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甘紫亭侍御奉命按三吴便道归寿太夫人六十有一

甘紫亭侍御奉命按三吴便道归寿太夫人六十有一

明代 杨起元

骢马驱驰云正飞,翩翩归去觐慈帏。堂前萱草归花甲,郭外南山映绣衣。

西楚已看沾雨泽,东吴行且借霜威。白华之养何如此,独愧能诗束广微。

诗人杨起元的古诗

题狄梁公望云思亲

明代 杨起元

求忠于孝古难全,此道梁公率所天。云蔼翠微亲在望,日升湖海国重延。

立身行道忠之本,将顺匡扶孝是原。莫笑先生宋儒语,唐虞世界只如然。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 其一 小赤壁

明代 杨起元

寰宇未尝大,赤壁那独小。都在吾目中,吾更在目表。

豫章朱山李敬父早得悟于明德夫子之门今六十馀矣出游金陵却还旧隐 ...

明代 杨起元

圣代山林有此儒,不由文字契诗书。早参龙象向谁并,晚入芙蓉独自居。

慧眼双开金不着,刚肠一付铁难如。他年肯比庞居士,祇有榛阴八里馀。

峡山寺次坡仙韵 其二

明代 杨起元

香刹出诸天,攀跻磴道悬。松篁蒙岭密,猿狖跃峰联。

积藓行防踬,垂藤帻虑牵。林昏疑虎伏,壑静似龙眠。

孤磬岩间发,明灯树杪然。飞腾驱白象,结构拥青莲。

探讨今辰得,皈依夙愿便。晚来催解缆,乘月下江烟。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 其八 柏坞

明代 杨起元

遥想柏树下,结茅已成字。定有素心人,岁晚此相聚。

赠蒋兰居年兄之留都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烁烁异珠宝,灵蛇让其光。君从何所得,怀袖登光堂。

望见不待言,精采非寻常。避席下再拜,贺君福休祥。

君今有此宝,照耀无边方。

问友人病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病日一齐都放下,好来依旧又憧憧。若能认取病中景,便是超凡入圣功。

题上官参军册

明代 杨起元

幕天藉地,枕琴荫榉。厥形偃仰,厥心伛偻。有命自天,封章赐予。

益恭益虔,循墙若惧。同气之亲,火待而举。缥帙盈箧,名士所与。

好善若渴,孰厌其取。混迹在朝,超神在墅。谁为肖之,梦觉蘧蘧。

其后寝昌,视此题句。

别泗州盱眙两庠师友

明代 杨起元

圣贤道术千年在,丰芑人文二雅存。无说敢当花雨赞,何能不愧雪深门。

辰居北望真无极,泗水东流亦不言。珍重诸贤还久立,莫离当处觅乾坤。

寄答熊文学

明代 杨起元

熊君有文我所闻,宝剑斗牛横紫氛。示我一书号兵祖,让王说剑徒纷纷。

方今圣明大无外,此书合出吾儒辈。曾记罗公夜坐吟,杀机自有生机在。

柰树

明代 杨起元

树下阴如屋,香枝匝地垂。吾侪携酒处,尔柰放花时。

有实儿童摘,无材匠石知。成蹊若桃李,难以并幽姿。

风雨驻太湖作茶池亭记又诗四绝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三春过一尚征途,风雨留人宿太湖。手记茶池谢仙令,千年堂树指碑趺。

赠方文坡还青阳

明代 杨起元

野鹤孤云何所耽,桑弧蓬矢是儿男。有身本自联家国,无位何尝缺赞参。

浩浩风尘来冀北,飘飘身世返江南。应知门下多咨决,为道真传不在谈。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杨起元

陶公天民彦,慨世少复真。吾真既不复,弥缝焉得淳。

大哉鲁中叟,日月万古新。六经罗章句,灰灭甚狂秦。

所赖故来物,耿耿绝纤尘。耳目各聪明,四体俱能勤。

如何不自识,浪子忘其亲。赖君有巨筏,与我渡迷津。

歌彼饮酒诗,脱我头上巾。一醉自如如,永为羲皇人。

戊子主闽试道宿雄县

明代 杨起元

朝辞丹陛出幽燕,暮宿天雄易水前。明主千金求骏马,词臣四牡向炎天。

盈畴禾黍忻迎旆,满目流移喜受廛。但得仁贤济饥溺,不妨霖潦泥鞍鞯。

呈涂及春大尹

明代 杨起元

邑宰迎宾出,因之为省耕。一犁欢雨足,百室俟秋盈。

妹子渐无补,缁衣空复情。阳春如可拟,流韵满舒城。

石角铺

明代 杨起元

涧溪路已熟,未觉往来频。稚子知迎我,青山欲识人。

石桥临断岸,茅屋结疏邻。马首从兹适,无劳更问津。

自警八首 其五

明代 杨起元

克复为仁不易裁,真机浑似地中雷。幽阴魑魅即时尽,端正乾坤一旦开。

好把图书看论语,莫将原宪作颜回。天根月窟缘何事,可是尧夫亦到来。

閒云馆为张洪老作

明代 杨起元

从君起版筑,论学圣人前。四海仰高风,亹亹二十年。

一念慰慈颜,屡疏辞细旃。孝动皇情允,多子徒留连。

浩浩江汉流,苍苍匡卢烟。行行望城阙,悠悠归园田。

慈亲在高堂,稚子绕膝边。已悟静者心,不复窥陈编。

室中地不扫,壁上琴无弦。请问唐虞理,浮云同漠然。

羊城示同志 其三

明代 杨起元

嗟予昏昏,幼诵古文。日迈月征,四十无闻。诸子我从,惭赧何云。

杨起元

杨起元

(1547—1599)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16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