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楚有■

楚有■

宋代 杨冠卿

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

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艰苦谋一饱,未免穷途哭。

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

云自楚中来,芳辛有馀馥。一笑下箸空,鲸饮荐醽醁。

吟馀诗思清,如行湘水曲。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

诗人杨冠卿的古诗

生查子 其一 闻莺用竹坡韵

宋代 杨冠卿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回纹四时 其三

宋代 杨冠卿

纹簟浥香馀汗粉,绿眉攒恨旧愁新。焚香夜拜初生月,暮色窗纱薄雾匀。

蜡梅四绝 其四

宋代 杨冠卿

阿娇厌贮黄金屋,洗尽铅华儿女妆。香魂寒夜伴幽独,青灯相对吟胡床。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四

宋代 杨冠卿

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

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

塞上与郑将夜饮

宋代 杨冠卿

白发将军夜枕戈,楼兰未斩奈愁何。
挑灯看剑泪如洗,那听萧萧易水歌。

继朱叔谦所寄韵

宋代 杨冠卿

湖海三十载,穷观未见书。
文章耻沿袭,体制薄浮虚。
老去情怀恶,生平习气除。
交亲应笑我,术业废三余。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七

宋代 杨冠卿

春秧困深寒,夏穗仍悯雨。书来西江西,赤地扫瓜芋。

墨数食指多,坐羞长袖舞。忧忧米如珠,南山采薇去。

秋琴咏

宋代 杨冠卿

岩花月彩浮,井桐露珠滴。
悲秋适有念,拥琴坐西壁。
古音拂朱弦,一倡千虑涤。
无云山雨飞,松风寒淅沥。
鱼龙尽出听,万籁天地寂。

好事近(代人书扇)

宋代 杨冠卿

晚起倦梳妆,斜压翠鬟云鬓。手捻花枝辄笑,问青鸾音信。
绣帘慵卷玉钩垂,风篁奏余韵。灯火黄昏院落,报雕鞍人近。

秋日怀松竹旧友

宋代 杨冠卿

乌免不停轨,蒹葭鬓已苍。
囊空携古锦,赋未奏长杨。
林下松风曲,炉边柏子香。
朝昏作禅供,荣辱已俱忘。

忆秦娥·云垂幕

宋代 杨冠卿

云垂幕。江天雪似杨花落。杨花落。翠衾不暖,晓落偏觉。起来独倚西楼角。客怀无耐伤离索。伤离索。蛮笺欲寄,塞鸿难托。

水调歌头·春涨一篙绿

宋代 杨冠卿

春涨一篙绿,江阔暮涛寒。龙骧万斛飞举,鲸饮酒杯宽。醉倚舵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景意与俱闲。恍若驭风去,蓬岛旧家山。记吾庐,环翠竹,拱苍官。碧云信杳,谁为日日报平安。桂棹桃溪归後,流水落红香寂,春事想阑珊。赖有锦囊句,写向此中看。

王干竹枕甚简古客有得之者为赋二绝

宋代 杨冠卿

荣枯已熟槐安境,妄幻敢藏鸿宝书。
一节黑甜参已透,漆园胡蝶浪分疏。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宋代 杨冠卿

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无力。蹙破远山愁碧。

谢人惠油炭 其一

宋代 杨冠卿

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

檠短无馀辉,囊空无留钱。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

残膏许沾丐,继晷欣穷年。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

宋代 杨冠卿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
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宋代 杨冠卿

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顷岁如番禺与庆传十六兄遇上饶后五年胥会於

宋代 杨冠卿

囊空未办买山钱,壮志随人祗自怜。
千里乡关随梦里,几年踪迹瘴江边。
回谿重困南抟翼,异县还寻东去船。
何日苍崖结茅屋,与君风雨对床眠。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

宋代 杨冠卿

落英拾秋鞠,委佩纫芳兰。
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
吴茱味苦辛,奚亦登君盘。
囊纱萦臂玉,恍记汝南山。
黄鹄招不来,仙子何时还。

栖霞高士以诗鸣於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

宋代 杨冠卿

大雅久不作,正音寂无闻。
金门栖霞山,派续修水濆。
学海障鲸波,笔力杠龙文。
我诵锦囊句,十年思见君。
相逢一杯酒,和气蒸春云。
去我鼻端垩,君其挥郢斤。
杨冠卿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1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