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徐熥
虚亭四面芭蕉绿,疏雨潇潇听断续。几点啼残屋上鸠,数声滴破隍中鹿。
洗尽红尘翠色寒,美人含泪倚朱阑。题诗好趁初晴后,醉墨淋漓湿未乾。
南旺湖泛月
兰舟乘月下黄河,一片清光漾碧波。宛似江南湖上景,分明惟欠采莲歌。
送郑翰卿游燕 其一
慷慨辞家事北游,黄沙万里使人愁。市中击筑悲歌日,为觅荆卿旧酒楼。
武夷十咏 其七 金鸡洞
红尘容易使人迷,流水无情日又西。大梦纷纷谁自觉,空劳仙洞报金鸡。
野店逢故人
野店莺啼柳自垂,故人相见不胜悲。明朝又作沅湘别,江海悠悠无尽时。
送郑翰卿游燕 其二
大梦山前片月孤,送君走马入燕都。黄金台上生秋草,犹有当年骏骨无。
张去华席上听妓
燕姬二八欲倾城,学得江南子夜声。莫遣歌喉频宛转,留将今夕唤卿卿。
秋歌
秋风吹江湄,采芳寄相忆。妾貌如芙蓉,朝昏几变色。
题画杏花
一枝春色露名园,幻出花神半醉魂。犹记白门桥下路,紫骝嘶过酒家村。
题刘道子画果 其二 荔枝
岭南荔子似闽中,写出累累锦一丛。记得高凉当日事,两株斜映小窗红。
游仙曲 其四
云里骑龙访列仙,羽衣霞佩去翩跹。不知一枕邯郸梦,游遍神州几洞天。
山居杂兴 其十六
何事柴门午未开,落花依旧满苍苔。只缘欲了分题债,暂禁山童报客来。
同强善长包蒙吉计仲嘉徐子晋斯学上瓢集宝林寺镜公房时蒙吉来自东 ...
吴市飘零感岁华,偶携瓢笠到僧家。孤云静结瓢天果,朔气寒生佛座花。
作客畏闻燕地雪,逢君先问赤城霞。山中欲别各留偈,送过虎溪将日斜。
垂虹夜泊怀陈幼孺
吴江残露冷丹枫,万里还家叹转蓬。世路升沉同塞马,乡书寥落怨边鸿。
舟移晚渡三更月,桥跨秋波百丈虹。犹忆当年分别处,征衣憔悴泣西风。
寄林去疾
相闻十馀载,相隔三百里。君瞻鳌顶云,我梦鲤湖水。
何以赠所欢,因风寄兰芷。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 其 ...
珠玑高喷火龙红,满架银花一线通。忽到半空闻霹雳,灞陵桥断紫烟中。
重阳后顾世卿招游清凉寺翠微亭
虚亭高与翠微连,尚有黄花照法筵。下界梵音中夜磬,半空帆影隔江船。
马行十里松阴月,人藉孤峰草色烟。我本倦游多感慨,老僧休说六朝年。
种蜡梅
五出寒香淡淡黄,罗浮仙子幻新妆。开时记取休轻折,留与蜂儿补蜜房。
题陈仕卿蕉雨亭
过薛君故城
高台倾尽曲池平,此地犹传薛故城。珠履三千俱寂寞,行人空动雍门琴。
武夷十咏 其二 架壑船
壑里藏舟经几春,溪头何用叹迷津。世人自爱风波险,岂是神仙不渡人。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548篇诗文
送邓道鸣参戎东粤
谢司理招游道场山
与陈惟秦郑震卿宿老禅庵
赋得团扇承落花
无题和徐茂吴司理 其四
渊关再别屠使君次来韵 其一
寄题郭张虚香雪斋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一 六桥烟棹
游武夷发白龙江 其一
为屠田叔题王玉生山水册 其六
题公朗扇上画梅
虎邱寺
吴阊吊高季迪太史
晚渡淮水
送了空禅师归长干寺是日为观音大士初度
登鼓山大顶
赠王思延都护
分得胭脂井送陈淳夫太学之金陵
题画寄闵寿卿 其一
闺怨 阮郎归
得李伯实太学书知其移家金陵却寄
武林与子卿宿别
寒食日陈汝大园亭看海棠
送林志尹谒选之京时予将入燕
舟夜即事 其二
八尺湖夜泊怀李与熙张子环
香闺七吊诗 其七 朱淑真
破镜行为陈大赋
送孙四之金陵
汉宫春晓词 其二
题梅花画扇
下第后书怀 其一
分得要离冢送陈伯孺之姑苏
落第后戏作
慰佘宗汉丧子
听旧宫人歌
赠彭城苏姬
青楼曲 其四
题薛姬画芭蕉
题邬子远扇面山水
桑溪禊饮诗二首 其一
忆昔行题友人小像
施仲宣司理招同邓汝高督学饮乌石山分得虚字
过东平城北元故丞相墓
寻汪尧卿不遇
旅店感旧
再送元瀚次来韵
送朝宗上人还金山
西湖八景 其三 古堞斜阳
武夷十咏 其三 仙掌峰
吴门戏寄陈伯孺
蜀道难送王震甫之临邛省刺史兄
芋江驿楼送张四之白下
重集谐赏园忆歌者陈情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