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旦
高谈厌俗哗,琴书共一家。倚马才何捷,惊鸿势忽斜。
年光消竹叶,勋业愧菱花。省可随流去,浮名水上槎。
括苍逢旧门隶迎新守因询准卿起居始知卧疾已久诗以写怀
千里间关访故人,渴心何止欲生尘。放怀可得同今日,卧疾那堪越数旬。
论古谈今高兴减,批风抹月老天嗔。烦君抖擞精神起,共醉东山竹叶春。
会宁道中
险路还夷路,长亭又短亭。雨潴深涧碧,云抹远峰青。
景胜诗难写,风狂酒易醒。客途晴日少,吾欲讯山灵。
舟经分水乘月顺流而下诗以志喜
风伯困吾舟,悠悠行复止。离京两踰旬,今辰过分水。
源泉一派来,河流看瀰瀰。牵挽不劳人,棹歌声四起。
疏柳映新蟾,澄波如镜里。忽闻人语喧,前村遥可指。
而于疾徐间,却悟乘除理。剪烛坐深更,题诗聊志喜。
别李同年承裕
政讶会君难,不图别君易。承乏偶此来,非贤窃怀愧。
重感今日情,曲尽同年意。握手己忘言,对酒那辞醉。
木杪号北风,漠漠尘沙地。明当驾星轺,胥晤何时遂。
善保千金躯,仰副边城寄。
送寇中丞天叙巡抚宣府
历扬中外蚤驰名,豸绣煌煌壮此行。最喜长才煌重镇,悬知骄子避先声。
沙头酒尽离亭晚,江上帆开画鹢轻。海内转输民力困,烦君一念系苍生。
退居偶书
瀹茗焚香退食初,萧然一榻地卿居。雪消屋角松容瘦,日转檐牙桂影疏。
曲几拂尘翻旧牍,空廊下鹊散群胥。位高禄厚将何补,不素餐兮重愧予。
新乐行台次壁间韵
宪节西行此暂停,重门无事昼常扃。台前古柏垂垂绿,雨后遥山故故青。
万里关河嗟远道,半生踪迹叹浮萍。今宵谁与占乾象,指点中天识使星。
夜过淮安
路入淮阴郡,舟航在在通。可人千里月,快意一帆风。
夜静寒犹凛,更深斗正中。捲帘催放棹,列炬映江红。
观音阁别意次顾司谏韵
江阁凭栏久,停云客到门。路回峰欲断,潮落水如奔。
赠别诗盈卷,开怀酒满樽。星槎随使节,霄汉视高鶱。
同寅冯子佩长至陪祀途中联句见示次韵 其二
霜华满地印轮蹄,薄酿堪沽可待携。一缕晴云生远岫,万幢寒桧护长堤。
良宵拟借谁家榻,逸兴须留到处题。翘首蓬莱应咫尺,烟霏缭绕望中迷。
廿五日奉别诸寮移午登舟
同寮眷眷故情长,胜日名园乐未央。赠别忽惊诗满卷,开怀莫厌酒盈觞。
半篙新渌浮春舫,一片轻帆挂夕阳。归卧篷窗成不寐,隔江灯火正昏黄。
游东山次王司马韵
云破晴光散远山,老天今日亦开颜。绿垂岸柳晚风定,红落林花春事閒。
散步偶随孤鹤去,浩歌宁逐白云还。针砭俗耳挥弦管,静听泉声戛佩环。
元日候朝
东风故故酿轻寒,最喜阳春德泽颁。犀甲连云环帝阙,龙媒分队出天闲。
炉烟缥缈晴光外,扇影参差夕照间。去国此心应耿耿,涓埃无补愧朝班。
寄乾叔次原韵
天涯踪迹别来疏,姜被生寒思有馀。至宝谁能怜楚璞,非才自合老庄樗。
月明断雁惊孤影,水远双鱼滞素书。国恤方殷归未得,故园南望独踌躇。
秋祀先垄途中口占
肩舆侵晓发,日出散林霏。木落山容瘦,天空雁信稀。
孤村流水绕,斜壁断云飞。墓祭虽非古,吾亲体魄依。
入京不谒刘瑾又无私觌之礼调补温州有感
青天白日此行藏,屈已安能媚左珰。十载登朝无寸补,一麾出守有馀光。
思亲顿觉愁成缕,报国悬知鬓未霜。公道式微私贿盛,何时重复旧彝章。
分水道中
潋滟波光映碧空,画船如泛水晶宫。俄惊巨浸吞平陆,却喜轻帆引顺风。
两岸垂杨迎棹绿,夹堤新枣压枝红。浮云敛尽天如洗,点点遥山夕照中。
陈少宰见示游牛首山诗次韵书边中丞卷
谁幻山形俨若牛,登临酷爱午风柔。遥看树杪酷青黛,小憩林阴拥碧油。
后乘未随清兴远,旧游如梦乱峰遒。兹行奇绝真堪纪,逸驾应攀沈隐侯。
缙云行台
坐久浑忘倦,重门镇日关。数株台下柏,千叠案头山。
校阅何曾暇,驱驰不暂閒。丁宁二三子,早折桂枝还。
观雁塔
岿然古塔倚青霄,胜览何妨去路遥。名氏销沈何往哲,规模宏壮忆前朝。
四檐倾侧危将坠,乱瓦横斜凛欲飘。惆怅曲江成陆海,淡烟空锁绿杨桥。
杨旦
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95篇诗文
百门泉次旧韵
题白岩新竹庵
临清舣舟值雨
陈准卿见和再叠前韵时读书净社寺
廿九日宿蔡村河下
夜宿行台
次吉甫山居韵奉寄 其一
户曹视事
祈雨有应
乘风小顺发舟
归留都寓邸
游灵谷寺次乔宗伯韵
别丘文元仍次前韵
十一月八日驱车南行客况寥落赋此见志
过山丹
怀归偶书
人日晴明
京兆进春次王汝温韵
吴兴舟中次舒大参韵
乐清道中
游清凉山次乔宗伯韵
庆都行台次林粹夫韵
送左汝砺宰神木
雪中忆再用前韵 其一
陜西督理军饷
送李珍分教徐州
治行
龙游有怀准卿奉寄
送杨廷采
陈准卿招饮遂成长句申谢
喜得家书
退食偶书
小圃即事
雨后马上
上元遇雨次廷采韵
题画牛图 其二
立春日次韵
中秋无月有感
都台莅任
送陈登序班还温陵
金华山水暴涨登舟有作
河西登车
东墅杂咏
奉和京兆兄长雨中留客诸作 其二
移居盘门
送庞元化参政分韵得突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