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王敬止韵

次王敬止韵

明代 杨旦

分符便向浙东行,于国何尝系重轻。蕞尔偏方民力竭,萧然一榻梦魂清。

年光冉冉惊流转,潮信劳劳惯送迎。惟有梅花相慰藉,又将春色到山城。

诗人杨旦的古诗

送庞元化参政分韵得突字

明代 杨旦

天台古名郡,夙称豪杰窟。君负迈往气,沼视溟与渤。

释褐拜青琐,棱棱峭风骨。每怀先事忧,徙薪喻曲突。

谏垣让丰采,儒林挹芬馞。旬宣七闽政,牙绯九重谒。

一束旧时书,还携向东越。南风吹轻舟,孤帆江上发。

吾闽虽遐方,而俗匪狡讦。文公过化馀,大道昭日月。

君持平生往,百行无一蹶。翘首福星临,元勋视掀揭。

京兆进春次王汝温韵

明代 杨旦

唱彻鸡人进土牛,司仪双引殿东头。扇开雉尾聆天语,帘捲虾须觐帝旒。

地脉暖融春意动,日华辉映晓寒收。皇恩浩荡先畿甸,次第和风遍九州。

金华山水暴涨登舟有作

明代 杨旦

空江波浪渺无涯,茅屋深林四五家。却讶扁舟穿木杪,山城回首隔梅花。

题画牛图 其二

明代 杨旦

南亩功成便退身,中流游泳任天真。牧童何处空江晚,清世应无扣角人。

退居偶书

明代 杨旦

瀹茗焚香退食初,萧然一榻地卿居。雪消屋角松容瘦,日转檐牙桂影疏。

曲几拂尘翻旧牍,空廊下鹊散群胥。位高禄厚将何补,不素餐兮重愧予。

礼部视事

明代 杨旦

遥瞻双阙拜恩光,秩亚春官愧赞襄。吏隐不嫌疏案牍,庭参却笑杂缁黄。

松梢雨过苍髯秀,竹楠风来翠葆凉。退坐小斋清似水,一帘晴日映红芳。

送左汝砺宰神木

明代 杨旦

同事南宫忆昔年,分符今又入秦川。马谙去路先驱熟,民识邻封旧令贤。

远岫重重迷晓雾,神松郁郁锁寒烟。兹行莫厌边关险,多少疲癃未息肩。

送叶上舍定还建宁

明代 杨旦

成均卒业赖薰陶,谁共离亭醉楚醪。三月莺花春事好,千山风雨客程劳。

梯云更拟秋攀桂,继晷何妨夜续膏。亲友相逢如见问,一官无补愧清高。

寄乾叔次原韵

明代 杨旦

天涯踪迹别来疏,姜被生寒思有馀。至宝谁能怜楚璞,非才自合老庄樗。

月明断雁惊孤影,水远双鱼滞素书。国恤方殷归未得,故园南望独踌躇。

静宁行台次壁间韵

明代 杨旦

百二河山惬壮游,悠悠旌旆又偏州。简书有限催程急,风雨多情为客留。

红叶满林秋色老,翠屏千叠晚烟收。桑弧蓬矢平生志,胸次何须著点愁。

入京不谒刘瑾又无私觌之礼调补温州有感

明代 杨旦

青天白日此行藏,屈已安能媚左珰。十载登朝无寸补,一麾出守有馀光。

思亲顿觉愁成缕,报国悬知鬓未霜。公道式微私贿盛,何时重复旧彝章。

同寅冯子佩长至陪祀途中联句见示次韵 其二

明代 杨旦

霜华满地印轮蹄,薄酿堪沽可待携。一缕晴云生远岫,万幢寒桧护长堤。

良宵拟借谁家榻,逸兴须留到处题。翘首蓬莱应咫尺,烟霏缭绕望中迷。

陈准卿招饮遂成长句申谢

明代 杨旦

天气清和最可人,群芳庭下杂然陈。樽有香醪意良厚,食无兼味情弥真。

斯文雅会应如此,鼓乐喧喧徒聒耳。宾主相忘礼数宽,古论今谈坐忘起。

湘帘半掩日初斜,银烛高烧护绛纱。不惜花前为君醉,明朝案牍又公家。

定州行台次粹夫韵

明代 杨旦

扰扰轮蹄路四通,山川兹郡亦称雄。麦畦过雨翻晴浪,柳径迷烟袅暮风。

景况尽收诗卷里,愁怀都付酒杯中。行台夜锁青灯静,閒把遗编校异同。

送袁汉弼教谕之翁源

明代 杨旦

雪消风劲寒威虐,羸马凌兢行复却。送君典教去韶阳,举堕兴衰将有托。

陶镕诸士入模范,紬绎群经启关钥。簿书猥琐了不与,染翰操觚有馀乐。

宦情如此复何求,药笼参苓取次收。闻说甘棠犹蔽芾,勉旃事业绍箕裘。

立春日次韵

明代 杨旦

温饱无心梦亦安,壮怀牢落放教宽。江山笑我牢牢老,风雨撩春故故寒。

宦思若何宜解组,世情如此且加餐。东郊按辔看农事,多少穷檐望驻鞍。

新乐行台次壁间韵

明代 杨旦

宪节西行此暂停,重门无事昼常扃。台前古柏垂垂绿,雨后遥山故故青。

万里关河嗟远道,半生踪迹叹浮萍。今宵谁与占乾象,指点中天识使星。

小圃即事

明代 杨旦

池馆围春曲径通,虚檐掩映绿阴中。入门顿觉风光别,几树桃花隔竹红。

舟经分水乘月顺流而下诗以志喜

明代 杨旦

风伯困吾舟,悠悠行复止。离京两踰旬,今辰过分水。

源泉一派来,河流看瀰瀰。牵挽不劳人,棹歌声四起。

疏柳映新蟾,澄波如镜里。忽闻人语喧,前村遥可指。

而于疾徐间,却悟乘除理。剪烛坐深更,题诗聊志喜。

庆都行台次林粹夫韵

明代 杨旦

宿负天教向此偿,驱驰远道笑奔忙。山头雨过云犹湿,柳外风和日正长。

冗语欲书嫌疥壁,疏帘不捲为留香。微名蜗角知何用,今古悠悠梦一场。

杨旦

杨旦

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9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