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君子之马,六辔沃若。言念君子,如金如锡。其德不回,威仪抑抑。
送田郎中还南京武库
故人昨日南京来,兹晨还向南京去。过门握手一相见,遽别能无黯情绪。
十载勤劳地官属,富有声华照郎署。太平武备五兵戢,升擢还应属祈父。
功名淹速各有时,所重持身在清素。玉堂学士子同乡,索我题诗赠行路。
是时雨霁都门道,沉雾飞埃净于扫。日射西山如锦屏,紫翠夫渠涌琼岛。
长风吹帆发潞河,齐鲁山川坐看好。江南岁晚还相思,努力荣名以为宝。
送周孟简乃兄
龙楼彻五鼓,城上乌啼曙。客子思故乡,晨衣出门去。
犹顾玉堂馆,忽别金陵浦。明日大江干,相思荆树寒。
题画寄王行敏 其二
兰塘秋清黄菊开,兰塘隐者日衔杯。酒酣若忆京华客,定寄兰塘香秫来。
题竹送任敬让参议 其二
十载低眉厌郎署,清风高起凤凰枝。浣花溪畔多乡故,为托平安寄远思。
从军行六章 其六
皇威既清肃,奏凯发回军。明旦谒金门,饮至劳殊勋。
赏赉过百千,麾下歘见分。拜稽谢万乘,归钓清江濆。
罗进文妻周娟抱子安同赴水死
东方有綵凤,雄雌鸣相和。诞生五色雏,巢在高树柯。
雄飞触虞缴,哀雌忧欲死。哀雌忧欲死,衔子忽堕水。
雄来脱虞缴,空巢委高枝。不见旧匹侣,孤悲无已时。
艰难两诀绝,苦哉谁为陈。君看罗氏妇,万古同酸辛。
寄曾于皋 其三
误下渔舟四十春,清波夜夜梦垂纶。大纲促罟今无限,未信深潭有逸麟。
赠佘通府
圣代崇仁治,临民简俊英。存心坚铁石,持行烱瑶琼。
吏蠹春冰净,公堂秋水清。干求皆远迹,游惰亦趋耕。
光复山川色,兼涵草木荣。还因扫螟螣,庶用育孤茕。
下邑今多幸,南州旧有声。三年此相见,深慰别离情。
兴济县 其一
梦到江南水竹居,计程犹是五千馀。行舟过处人惊讶,为有龙光动玺书。
题蒋婿重画
溪鸟溪花似越中,山林清出水西东。谁知白发红尘客,钓艇常怀张子同。
萧母蒋氏挽诗 其三
孝子南归望白云,麻衣血泪湿纷纷。升堂□□□□看,况复啼乌不忍闻。
题萧士高梅花
赣榆地僻濒东海,九载行淹博士居。坐对梅花无俗虑,从知读尽五车书。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四
春趋门下侍亲闱,秋别亲闱出帝几。已别欲行仍缱绻,为承亲命敢迟违。
题竹赠陈侍讲复职南京 其一
寻常去住难为别,况是平生心所亲。木落天寒岁华暮,白头人送白头人。
送沈少卿南归 其三
江上青山锦树明,归舟如在画图行。十年两奉天恩去,綵笔题诗一路清。
从军行六章 其四
令严岂不惜,军动良苦辛。冰行屡及暮,露坐恒达晨。
所倚主将明,抚养义且仁。恩威两无遗,谁不思奋身。
寄远法师兼柬南浦 其二
松云深处敞禅关,草坐麻衣多在山。应笑东华尘土客,白头如雪未能閒。
送刘宪副之四川 其一
寒飙激原野,鸿雁纷南征。念我同心侣,岁暮万里行。
萧萧骢马鸣,恻恻临别情。子怀廉洁操,烱若冰壸清。
偕处诚所乐,离居非所宁。矫首西黄鹄,何时重合并。
题竹寄张从善 其一
江汉交情四十春,别来衣袂满缁尘。平生高义怜张仲,鹤岭鹦洲入梦频。
孙给事小画
俱怀坚贞节,云根偶相遇。投我双翠翘,报以珊瑚树。
永矢冰霜时,欢依共迟暮。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寄杨少保 其二
题杨学士画 其二
题魏仲房梅
题给事中梅花
送萧仲南归吴江
题梅送辉侄赴宣城训导
题戴文进竹雪书房 其一
挽永嘉胡处士
寄张信都督
送彭学修之兴宁知县
送刘宪副之四川 其二
题宝义堂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一
龙给事湖心草堂图
题彭甥士淳梅花 其二
赠陆伯阳 其三
题竹寄子谟同知
具庆堂 其一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 其三
武昌游道院
赠伯时外弟
送廖主事还南京
题山水赠宾畿弟南归 其一
挽诗 其一
送李德固县丞引疾还乡就用问讯巽溪宗长二首
龙马乐歌九首 其四
题脊令图三首 其三
荆州太守刘永母挽诗 其二
送黄学士还永嘉 其三
寄长儿韵语 其十三
题竹送张振文
七夕送丁侃吴江教谕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六 灵泉
早至仪真
题竹送王时俊左迁云南 其二
题李学士竹梧
脩敬斋
题梅送校官赴岭南 其二
送王孝子归成都
题元端本堂所临宋徽宗芦雁图
龙马乐歌九首 其九
题和侄梅
胡学士山居六景 其六 螺冈晚照
题萧德颢扇
鸿胪卿杨善父挽诗 其二
题周汝清梅 其二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五 黛峰
胡学士山居六景 其三 沧江烟雨
题杨学士藏子昂画刺虎图
题蔡骐练林先冢图
题梅赠王澄渊贰守 其一
送邓指挥
题王氏水竹居
陶氏荣节堂
题梅送吴野知县 其二
题梅送王琼玉致仕 其一
题徐义副使景齐卷 其二
题邓秀才寒翠轩
题勤司务画
题廖监正山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