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葡萄 其三

葡萄 其三

明代 徐渭

自从初夏到今朝,百事无心总弃抛。尚有旧时书秃笔,偶将蘸墨黠葡萄。

诗人徐渭的古诗

柳渚双鱼

明代 徐渭

一行杨柳春将绿,两个鱼儿活欲飞。跳入研池等閒事,只愁研水湿人衣。

山阴景孟刘侯乘舆过访闭门不见乃题诗素纨致谢

明代 徐渭

传呼拥道使君来,寂寂柴门久不开。不是疏狂甘慢客,恐因车马乱苍苔。

沈参军

明代 徐渭

参军青云士,直节凌邃古。伏阙两上书,裸裳三古鼓。

万乘急宵衣,当廷策强虏。借剑师傅惊,骂座丞相怒。

遗帼辱帅臣,筹边著词赋。截身东市头,名成死谁顾。

风竹 其一

明代 徐渭

五竿细筱似荷茼,数点青苔草面封。莫怪枝枝半无叶,昨宵风雨折长松。

寻王子三首 其三

明代 徐渭

秋风吹叶打寒囱,对影和人只一双。小小深杯斟玉液,遥遥长夜拨银缸。

题画竹赠子完得嗣

明代 徐渭

仙母将雏绕绣裙,画成尽是凤毛群。不知若个思凡世,梦入君家载紫云。

题兰竹

明代 徐渭

兰与竹相并,非关调本同。氤氲香不远,聊为引清风。

送李县赴调

明代 徐渭

好将宠辱付浮沤,公道于今何处求。谁谓一春淹别驾,又飞双舄向神州。

秋归远水行应杳,夜发轻舟挽不留。楚璞由来天下宝,不妨明主再三投。

数年来南雪甚于北癸未复尔人戏谓南北之气互相换似贾人带之往来理 ...

明代 徐渭

阴阳北去随南客,雨雪南来自北天。雨烂胡弓知几岁,雪高越瓦巳三年。

偶然尽海迷辽鹤,不是登桥听杜鹃。吠犬从今无一处,喘牛必问有诸贤。

明明日向彤雰暗,杳杳玑笼紫雾悬。羲氏轮膏埋壁屑,滕公河水泻银钱。

铦锋插戟包难见,深阱穿泉粉愈填。万里萧条昏井邑,千家凌夺失园田。

疑花宿误群归羽,折竹真摧几个圆。鼻醋酽寒先惯吸,羹盐调剂未堪煎。

倾危作兔当山顶,搏控成狮向日边。借皎肥身灰象饱,吹柔害物素猫拳。

绵针絮刺俱丛棘,玉瓣银筒假淤莲。阳德尽阏阊阖上,阴威直到祝融颠。

华亭羽翼漫天久,上蔡鹰卢猎野偏。伍员江长潮正怒,三闾沙白骨新捐。

稀如尸蛊穿云去,细似绳蝇点壁旋。急舞鱼鳞明扈跋,繁遮蝗阵暗霄骞。

袁安卧苦僵犹得,解缙尸埋醉可怜。万事岂俱埋得尽,有时终露髑髅冤。

北上别丁肖甫于虎丘

明代 徐渭

少年同学共青毡,一剑孤飞何处天。别后相思应与共,向来心事尚难传。

树连古道冬催雪,水泛寒灯夜泊船。自是阳关歌不得,秪冯尊酒醉君前。

明代 徐渭

柏颊糁红盐,将心向日县。莫教辜负尔,急画海乌添。

范母诗

明代 徐渭

秉节三十年,万有二千夕。一夕改霜心,晓镜换妆额。

范母二十二,独居在罗幕。五十七乃亡,天长日几落。

独持一寸冰,万古胶夜席。当夏不得融,何况秋霜白。

鱼虾螺蟹

明代 徐渭

鱼虾螺蟹藻萍鲜,一榼新醪一柳穿。不是老饕贪嚼甚,臂枯难举笔如椽。

青田湖客遗巨鲤独酌

明代 徐渭

相遗三尺鲤,正逢沽酒归。青田湖畔网,红蓼岸头矶。

留尔待斜月,飘然竟拂衣。晚霞陪醉烂,故作舞裙绯。

鸿胪篇

明代 徐渭

鸿胪翁本瀛洲客,朝朝谒帝飞双舄。方朔由来侍汉廷,子真还自栖仙宅。

翁家甲第郡郊东,高门容车人紫空。炊烟不散千门绕,贵秩何多万石同。

更有三雏搏六翼,大宋小宋尤难得。小未已作玉堂人,大者行登金马藉。

玉堂清切俨神仙,章服从来蔚且妍。承封自感君恩重,乞典悬知子道全。

闻翁始生在京邸,司马方居青琐地。只今回首六十年,承封复在燕京里。

此生此宦此承封,初夏初过初度逢。都门送别羡疏广,名山访道随葛洪。

凤子麟孙天所授,恩波荡荡偏垂后。他年玉带束绯袍,还挂翁身为翁寿。

女仙弹琴

明代 徐渭

流水东来响白蛇,高松西畔隔红霞。弹琴未必神仙事,只好呼侬女伯牙。

麟 其六

明代 徐渭

鳞中许贡止常鳞,但取冰鲥片厣新。五马敢团茶叶饼,一车不动荔枝尘。

再次章君

明代 徐渭

妙酝端来老使君,钩锋正破楚军氛。强陪东道远行客,故笑西河久离群。

四座高谈仍旧雨,两年重听省新闻。鲂鱼本自无辛苦,多事樵姬唱汝濆。

柳浪堤楚颂亭二首为溧阳史氏题 其二

明代 徐渭

屈子颂匪今,轼也志空寓。千载伊谁子,后皇锡嘉树。

曾剡剌崇檐,青黄揉广阼。永与兹亭留,不迁乃其素。

石榴梅花 其一

明代 徐渭

姊妹低头内款时,石家妃子骂封姨。即今未了炎凉债,许傍梅花写一枝。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