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许景衡
何事诗翁遽失明,朋游相对泪纵横。祇应药石犹能疗,肯与风光便隔生。
老去篇章方得意,春归梅柳最关情。风流密令云孙在,雪唱何妨屡寄声。
寄陈季衍父子二绝 其二
郊原草木尽枯荄,重雾阴云扫不开。骑马拥袍何处好,梅花门外探春来。
次韵江民表寄王圣时六首 其一
先生脱尘屣,酉室八十年。物态日纷纭,此境长湛然。
问道满函丈,孰云无世缘。茫茫天地间,所乐乃一廛。
燕坐亦何为,柏子炷炉烟。
泗州堂
投宿山房第二回,壁间题字已尘埃。簿书奔走浑无定,更解偷閒几度来。
行之见招观画
唤我来看访戴图,溪山惨淡雪模糊。扁舟也待江湖去,更有王维妙手无。
题寿圣院
古寺重门里,回廊一径幽。水声长带雨,山色最宜秋。
寓宿已多日,题诗更少留。此生随利禄,行路日悠悠。
南监还宅
野店饭童仆,驻马亦俄顷。寒曰不相贷,渐渐攲西岭。
挥鞭上马去,惊尘蒙四境。客衣已疏薄,霜风作凄冷。
极目去路长,回首烟村暝。鸟雀飞栖定,鸡犬啾喧静。
新月当马头,疏林乱人影。去去甘远役,迟迟复深省。
筋力疲往来,岁月磨簿领。虽云窃廪禄,乃是蹈机阱。
战栗当吏案,低回傍公屏。少年浪自重,事业期台鼎。
栖栖裁一命,泛泛惭飘梗。穷通宜有在,赋予定谁秉。
矢诗寄幽叹,寂寞寒夜永。
诸友偶赋克己以战喻次韵酬之
闻道除戎戒不虞,何须深考七家书。万全要在先谋帅,多算安能便胜予。
岂止边陲卧鼙鼓,尝闻俎豆荐牢蔬。古来偃武修文者,会使人人有室庐。
聪师膏入山
学道无成亦可怜,纷纷膏火自熬煎。似闻沽酒膏元亮,故敢移书问大颠。
州县徒劳输此日,云山高卧或他年。须知二老风流在,赏遍西枝月更圆。
题光武庙
闻道三千惟一心,未应百万怕王寻。可怜千载兴王地,城郭摧颓树草深。
戴夫人挽词
诗书历历教乡邻,甘旨熙熙八十春。尽道先生真孝子,故知贤行属夫人。
穗帷一诀三年后,柏垄孤坟数尺新。剪綵种萱今已矣,多应处处有遗尘。
次韵冯吉老
马蹄长厌软红尘,欲去虚名意亦欣。壮士宁为虚阁客,故人休诵北山文。
到家留语应如鹤,出岫无心恐似云。我亦有田江海曲,年来舍已为谁耘。
和时可醇酎二首 其二
劳生何扰扰,百年今半涂。是身等浮云,南北方自如。
青衫忆初仕,与公父子俱。邂逅话畴昔,恍恍一梦馀。
寄宋国宝 其二
画船重过谷城闉,撞著人人问子真。闻道诗书元有意,莫嫌州县尚劳神。
一樽何日能如约,五斗而今亦为贫。关塞尘沙骑瘦马,故园花柳一番新。
送蒲秀才游南剑兼简上官守
十年万事尽参差,惟有骚人似有期。山水窟中为俗吏,簿书堆里得新诗。
从来好古几成癖,此去论交亦可知。安得相从飞两桨,看他郡国犬生氂。
送董公权入洛
蹉过名园百五期,眼前谷雨未为迟。好麾席上铁如意,拚醉花前金屈卮。
尘土毋辞久行役,簿书何计得追随。河南耆旧俱冥寞,试问如今更有谁。
赠别卢行之三绝 其一
三载相从乐有馀,也知志业在诗书。柳亭蘸甲分携后,更有何人得似渠。
贺人祖父生辰
青春嘉诞日,八十渭川师。林下有真乐,人间无愧辞。
松梢看舞鹤,荷叶隐巢龟。赖有荣孙子,蓝袍荐寿卮。
戴浚秀才需堂
客到需堂日已曛,从容樽酒话情亲。欲来却去知何事,笑杀当年访戴人。
聪师邀入山
学道无成亦可怜,纷纷膏火自熬煎。似闻沽酒邀元亮,故敢移书问大颠。
景城杂诗六首 其五
燕赵当南北,关河独郁盘。时平无戾气,岁闰有春寒。
仰禄家千里,题诗思万端。危楼多晚照,倚遍小栏干。
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271篇诗文
敏叔浮梁诗有放教明月上扁舟之句因成小诗
访唐尉
清陂堂 其一
赠张同年诸孙诗
越州孝女朱娥祠诗
过宝胜哭雅师二首 其二
王经国生辰
繁叔见和再依韵谢之 其一
送李忠彦
乡会诗钱晋臣和韵谢之
过襄城三首
康师见访于竹阁因师臣师同赋问讯元老人
送为章
酬戴禹功闻蛙三绝诗 其三
再宿崇国院和前韵二首 其一
寄敏叔寺簿诗
繁叔见和再依韵谢之 其二
夜过杜家村
会馀庆
赠袁州仰山简长老
还自乐寿寄卢行之三绝句 其二
过朝娘墓所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招饭昭庆登白莲望湖楼汎舟过灵芝少憩孤山下 ...
剡溪桥
赠别应仲康功二绝 其二
和张子寿晚春
姨母薛夫人挽词
送萧德宏
寄仙岩元上人
次韵寄卢行之三首 其三
寄行之 其一
和张子寿二首 其一
别毛德修
再宿崇国院和前韵二首 其二
任夫人挽词
德起惠酒
谢诸友
送赵仲明二首 其二
代书寄福清王居士
景城杂诗六首 其六
次韵曾光叔昙县尉
默室
题叶家双莲亭
景城杂诗六首 其一
寄新茶王圣时蒙示五诗
寄木尉君任
亚叟惠龙脑菊二绝 其一
景城杂诗六首 其三
护国寺诗 其一
借苏子美画像呈赵君
再次江左司韵四绝句 其三
宿辩正
翁老过邑
送高宰
送李彦侯宰黄岩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