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徐瑞
次韵芳洲先生题法云寺流玉阁
危檐面长洲,晴雨各有趣。滩鸣九霄佩,江泻千丈素。
笑问流玉师,岁月不知度。心空忘境胜,力定得实悟。
师云住是间,非住非非住。更问有句无,寒藤倚枯树。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 其七 荐福茶烟
老衲松根拾槁枝,石铛煮茗日舒迟。青青亭上晴云散,正是禅僧出定时。
胡和卿用所赠王复翁韵见寄叠韵奉谢
世味居然如嚼蜡,贪閒犹爱故丘瓜。寸心自欲犹千载,一理端能贯百家。
为山功夫在进篑,穷源消息问乘槎。此去相从须有日,裂笺聊当寄梅花。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其四
津亭空树集饥鸦,望断孤云是我家。暮角吹寒风渐落,自呼斗酒对梅花。
次韵寄题文溪许氏秋圃
我看黄花意甚长,纷纷萧艾不能荒。无论楚晋韩家事,万古秋风只自芳。
余自子至丁酉十年之间诗不及百首而困穷流落
月礀自杭归以诗问讯
送凌霁云赴馀姚州学正
晚行三桥
晚凉信步十三湾,疏柳高荷欲半残。时有小舟桥下过,无言独倚石阑干。
己丑正月二日入山中题岩石二首 其二
我访桃源人,桃源在何处。世上无桃源,何必移家去。
客枕有感
寒关掩秋寂,幽斋俗尘空。沉沉夜将半,孤灯结花红。
衣杵响深巷,塔铃哦天风。依依诉幽恨,四壁惟秋虫。
市人竞刀锥,奔走犹憧憧。众欲何有涯,百年会须穷。
高眠道心长,无言候晨钟。
芳洲先生挽词
宇宙灵光在,山川爽气销。天公夺此老,人望绝今朝。
蚤岁收名第,华章烂庆霄。晚成端有待,颖出一何超。
风浪鳌山动,烟尘翠水遥。退藏工用拙,小试略舒翘。
讲学重师席,咨谋赞使轺。奇书萃钟鼎,雅道播咸韶。
椟美谁能贾,知音不恨焦。瓜园秋寂寞,梅径雪萧条。
丘壑情深重,功名意自消。春晖娱寝膳,夜雨乐朋僚。
老走违时好,深心托久要。共期采杜若,几度寄兰苕。
每疾浮文陋,还惊末俗浇。颓波回渺渺,古韵振寥寥。
旧梦南柯蚁,英魂东海潮。凄凉留笔冢,零落付诗瓢。
戏墨人争购,遗编手自标。神交惟宋玉,哀意寓三招。
读苏黄集
胡儿争问大苏集,仙官解作太史书。当时同朝人欲杀,所能者天信不虚。
李俊民三十年前凡两寄诗时困于世故俱不克和
题刘东仲所藏长江图
谁将剡素尺有咫,万里屈盘归笔底。江天漠漠水云宽,楼堞微茫烟树里。
岷山滥觞东入海,自古兴亡难尽纪。诗人莫作画图看,中有英雄泪如洗。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 其六 洲上百花
后台花发映前台,红紫成林绿作堆。三日一花尤尽在,愿言均作四时开。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 ...
离离生涧底,薇蕨敢雁行。人皆美其羹,我独采其芳。
雪中夜坐杂咏十首 其三
读书声歇茶初熟,古鼎香销诗未成。起唤欧苏索白战,天高海阔不胜情。
马天心远游而归椎髻变而巾帻袖衣变而逢掖名字号俱变书亦学颜作三 ...
纸上磊落太师字,行间突兀玄晏名。斯人变幻不可测,卒然见之令人惊。
月湾约游鹅塘不果再约送南翁北上共了庐阜之
徐瑞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吾族盘石将挟堪舆家出游索诗送行
寄徐逢原求墨
寻梅十首 其六
次韵仲退山中小景四首 其二 荒陂凫鸭
吴义甫号宜山以星躔推贱庚并遗以诗次韵奉谢
点绛唇·多事春风
送从弟兰玉视牍柳州 其一
与陈善从
题周南甫草窗吟卷后
雪中夜坐杂咏十首 其七
次韵呈仲退见贻
仲春留周氏馆中与仲爱怡如剧论句日而后返二
宿常山 其二
送表弟王复翁赴武陵教论
大德二年戊戌正月梅始花
读仲退和胡秀才诗有感斯文用韵
义合寺二首 其一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其一
题金翁牧牛歌后
用月湾咏寄题江仪仲心远堂
东溪舟中呈石斋
寄芳洲先生 其二
三月十一夜仲退留宿山中即景赋诗次韵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其三
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
己丑正月二日入山中题岩石二首 其一
夜坐与刘信翁清谈
闰八月望日登青阳峰观可玉所得天池之胜
雪中夜坐杂咏十首 其五
二月望暂寓山中感旧 其四
客邸呈诸友
二月廿九日收宗玉弟京口书还家有日喜而赋诗
田园 其八
程明大送枸杞数本侑以古诗两绝奉谢 其二
九月四日偕弟可玉外甥张敏修吾孙栋游西山访古追怀甲戌旧游感叹不 ...
庚子九月十四日陪芳洲观山中泉石次韵
壬寅和谢拙逸寄芳洲韵
书怀五首 其一
题王朝英修竹斋
用仲退韵奉寄三首 其二
题小斋壁
次韵仲退对月感怀四首 其四
九月初七夜寓双溪精舍
月湾以路学正摄番江长收租长洲有怀朽纯赋诗
晚步用简斋韵
重过钟潭寺月湾有诗次韵
雪中夜坐杂咏十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