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盱眙丁令

别盱眙丁令

明代 杨起元

草创无城郭,崎岖万壑中。人民移旧县,鸡犬识新丰。

小试牛刀割,长驱虎穴空。知君意高远,不向眼前慵。

诗人杨起元的古诗

自警八首 其五

明代 杨起元

克复为仁不易裁,真机浑似地中雷。幽阴魑魅即时尽,端正乾坤一旦开。

好把图书看论语,莫将原宪作颜回。天根月窟缘何事,可是尧夫亦到来。

送杨胪山之维扬

明代 杨起元

清时才不尽,鹾政用吾儒。驿路相逢处,青灯引话馀。

齐人知管仲,吾道只轲书。煮海非君事,安民是国储。

送李梦卿还杭州

明代 杨起元

仙李人间亦武林,朱明白下故来心。实来虚返谁知得,寄语莲池共赏音。

别泗州盱眙两庠师友

明代 杨起元

圣贤道术千年在,丰芑人文二雅存。无说敢当花雨赞,何能不愧雪深门。

辰居北望真无极,泗水东流亦不言。珍重诸贤还久立,莫离当处觅乾坤。

明神宗万历丁酉孟秋思林丁老师次公子慎思兄求子所作墓碑还武林赋 ...

明代 杨起元

令威仙去几何年,弟子无知为表阡。道在清时无合浦,碑同明月载江船。

一帆西上风烟阔,千里人归史笔传。怅望桃冈不可见,送君唯有泪潺湲。

夏至斋宿五言十四韵奉呈膳部杨君仪部骆君

明代 杨起元

皇矣我后土,至哉物资生。仪阳惟静德,配健协时行。

赤道轮初返,金辉魄始生。一阴从此长,万汇驯兹凝。

肃穆钦元祀,端居助圣明。北郊遗鹓列,南礼贰宗卿。

夜宿清魂梦,朝看异雨晴。禽声增寂景,树色露空生。

列宿分星象,含香进俊英。微言穷姤复,惕志励寅清。

月窟为难探,天根岂易升。古人胎教义,大易履霜情。

穆穆观无始,熙熙识有生。心斋如一得,永不堕疑城。

渡江宿孔垄题壁

明代 杨起元

孔道通南北,频过岂利名。君亲千古重,夷险一身轻。

浪破浔阳阔,车驱楚甸平。愿言赋归日,无愧柳条青。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 其六 渔崥

明代 杨起元

鱼乐吾亦乐,其如网罟频。渊深饵不取,百尺虚垂纶。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九

明代 杨起元

友从远方来,遗我尺素书。盥手开素书,书中一字无。

叠书置枕边,梦寐若告予。子欲识子心,子心本空虚。

子能除子心,我来同子居。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八

明代 杨起元

清夜朝上玄,戢志恂以慄。猛神纷侍卫,群真俨罗列。

众生充下界,形声无不彻。一感斯一应,微尘不分别。

古人事上帝,后儒疑假设。学不通天人,难以语明哲。

上帝日汝临,敢不自芳洁。

山中和李正峰

明代 杨起元

丘垄云蒸龙窍开,潇潇风木思悠哉。凭君指点眠牛地,羡尔超群倚马才。

阴德葆真天上去,阳和还自地中回。从来积善生兜率,不与浮尘混劫灰。

丁祀师祠恭纪 其二

明代 杨起元

明明维我祖,皇极何平平。宪章者谁氏,实惟旴江贤。

妙悟默而成,与时会人天。无人更无我,忘义且忘年。

题夏氏象贤图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于惟夏氏,爰自伯禹。于其子孙,播越南土。暨入皇明,文儒绳武。

南华寺

明代 杨起元

来到师门漫说禅,宝林今始识西天。苍苍古木清因地,泌泌春流带福田。

锡水潜通香积里,盂龙长护法堂前。千经一句浑无用,使我镇惭学蠹编。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 其四 环竹蓬

明代 杨起元

浅蓬深隐竹,竹影随日侧。睡醒日午来,觅影不可得。

石潭居为周石潭先生作

明代 杨起元

神龟化为石,奇崛造物创。环以惊波涛,封以叠创嶂。

空谷罕人迹,山灵俟閒放。果惬静者心,于焉喜相傍。

结茅旋裁竹,笑傲烟霞上。俨若三神山,石骨何肮脏。

予亦山水癖,闻之心神畅。所愿未获酬,每每自谯让。

读飞来寺志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几傍禅关系去舟,当年卜筑曲江头。藤萝外接诸天近,气色遥连百粤浮。

掬水旋供双鹤发,登台拟着一羊裘。自还魏阙惭无补,独揽图经忆旧游。

呈涂及春大尹

明代 杨起元

邑宰迎宾出,因之为省耕。一犁欢雨足,百室俟秋盈。

妹子渐无补,缁衣空复情。阳春如可拟,流韵满舒城。

至日写怀

明代 杨起元

万国朝天贺履长,自惭多病后鹓行。敢徒初服焚鱼佩,未拟前贤制笏囊。

药饵几经阶荚换,庭闱遥隔岭梅香。皇仁自识怜乌鸟,惟待题缄达建章。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三

明代 杨起元

异端塞吾道,人人丧其情。有酒虽肯饮,亦取达士名。

复有不饮者,拘拘劳我生。真饮真不饮,宠辱何所惊。

与君结欢好,各依真饮成。

杨起元

杨起元

(1547—1599)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16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