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杰
游人行尽天台路,仙家杳杳知何处。唯有山前一派溪,落花依旧流春暮。
赠范鲁仲
人急生前计,子图身后名。重来天地远,谁为作权衡。
钓矶怀古十章 其五 庄周
谩投香饵试纤鳞,楚使徒来濮水滨。莫讶持竿不相顾,顾君还是上钩人。
赵左丞画像
洪学祠堂写六贤,左丞功业最居先。仪形已在凌烟阁,岂独丹青一郡传。
钓矶怀古十章 其十 刘遗民
雨笠烟蓑细草巾,持竿谁识白莲人。当时若得文王猎,泾水还应似渭滨。
和伯瞻郎中登郡城北楼
楼上高吟思入微,白云随步拂人衣。几行塞雁断不断,千里客帆归未归。
仓廪稻粱知国富,弟兄疆境乐家肥。望中孰谓长安远,路去江南只数圻。
庐山五笑 远师
我笑东林寺,孤高远法师。种莲招社客,平地凿成池。
魏徵君草堂
召伯甘棠国,东郊处士家。百年三世隐,泉石当生涯。
目前传神欧阳价
国手曾烦写几回,无人仿佛醉颜开。青铜鉴里寻常见,不谓今从笔下来。
钓矶怀古十章 其三 詹何
五年南国钓烟波,妙手从来所得多。鱼引盈车竿不挠,几人施舍似詹何。
秀溪寒食
十里喧阗锦绣川,鞦韆人健趁飞鸢。花明柳暗丹青国,日薄云浓水墨天。
游女践成芳草径,画船冲散碧溪烟。武陵谩说桃源好,屈指如今几百年。
咏南山诸胜 冲泉
不汲泉不盈,愈汲泉愈清。湛然有常德,随气利群生。
长干圣感塔
释迦八万四千塔,一在江南古道场。无碍展开青髻发,最初分得白毫光。
登南楼 其一
此楼此景他州无,山川形势吞三吴。唯凭诗老写奇胜,纵有画笔难工夫。
咏南山诸胜 龙井
崖下一泓泉,窈奥不可测。有时灵气生,散作人间泽。
访吴尉不遇
人爱红尘我爱山,寻山重叩白云间。子真避客游都市,月上梧桐未肯还。
赞皇公祠
梦到瀛洲夜,觉来江上秋。一身投绝域,千古吊穷愁。
咏南山诸胜 方圆庵
地方不中矩,天圆不中规。方圆庵里叟,高趣有谁知。
五泄禅寺
祖师平昔拨云开,一榻灵秋一石台。青玉成围灵嶂合,黑龙分势五溪来。
禅心不动澄潭月,俗耳常惊静夜雷。却笑兴公游未到,祇将佳句赋天台。
天台思古
藉田集议
甸师经始遇金穰,禁籞清樽合奉常。千亩方田开帝籍,四时和气聚神仓。
青坛改卜先农兆,曲水交流上巳觞。欲识汉家林苑富,融融春泽浸长杨。
杨杰
无为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凡礼乐之事皆预讨论。与范镇议乐有异,多攻之。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有《无为集》、《乐记》。► 125篇诗文
别安廷老
题清凉广惠禅寺
咏南山诸胜 闲堂
采石四咏 其一 温峤
子隐台
游宝林招李簿梅尉
天宝洞 其二
仙居剑履
庐山五笑 陆先生
咏南山诸胜 照阁
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刘彦辅乞侍养
和黄倅别诸公 其二
咏南山诸胜 讷斋
太白桃花潭
庐山五笑 无为子
咏南山诸胜 归隐桥
咏南山诸胜 涤心沼
申国吕公挽词
送许常
送陈成伯学士知湖州
题陶威公庙
采石四咏 其四 樊若冰
元会
赠冯扬州
斗野亭
天台三贤堂 寒山
采石四咏 其三 李白
屏石谣赠郭功父
庐山五笑 陶渊明
朝真步虚
吴兴明月楼
汝直松斋
送陈令归无为
钓矶怀古十章 其八 左慈
碧霄泉鱼
酒隐园
朱氏天和堂 其一
幽谷吟上欧阳内翰
留题城西水磨
物华楼
天台三贤堂 拾得
方干故居
游藉田
歌白雪 其二
登南楼 其三
魏徵君赞
登南楼 其二
咏南山诸胜 萨埵石
怀黄梅三阁
金地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