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从郭中隐觅酒併呈张君量

从郭中隐觅酒併呈张君量

宋代 杨冠卿

百斛龙文鼎可扛,挥毫曾寄碧油幢。
酒兵若有三千崎,肯向诗坛筑受降。

诗人杨冠卿的古诗

栖霞高士以诗鸣于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驭西去挽之不留临岐告 ...

宋代 杨冠卿

蛟窟荡群妖,霞帷快飞举。横江馀铁锁,中流屹砥柱。

主人谪仙人,道学侔千古。紫皇香案前,掉头不肯住。

亭悬孺子榻,帘捲西山雨。鸡犬许同升,我欲骑鲸去。

乙巳春次中隐先生韵

宋代 杨冠卿

种满人间桃李春,门阑旧物讵忘情。
江湖若也有闲地,著我一犁春雨耕。

九里松六言

宋代 杨冠卿

风声不断天籁,钟韵初知日曛。
人语惊飞幽鸟,马蹄踏破轻云。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

宋代 杨冠卿

落英拾秋鞠,委佩纫芳兰。
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
吴茱味苦辛,奚亦登君盘。
囊纱萦臂玉,恍记汝南山。
黄鹄招不来,仙子何时还。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宋代 杨冠卿

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无力。蹙破远山愁碧。

宿前岗铺

宋代 杨冠卿

老去心犹壮,天边岁欲除。
喜行新过路,如读未看书。
溪水萦回净,人家远近居。
梅花正愁绝,薄暮雨疏疏。

癸卯春杂用古语继吴监簿水月即事

宋代 杨冠卿

霜日炫晴昼,意行春色随。
平林花淡淡,荒墅草离离。
竹径通幽处,山云薄暮时。
壶觞情未极,飞鞚返青丝。

次韵李提举秋日杂咏

宋代 杨冠卿

羊坂路岐险,燕巢生计疏。
萍蓬三尺剑,衣钵一床书。
叶露泣金井,檐牙挂玉钩。
魂清了无寐,诗思不禁秋。

菩萨蛮(春日呈安国舍人)

宋代 杨冠卿

飞云障碧江天暮。杏花帘幕黄昏雨。翠袖怯春寒。有人愁倚阑。
天涯芳草路。目送征鸿去。人远玉关长。尺书难寄将。

秋日麻姑山

宋代 杨冠卿

掷米作珠玑,麻姑已仙去。
沧海变桑田,乾坤自今古。
我来访灵踪,日落青山暮。
玉殿琐清秋,霞裾隔烟雾。
户外黄冠师,三问三不顾。
骑麟翳凤凰,笑指虚无路。

齐安

宋代 杨冠卿

寂寞东坡对竹楼,两公陈迹是前修。
津亭倚柁还商子,雪后独为江上游。

前调(赋湘妃鼓瑟笺,湘妃泛莲叶,上有片云擎月)

宋代 杨冠卿

潇湘日暮时,倚棹蒹葭浦。不见独醒人,愁对湘妃语。
璧月送归云,一叶莲舟兴。宝瑟奏清商,波底鱼龙舞。

水调歌头 其二 赠维扬夏中玉

宋代 杨冠卿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壬午杂诗 其四

宋代 杨冠卿

关内攻城战,淮东却敌兵。败亡初妄作,狼狈坐虚名。

贼势虽亡命,君心实好生。不知他日事,谁筑受降城。

夜坐看月 其一

宋代 杨冠卿

南风扫阴翳,快若诛神奸。日暮天无云,月出房奸间。

幽人倦蒸溽,痴坐山中山。连连甲子雨,幸此天破悭。

清明皆我有,何但窥一斑。

蝶恋花(次张俊臣韵)

宋代 杨冠卿

舞处曾看花满面。独倚东风,往事思量遍。绿怨红愁春不管。天涯芳草人肠断。
一纸云笺鱼雁远。归凤求凰,谁识琴心怨。臂枕香消眉黛敛。也应为我宽金钏。

与鄂州都统张提刑

宋代 杨冠卿

貔虎云屯细柳营,旌旗号令转精明。
人言郤轂号书帅,自有孙卿仁义兵。
关塞金汤今奠枕,江淮草木旧知名。
家声凛凛汉人杰,看取筹帷功业成。

美人在空谷

宋代 杨冠卿

有美人兮在空谷,肌肤冰雪颜如玉。
珠袖轻绡卷翠云,日暮天寒倚修竹。
自言久住黄金屋,舞遍霓裳羽衣曲。
昭阳春尽音信稀,伤心暗蹙眉峰绿。
百年日月双车毂,富贵荣华如转烛。
蓬海迢迢天六六,驭风归去骑黄鹄。

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

宋代 杨冠卿

著作承明近玉堂,云何持节尚为郎。
运储巧思蜀诸葛,揽辔澄清汉范滂。
自昔谋猷资启沃,於今军国欠平章。
商岩事业公须继,好趁春风朝未央。

九江春半雨中寒甚忽见梨花

宋代 杨冠卿

江城一雨春强半,寒色著人芳信迟。
赖有梨花遮病眼,一枝带雨出疏篱。
杨冠卿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1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