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华岳归道中望仙掌

游华岳归道中望仙掌

宋代 晁补之

深岩踏遍寻归路,仙掌依然在碧虚。
无限游人重驻马,岂惟狂客倒骑驴。
挂图天汉朝霞上,落影秦关夕照余。
千古全生才一士,可怜登览尽丘墟。

诗人晁补之的古诗

径游

宋代 晁补之

盘崖绕壑步步高,仆痡马乏游人劳。
五峰崛起干云霄,众游奔走争来朝。
我行直欲犯星杓,意彻绝顶才游腰。
松间鸟语如我招,仰见白塔当林梢。
檐携上下若桔槔,路穷飞楼郁迢峣。
钦翁未来蔽菅茅,游精木怪讙游傲。
麇驰虺窜狌鼯跳,灵景晦昧何由昭。
忽然飞锡从江皋,穷探不惮东峰遥。
曲腰丈人白丝袍,再拜辞前风雹飘。
三百年来响锺铙,闽商海贾输金刀。
直栏横牖游周遭,晨参夜讽声嘈嘈。
碧杉紫柏罗旌旄,客来六月忘炎歊。
明月庵前醉松醪,白云峰顶瞰吴郊。
鹅毛一点钱塘潮,钱王宫阙如累樵。
临之股栗精魄超,归不得寐心摇摇。
含辉孤亭立峣崤,此地览景尤难逃。
五更月落禽嘲嘲,阳乌欲上海水烧。
晦明变化不终朝,倏阴忽晴状莫描。
夜阑灯青雨飘萧,偶坐两客论幻泡。
探玄穷妙窥寂寥,破除世事无丝毫,
不奈诗思犹强豪。归时日没红霞消,
荒崖老木游蝉号。

和王定国见寄

宋代 晁补之

请说当年王武子,淮南别乘谪仙人。
自从金马还通籍,直恐琼花便不春。
遗爱谁方府中步,旧时独扫壁间尘。
平山送目思公子,自许诗成觉有神。

冰玉堂辞

宋代 晁补之

论世以观士兮,集羲以为词。
所非正而敢从兮,日可罣而东之。
嗟若士之弗获兮,羌何忿而负石。
繄圣贤之出处兮,惟遵道而守徳。
凤览辉而乃下兮,雏犹耻乎腐吓。
非九方之为使兮,夫何足以得马。
庐岑岑以镇楚兮,汹大江之东涹。
分阴阳之晦明兮,钟斯人以正直。
惟天道与地宝兮,非所求其犹爱。
与之全而不用兮,怀斯美以固在。
大固不可以适兮,方固不可以圆。
试回功谢于土谷兮,夫乃同道于禹稷。
譬人生犹吹吷兮,无得丧之可齐。
纷吾何指以为正兮,服吾初其庶几。

同毕公叔饮城东

宋代 晁补之

西城昔相值,桃初两三红。翩翩骛长陌,春风摇马鬃。

后君归几日,游絮已濛濛。解鞍不待憩,相命古原东。

芍药虽俗花,狂姿幸时供。平生于知己,千过不一逢。

感君欲开口,清洟出沾胸。君如陶渊明,不为五斗恭。

胡为青纶上,朱墨纷外蒙。弃官能从我,短后追田翁。

铜斗酿秫麦,竹枝弋凫鸿。何必悲无衣,缊黂聊御冬。

九辩太高洁,五噫苦羁穷。置此无滑和,天情反其中。

市药非市名,名闻药何庸。十浆馈五浆,犹畏闻者从。

如何酆城畔,夜夜生长虹。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宋代 晁补之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客不到霜烟昏。
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
落身曲蘖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
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
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
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直庐联句

宋代 晁补之

上閤井泉甘若醴,蓬山点茶竹阴底。庚伏恩容午课休,宫竹初凉朝雨洗。

身闲出饮官不嗔,日长睡足长精神。未惭便作蠹鱼老,拔毛济世知何人。

次韵履常见贻

宋代 晁补之

人皆爱陈子,新雨尚能来。
但使门多客,何嫌室自埃。
弓旌无远野,城郭有遗才。
底日常侯舍,传声四辈催。

北京学直舍对客

宋代 晁补之

鸟声落檐间,竹色在户外。
解屦置几前,放杖当椅背。
默然屦栋时,往与古初会。
有时遗坐客,十问不一对。
尚因呼乃觉,笑自谢顽昧。
知非慕籧子,事去等蜩蜕。
一生所未免,饮食与眠睡。
所以更颓然,可乐本非内。
有心欲何用,桥起则形累。
赖客同门生,旷荡乃不愧。

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二

宋代 晁补之

吾人伯仲间,一语可物色。气自寡所谐,穷乃足所历。

家风自五世,不肯适人适。意行无险易,又跣不著屐。

文词如苦李,惨腹人莫食。犹矜不传妙,坐恐儿曹得。

学怜新又新,老奈日复日。伯以最恬愉,何由采之出。

无斁能寡言,犹堪谢前识。叔与气尚豪,支颐视屋极。

斯文恶表襮,枯鱼戒所忽。应如鲁宫籀,藏壁俟其坼。

次韵信守李秬二首一

宋代 晁补之

谁榜铃斋作面山,晦明终日卷帘看。
赋成夜烛才销寸,衙卷朝曦未半竿。
柱渚孤吟愁旅雁,苏门双啸骇朱鸾。
平生五裤何须咏,一借黄锺变谷寒。

自画山水寄正受题其上

宋代 晁补之

虎观它年青汗手,白头田亩未能闲。
自嫌麦陇无佳思,戏作南斋百里山。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四

宋代 晁补之

园林日夕好,花繁时鸟飞。
少年玩芳物,不饮成坐悲。
只今未白发,念昔已依依。
纷华战吾道,决胜当有归。
挫锐培其根,外槁中匪衰。
念方终日行,辎重安得违。

送君

宋代 晁补之

送君上马时,不道朝垆燠。
春风入木心,皮肌发红绿。
春风良易暮,那得勤行路。
且莫望南窗,胡蝶飞无数。

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

宋代 晁补之

居庸灭烽惟留屯,时平更觉将军尊。
铃斋看雪拥衲坐,急鼓又报边城昏。
百壶高宴梨栗圃,千里未尽桑麻村。
天怜公老无以乐,一星飞堕从天门。
得无遗履榖城化,恐是吃草金华魂。
不然荆棘霜露底,兀然奇怪来无根。
女娲捣链所遗弃,奔潀尙有河汉痕。
岂其谋国坐不用,聊以永日宁复论。
跳梁不忧牧并塞,绥纳可使鱼游盆。
公归廊庙谁得挽,此石万古当长存。

诉衷情令 送春

宋代 晁补之

东城南陌路歧斜。芳草遍藏遮。黄鹂自是来晚,莫恨海棠遮。

惊雪絮,满天涯。送春赊。问春莫是,忆著东君,自去还家。

开梅山

宋代 晁补之

开梅山,梅山开自熙宁之五年。
其初连峰上参天,峦崖盘崄阂群蛮。
南北之帝凿混元,此山不圯藏云烟。
跻攀鸟道出荟蔚,下视蛇脊相夤缘。
相夤缘,穷南山。
南山石室大如屋,黄闵之记盘瓠行迹今依然。
高辛氏时北有大戎寇,国中下令购头首。
妻以少女金盈斗,遍国无人有畜狗。
厥初得之病耳妇,以盘覆瓠化而走。
堪嗟吴将军,屈死狺狺口。
帝皇下令万国同,事成违信道不容。
竟以女妻之,狗乃负走逃山中。
山崖幽绝不复人迹通,帝虽悲思深。
往求辄遇雨与风,更为独力之衣短后裾。
六男六女相婚姻,木皮草实五色文。
武溪赤髀皆子孙,侏离其声异言语。
情黠貌痴喜安土,自以吾父有功母帝女。
凌夷夏商间,稍稍病侵侮。
周宣昔中兴,方叔几振旅。
春秋绝笔逮战国,一负一胜安可数。
迩来梅山恃险阻,黄茅竹箭霪雾雨。
南人颠踣毙溪弩,据关守隘类穴鼠。
一夫当其厄,万众莫能武。
欲知梅山开,谁施神禹斧。
大使身服儒,宾客盈幕府。
檄传傜初疑,叩马卒欢舞。
坦然无障塞,土石填溪渚。
伊川被发祭,一变卒为虏。
今虽关梁通,失制后谁御。
开梅山,开山易。
防獠难,不如昔人闭玉关。

东皋十首

宋代 晁补之

小阁高原最上头,下床莫遣许公羞。
如今老罢栏边意,不是元龙百尺楼。

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

宋代 晁补之

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
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
得官乌府不须臾,正色空闻动帷闼。
铄金众口未必然,天与名城慰萧屑。
王师顷缚山西酋,朝廷却怀西顾忧。
凉州旄钺何足恃,岐陇须公勤传邮。
平生经国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值。
作官施设要近民,金马严徐等儿戏。
诏书宽大人乐生,吏安为弛威不行。
金城那可无粟守,尧舜与民宁并耕。
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务。
精神折冲在本强,要以雍容在苍遽。
知无不为公自期,岂弟君子神所私。
秦山渭水照车马,属城列县观威仪。
此行属任良不恶,金鱼新佩明光墀。
谁言直谏居内少,淮南盗铸烦抚绥。
时平王度日金玉,岁晚汲公还见思。

和答鲁复一高士

宋代 晁补之

四观以为邻,朝霞以为灶。
赠我不知名,千古岩下草。

约李令

宋代 晁补之

茅檐明月夜萧萧,残雪晶荧在柳条。
独约城隅闲李令,一杯山芋校离骚。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4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