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

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

明代 徐渭

花落花开隔水津,栈梯茆屋总堪邻。扁舟若不寻归路,便是武陵深处人。

诗人徐渭的古诗

送季子微北上

明代 徐渭

吾师有子旧承颜,千里徵铭馆阁间。去绾数金酬綵笔,归镌片石藏青山。

野棠立马人辞墓,津柳迎舟客渡关。满眼临岐双涕泪,不因为别故潸潸。

唐会稽以母忧归上海

明代 徐渭

明府归帆带雪飞,钱塘彤色黯凄凄。愁看冰鲤彤江卧,讵许樯乌影浪啼。

邑里亦悲慈母去,沧洲宜著孝廉栖。野人尚有南冠滞,不抱瑶琴出越溪。

题内兄家所藏画鹿一篇

明代 徐渭

青春手绾驿堂绶,购得名画满堂后。取将麋鹿障前庭,寒流迸落孤松吼。

忆昨我从武夷来,此中泉石彼中有。入门向壁寒色高,却步犹疑九曲走。

此景固是九曲奇,此鹿还得千龄寿。两角珊瑚映紫茸,一身雪片凝黄耇。

犹记曾牵太乙车,何须惊顾咸阳狗。看罢巳舒羁客愁,况复山花发囱牖。

抚几转呼庭上人,为取银匙倾百卣。知君本是旷荡流,懒束带钩事官守。

正如麋鹿困樊笼,终想长林悦丰草。

幕府游武夷九曲令拟诗

明代 徐渭

翠盖高牙停曲径,仙宫广乐导清游。风传短吹音还绕,山夹回溪影自流。

关尹预占函谷气,桃花故引武陵舟。归来别有笙歌拥,看月重登庾亮楼。

芭蕉石榴

明代 徐渭

蕉叶屠埋短后衣,墨榴铁锈虎斑皮。老夫貌此堪谁比,朱亥椎临袖口时。

天目山 其二

明代 徐渭

赭铁青铜凌紫烟,能为人语向人间。二千年事说不尽,夜夜青溪劳往还。

麟 其一

明代 徐渭

一辞羌马献兰䈥,四海歌谣美汉文。天为吾皇厌祥瑞,不教麟犊恼明君。

为郑先生题画四首值大醉 其一 网鱼图群雁迅飞

明代 徐渭

撒网打鱼惊雁飞,钓竿閒挂冷鱼矶。醉馀正好割鲜脍,怪杀松鲈画里肥。

送某公迁南户部

明代 徐渭

马上尚书白面郎,居官新喜旧周邦。齐梁花月谈双燕,淮海风烟隔一江。

积水游鱼中库板,白粮红粟里人艭。西台御史生祠在,专待君侯与作双。

草间深江而有行舟之老

明代 徐渭

杜老唤鸬鹚,江深草阁低。沿江寻酒伴,船过石头西。

长干行 其一

明代 徐渭

玉人夜夜板桥湾,金尽萧郎隔水看。不分踏楼骑凤脚,偷来桥外立红阑。

廿八日雪

明代 徐渭

生平见雪颠不歇,今来见雪愁欲绝。昨朝被失一池绵,连夜足拳三尺铁。

杨柳未叶花巳飞,造化弄水成冰丝。此物何人不快意,其奈无貂作客儿。

太学一生索我句,飞书置酒鸡鸣处。天寒地滑鞭者愁,宁知得去不得去。

不如著屐向西头,过桥转柱一高楼。华亭有人住其上,我却十日九见投。

昨见帙中大可诧,古人绝交宁不罢。谢榛既与为友朋,何事诗中显相骂。

乃知朱毂华裾子,鱼肉布衣无顾忌。即令此辈忤谢榛,谢榛敢骂此辈未。

回思世事发指冠,令我不酒亦不寒。须臾念歇无些事,日出冰消雪亦残。

赠俞参将公

明代 徐渭

孤城一带海东悬,寇盗经过几处全。幕府新营开越骑,汉家名将号楼船。

经春若战风云暗,深夜穷追岛屿连。见说论功应有待,寇恂真欲借明年。

麟 其二

明代 徐渭

光山产麟光烛天,无心住世去飘然。鲁叟若逢应不哭,不比哀公十四年。

题陟圯遐思册

明代 徐渭

孝子行游江水浔,千年陟圯与同情。一航正泛输公棹,百里难酬负米心。

郭某部翁妪两寿

明代 徐渭

峨眉西去倚天长,引瑞流虹聚一堂。庞氏鹿门流日隐,窦家桂树接枝芳。

酒卮共把双鹦鹉,箫侣流骑两凤凰。自古陈家擅西蜀,何如今日郭汾阳。

送郑主人

明代 徐渭

西湖二月雨初霁,桃树著花柳含絮。主人束带复缨冠,走向辕门领书记。

番夷铁铳葱叶旋,火机才发龙吹电。传向中华能几时,塞北辽东那得知。

天王取以威北虏,自非巧者其谁为。主人旧领军中作,一掷黄金重然诺。

能令节使生顾盻,每在公庭言锡爵。却以主人应所求,万里香风扑金络。

唐伯虎画崔氏像因题余次韵 其一

明代 徐渭

子建词描洛浦神,唐君色染博陵身。巫云巳散色年梦,吴粉空传半面春。

韫玉求沽遭弃置,采蘼多事问新陈。□□□□□□□,□□□□□□□。

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

明代 徐渭

花落花开隔水津,栈梯茆屋总堪邻。扁舟若不寻归路,便是武陵深处人。

附画风竹于箑送子甘题此

明代 徐渭

送君不可俗,为君写风竹。君听竹稍声,是风还是哭。

若个能描风竹哭,古云画虎难画骨。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