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中秋风雨小酌写玉簪复继芭蕉

中秋风雨小酌写玉簪复继芭蕉

明代 徐渭

玉簪醉写酒馀春,移与芭蕉绝不真。愁绝今宵风雨恶,趁渠留叶与传神。

诗人徐渭的古诗

张氏别业八首 其二 流霞阁

明代 徐渭

阁中餐霞人,绝无烟火色。谁宰武陵鸡,来作渔郎食。

槎海篇

明代 徐渭

当时有男子,乘刳海上秋。舟辞篙者楫,水非人秋流。

一瞬陟九万,顾见耕者牛。彼美机上妇,步梁乃其逑。

不量何者缘,乃为天上游。只今千世下,一男子其俦。

断槎以刳剡,一壸千金收。海路俨犹昨,高苍垂玄沟。

但恐子不往,一往到上头。

与林玉两上人登会稽最高山山出秦望上率可五六里玉公早有来归之意 ...

明代 徐渭

兹山一何为,仰首摩青云。远去气色古,混沌傥未分。

引盻涉陕洛,毋乃隔夕曛。中有旧社址,尚见数偶群。

短草覆井水,远松贮氛氲。薄云在其下,犹羃高顶坟。

玄释谅能居,人世未可云。念子觉无上,夙昔断膻荤。

焉能系不食,焉得不耕耘。况兹值秋阳,寒气惨不昕。

未可来居斯,语子以慇勤。

唐伯虎画崔氏且题次其韵

明代 徐渭

彷佛相逢待月身,不知今夕是何辰。行云总作当年散,胡粉空传半面春。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临榻也应陈。虎头亦是登徒子,特取妖娇动世人。

骆复用韵和答再次之

明代 徐渭

獦獠一束岭南柴,五叶传花自此开。顾我久无传盖语,多君剩有法轮推。

邻园笋色班如泪,客瓮梨春醉未裁。尽道高阳担曲檗,谁怜有托付深杯。

歌风台 其二

明代 徐渭

鄂州篇,衡县权。渭也俯,拾所残。悲异代,良楚酸。谓河高水流拍天,渭两过之河未然。

麻姑量海海然浅,三尺鸟爪没至骭。大家作计一何长,请看何人偏堕短。

边词 其十三

明代 徐渭

曾见思归数寄书,忠魂毕竟滞边隅。可怜一斗苌弘血,博得墙围柳数株。

燕京五月歌 其一

明代 徐渭

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与女儿染红裙。

唐伯虎画崔氏像因题余次韵 其一

明代 徐渭

子建词描洛浦神,唐君色染博陵身。巫云巳散色年梦,吴粉空传半面春。

韫玉求沽遭弃置,采蘼多事问新陈。□□□□□□□,□□□□□□□。

为郑先生题画四首值大醉 其一 网鱼图群雁迅飞

明代 徐渭

撒网打鱼惊雁飞,钓竿閒挂冷鱼矶。醉馀正好割鲜脍,怪杀松鲈画里肥。

万里比邻篇赠嘉则

明代 徐渭

白藤织笈春花密,青袍剪水波纹湿。出门寸步即天涯,帏底牵衣弦正急。

关山断路不断云,吴刀割水那得分。章华杨柳弄旧色,何地却少春申君。

人生远游须及春,青天能容七尺身。芳草长途去万里,望望吾家随处是。

竹 其三

明代 徐渭

片石苍苍映莽林,南宫如见拜难禁。牛车若使能移去,卖与侯家五百金。

倪某别有三绝见遗 其二

明代 徐渭

宿世拖逋且一圈,今生杀虎为牛缘。傍人不信无边被,不在吾家被里眠。

张子锡尝自题镜容今死矣次其韵应乃郎之索 其四

明代 徐渭

玉花巾子绿池绅,月旦讹评孝友人。泣鸽晚犹垂母泪,生鹅初不为兄颦。

诙谐百出嬉三昧,云水千重了一身。见说阎罗仍待制,许君鸾鹤去朝真。

寻王子三首

明代 徐渭

秋风吹叶下纷纷,几度寻君不见君。云里愁看雁行去,天边恼杀凤笙鸣。

荷 其三

明代 徐渭

一瓣真成盖一鸳,西风捲地仅能掀。花枝力大争狮子,丈六如来踏不翻。

次日复酌于邻舍登飞来山访浮峰上人

明代 徐渭

瑶榭琼台望转深,红云穿日散轻阴。天留霁雪教人赏,地放寒梅要客寻。

阅岁已知频改易,逢时何处不登临。悟来自笑浑多事,何用题诗在碧岑。

六月七日之夕与梅君客生及诸乡里趁凉于长安街醉而称韵得片字

明代 徐渭

长安白苧风吹断,银河瑟瑟难成片。楚人惯自瑟阳春,一曲未终人巳散。

西内湖荷没鹤长,裁筒不得只闻香。东方万瓦寒楼阁,月照金鳷琥珀黄。

送林某 其二

明代 徐渭

夏来凉夜似秋多,正好酣歌奈去何。欲买缠头无蜀锦,赠将白苧当红罗。

沈刑部善梅花却付纸三丈索我杂画

明代 徐渭

长安街上尘如雾,葛布眼眼风难度。归来扫溷索长笺,一束溪藤沈刑部。

墨浆五合饱苍蝇,刺叶藤花扫不成。门前铜盏呼人急,却是冰儿来卖冰。

乾喉似火逢薪热,一寸入口狂烟灭。自惭野卉不成妍,刑部梅梢如拗铁。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