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廿五日奉别诸寮移午登舟

廿五日奉别诸寮移午登舟

明代 杨旦

同寮眷眷故情长,胜日名园乐未央。赠别忽惊诗满卷,开怀莫厌酒盈觞。

半篙新渌浮春舫,一片轻帆挂夕阳。归卧篷窗成不寐,隔江灯火正昏黄。

诗人杨旦的古诗

观迎春百戏

明代 杨旦

箫鼓声中百伎陈,眼看时态一番新。村歌野曲浑无调,西抹东涂窃效颦。

料峭轻寒生翠幕,廉纤疏雨逗红尘。太平景象今如此,休向樽前愧负春。

雨后马上

明代 杨旦

疾雷破顽阴,骤雨洗烦燠。好风从南来,吹我庭下竹。

款段乘晚凉,归途豁尘目。云开天宇清,遥山净如沐。

游东山次王司马韵

明代 杨旦

云破晴光散远山,老天今日亦开颜。绿垂岸柳晚风定,红落林花春事閒。

散步偶随孤鹤去,浩歌宁逐白云还。针砭俗耳挥弦管,静听泉声戛佩环。

武城闻致仕之命偶书

明代 杨旦

北客忽传新命下,中流急放一舟还。浮名已谢云霄外,公道犹存天地间。

老遣情怀聊藉酒,閒携杖屦即登山。应知此外无馀事,寂寂松阴昼掩关。

分水道中

明代 杨旦

潋滟波光映碧空,画船如泛水晶宫。俄惊巨浸吞平陆,却喜轻帆引顺风。

两岸垂杨迎棹绿,夹堤新枣压枝红。浮云敛尽天如洗,点点遥山夕照中。

定州行台次粹夫韵

明代 杨旦

扰扰轮蹄路四通,山川兹郡亦称雄。麦畦过雨翻晴浪,柳径迷烟袅暮风。

景况尽收诗卷里,愁怀都付酒杯中。行台夜锁青灯静,閒把遗编校异同。

庆都行台次林粹夫韵

明代 杨旦

宿负天教向此偿,驱驰远道笑奔忙。山头雨过云犹湿,柳外风和日正长。

冗语欲书嫌疥壁,疏帘不捲为留香。微名蜗角知何用,今古悠悠梦一场。

观音阁别意次顾司谏韵

明代 杨旦

江阁凭栏久,停云客到门。路回峰欲断,潮落水如奔。

赠别诗盈卷,开怀酒满樽。星槎随使节,霄汉视高鶱。

归留都寓邸

明代 杨旦

虚名逐逐等浮槎,节序推移感物华。梁上小巢初乳燕,墙头垂柳已胜鸦。

庭无俗客诗怀好,门掩清风宦况嘉。笑撚吟髭成短韵,诗喉新试武夷茶。

廿五日奉别诸寮移午登舟

明代 杨旦

同寮眷眷故情长,胜日名园乐未央。赠别忽惊诗满卷,开怀莫厌酒盈觞。

半篙新渌浮春舫,一片轻帆挂夕阳。归卧篷窗成不寐,隔江灯火正昏黄。

陈准卿见和再叠前韵时读书净社寺

明代 杨旦

簿书毛委谩横陈,抚事堪惊种种新。禄食谁为明日计,忧怀空寄此眉颦。

禅房我欲分吟榻,世路君方避俗尘。闻说城西风景好,花须柳眼正娇春。

舟经分水乘月顺流而下诗以志喜

明代 杨旦

风伯困吾舟,悠悠行复止。离京两踰旬,今辰过分水。

源泉一派来,河流看瀰瀰。牵挽不劳人,棹歌声四起。

疏柳映新蟾,澄波如镜里。忽闻人语喧,前村遥可指。

而于疾徐间,却悟乘除理。剪烛坐深更,题诗聊志喜。

新乐行台次壁间韵

明代 杨旦

宪节西行此暂停,重门无事昼常扃。台前古柏垂垂绿,雨后遥山故故青。

万里关河嗟远道,半生踪迹叹浮萍。今宵谁与占乾象,指点中天识使星。

临清舣舟值雨

明代 杨旦

柳外风来雨脚斜,好山刚被白云遮。新凉散暑穿云幕,小涨移舟出浅沙。

鱼贯帆樯千里运,蜂房户牖万人家。繁华堪赏还堪恨,满目芳菲乱野花。

入京不谒刘瑾又无私觌之礼调补温州有感

明代 杨旦

青天白日此行藏,屈已安能媚左珰。十载登朝无寸补,一麾出守有馀光。

思亲顿觉愁成缕,报国悬知鬓未霜。公道式微私贿盛,何时重复旧彝章。

送吴

明代 杨旦

蚤年芹泮抱遗经,胄监薰陶更老成。共喜姓名薰选牍,试看簪绂蹑云程。

江头雨过群峰秀,蘋末风来一棹轻。愧我欲归归未得,送君南去若为情。

斋居次杨名父韵

明代 杨旦

高谈厌俗哗,琴书共一家。倚马才何捷,惊鸿势忽斜。

年光消竹叶,勋业愧菱花。省可随流去,浮名水上槎。

别丘文元仍次前韵

明代 杨旦

茫茫宦海泛扁舟,载得东风万斛愁。谁惜卞和频泣玉,空嗟王粲独登楼。

翠屏万叠遮闽峤,紫气连空识帝州。别后期君无限意,可将身向醉乡游。

吴兴舟中次舒大参韵

明代 杨旦

东风吹暖日迟迟,雨足郊原万物熙。画舫午炊供菽乳,清江晓汲试茶旗。

驱驰仕路浑无补,断送春光合有诗。窃恐抡才非具眼,道傍樗擽笑工师。

送庞元化参政分韵得突字

明代 杨旦

天台古名郡,夙称豪杰窟。君负迈往气,沼视溟与渤。

释褐拜青琐,棱棱峭风骨。每怀先事忧,徙薪喻曲突。

谏垣让丰采,儒林挹芬馞。旬宣七闽政,牙绯九重谒。

一束旧时书,还携向东越。南风吹轻舟,孤帆江上发。

吾闽虽遐方,而俗匪狡讦。文公过化馀,大道昭日月。

君持平生往,百行无一蹶。翘首福星临,元勋视掀揭。

杨旦

杨旦

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9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