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寒溪送客时李花盛开山谷弥望

寒溪送客时李花盛开山谷弥望

宋代 薛季宣

寒溪送客荒径迂,玉华璀璨晨光虚。仙游在处见李白,山远无地寻陶朱。

雪霜天色际江岸,琼瑶世界连廷除。飘然几许认姑射,恍若一梦惊华胥。

宝圭环璧会王路,铁衣锋刃交兵车。三王纯素未云已,百姓浑茫方皞如。

神清洞古世缘在,梁园祇是空遗书。

诗人薛季宣的古诗

雪霁和智叔次诸郎曹韵二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风洗朔云静,愁蠲泪眼晴。夜阑灰亦冷,目眩室生明。

客子远乡巷,天公偏世情。布衾寒泼水,坠叶也心惊。

王征引

宋代 薛季宣

盆倾暑雨两襄陵,三插苗心悉

州图次元修韵三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导水要穷神禹迹,驱山每恨始皇移。晋家安石非无事,高镇神头有著棋。

黄杨生拳石间王彦材以为赠且赋之走命曰孤山贞干次韵以酬

宋代 薛季宣

孤山有贞干,不比寻常木。蟠根怪石巅,亭亭自生育。

百物进相怪,位闰知蹙缩。散叶傲风霜,樛木外林樕。

琴桐峄之阳,逍遥两俱足。夸父徒我庭,如仁示其目。

股掌玩何言,遂可移风俗。

二女篇

宋代 薛季宣

姈娉二美人,幽閒真种性。色秀雪窗梅,衣冠丽修正。

岩岩韩稚雪,寂寞自清静。虚室埽斋居,展禽当季孟。

神游问寒暄,不得窥信行。怪力视茫茫,久要交善敬。

语之非异类,安民公有命。盖闻楚灵均,汩罗陈死證。

二子终孝慈,双玉澄江映。当初黄鄂人,荡桨追游泳。

端午化成俗,龙舸长奔竞。事神微有道,角黍劳将迎。

非鬼且非仙,世士凭谁侦。

伯文

宋代 薛季宣

闻合天符下玉麟,祝融湓浦肆时巡。西山讵必须陵井,又得餐霞十二人。

月夜郊行

宋代 薛季宣

旷野久晴霁,月娥添夜明。光浮渰水白,寒彻纩衣清。

颇复蓝关意,端为剡县行。灏然天宇内,应不负平生。

寒溪堂有待

宋代 薛季宣

疏雨渡西关,寒溪亦厚颜。风和沈白浪,云敛出青山。

浩荡鸥偏适,翔飞鹭自闲。可堪泥染鞅,行客马班班。

走作复之哀辞将寄诸宾之旋闻宾之下世道中哀痛之剧

宋代 薛季宣

虚传流水绕壶公,兴化衣冠转盼空。拟比三君扶汉室,肯同二盼起吴中。

泗川始讶沈神鼎,剑浦俄惊合化龙。龆龀满前垂白母,此情何处问苍穹。

龙翔寺

宋代 薛季宣

二江涵古寺,双屿耸平沙。翠浪环流净,金城到眼奢。

水光摇殿阁,塔景动龙蛇。不减蓬壶意,屯云未许遮。

石门渔舍

宋代 薛季宣

渔家在何许,舛駮岩下石。花树几株芳,湖山数峰碧。

窊樽亭遂古,双阙天自辟。锦绣入茨舍,藤萝封筀栅。

吾为江上游,形苦世间役。心驰定沙步,舟行过檐隙。

浪翁底镌铭,太尉此居宅。岂若斯人徒,风云相主客。

侯妇叹三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侯妇匡坐叹,荡子新赐册。先自薄恩私,嫔嫱几巾帼。

袁山春望

宋代 薛季宣

密雨作春社,袁山暂登临。迎人多野花,对镜谐道心。

于以今日态,而开去年林。平沙没浩荡,涨水相浮沈。

草绿湖万顷,峰青天一寻。无情云自闲,此理吾难任。

故垒雉明玉,寒溪叠重岑。朅来听流泉,可用资鸣琴。

新霁石磴滑,崩波马蹄肣。不知日已暮,迂回树生阴。

归路尚修阻,时哉羡灵禽。

陈蕃仲侍郎挽诗

宋代 薛季宣

乡党名卿有几人,如公学术两离伦。贡金政告忠嘉旧,春草诗传语句新。

北虏使华中昨好,西岑野色近来亲。忍观封鬣珉冈地,蕴我东朝法从臣。

兄子象先罢公试归知武林动静成古风三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野鹤入鸡群,猿岂王孙辈。之人定忘物,未足言身世。

丹山两凤皇,为谁来哕哕。灵龟发与肣,可以卜隆杀。

雨后忆龙翔寺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窣堵东西岌两峰,王宫今日梵王宫。潮船八面来勍敌,都入禅师燕坐中。

许深父母挽诗

宋代 薛季宣

载德称贤母,宜家启令郎。背萱伤蚤谢,蟾桂籍流芳。

负米思何报,啼狶教叵忘。一篇胜得第,应喜赛钱塘。

侯妇叹三首 其三

宋代 薛季宣

侯妇且勿叹,金玉多满堂。蛾眉不让人,当奈薄情郎。

渔父二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红蓼白蘋岸,清风江月明。万波千尺动,四海一沤轻。

浊酒醉独酌,鲜鱼饥旋烹。兴来歌欸乃,烟雨过前汀。

李斯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诗书灰烬便秦文,便得秦王却误身。斯具五刑秦再世,六经还有表章人。

薛季宣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