蒋大漕
又赠二子
莫望草
寄张子中
和蹇受之 其二 笛
谢张先生出示铁笛
醉起仙
哭彦规 其六
闵仙
答崔汝弼
送蔡守
代玉师谢苏子瞻
寄范掾
无奈何 其一
寄路倅洪泽阻水 其一
昨日之夕和蒋颖叔
酬李道源弹琴之句 其一
淮之水示门人马存
赠卢鲁山 其一
上林殿院次公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