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清轩大江畔,前有竹松林。萧条霜雪时,爱此碧森森。
窗中看掩映,席上对阴沉。非将玩适重,岁暮可论心。
题梅送校官赴岭南 其二
南度梅关第一州,之官偏称少时游。过家喜拜双亲健,莫遣王程久滞留。
仁安堂诗为任敬立赋八章
奕奕高堂,丽于城隅。有植其
送王泸渊改训导上杭
寥落新安邑,横经已十年。朝盘餐有粟,夜榻坐无毡。
济济来衿佩,洋洋听诵弦。学规兼体用,祀礼备精虔。
东鲁文衡撤,南闽教铎迁。肯辞行道远,自喜过家便。
天霁云横岳,潮平雨溢川。别离将万里,书问若为传。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 其二
绸缪倏已分,望望犹伫跂。岂无相交人,外同中乃异。
夫子夙所慕,爰结金兰契。眷言资谅直,矧重仁与义。
荏苒四十年,气合恒一致。皎皎松柏心,永矢在终岁。
自题杨园清趣示三子
霜雪云霄空老大,春风玉立翠三竿。分枝散叶清如许,谁合他年引凤鸾。
赖编脩读书庄诗 其三
圃有嘉蔬沼有鱼,庭闱甘旨奉安居。桂花露重香浮屋,秋爽满林闻读书。
题画送欧阳广哲
往昔送子时,春冰洞地明。两京遂间阔,相望摇心旌。
今年子重来,几日复南征。念子道路难,激我离别情。
是时碧梧亭亭汎露彩,翠竹瑟瑟含秋声。踌蹰何以赠远行。
子负挺特姿,潇洒梧竹清。岂不闻峄阳之产中琴瑟,嶰谷之材谐律吕。
人生有志当大用,况遇明时事尧禹。常保坚贞德,不随流俗迁。
不见溪头磐石重如山,时解出云腾九天。
晴雨二竹为江西都挥佥汤节题 其二
凤池舍人精八法,新来写得雨潇湘。数竿清润如苍玉,宜寘东皋旧草堂。
题张子俊山水
高山崔崔,青川浏浏。息有幽居,济有轻舟。已远人境,同志来求。
优哉游哉,足以忘忧。
从军行六章 其三
出门意气都,上马跨雕鞍。旌旗亘千里,戈矛霜雪寒。
来苏望苦深,遄驱敢辞难。经过令严肃,鸡狗亦得安。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 其一
新来居斗室,还自惜分阴。尽日唯探易,閒时不罢琴。
檐昏钟响度,窗皎月华侵。及此宜无事,犹含白雪吟。
题竹送任敬让参议 其一
万里之官欲别难,朔风吹送潞河干。近河榆柳凋零尽,惟有琅玕见岁寒。
寄长儿韵语 其十六
父子强梁暴乡里,乡人怨忿切心肝。须臾沉没无遗颂,看取水南张状元。
寄长儿韵语 其十四
人生阴德由来好,周急怜贫济寡孤。不在缁黄誇布施,不教乡䣊怨侵渔。
题蒋生墨竹兼寄声吾望隐居 其一
故家三径盛风流,六月林阴夏似秋。但有清香合金石,何须佳客引羊求。
题富春柴桑二图 其一
圣人抚昌运,四海洽时雍。间对桐江水,湛然心迹同。
怀仁以辅义,百世仰高风。
清平乐 其七 赐从游万岁山词
石渠清泚。宛转千花里。翠勺金莲传玉醴。潇洒落红流水。
连茵坐饮悠哉。流杯饮过还来。圣主恩深如海,醉教马上扶回。
送梁本之纳溪教谕 其二
烟楠雾柏富奇材,梁柱还须匠石裁。刀布不劳赍计吏,圣朝今选学官来。
送曾永龄赴恭城知县 其一
玉河桥东酌玉壶,崇文门外歌骊驹。铜章新绾广西去,一路春风听鹧鸪。
永丰曾氏龙潭书屋
开轩面澄潭,潭水绿于染。其下蟠蛟虬,四时兴有渰。
嘉树罗葱旧,烟霞互舒敛。晴漪漾春牖,凉飔含暑簟。
俗辙谢经过,书卷恒不掩。探微心有得,行素道无歉。
消摇视天宇,油云驰冉冉。庶跂沂上乐,谁当叹与点。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题李绍检讨梅花
题杨学士画 其二
寄长儿韵语 其九
题太乙真人莲游舟图
王孟宣挽诗
挽永嘉胡处士
送敬侄
挽李处士 其二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二
解筠涧先生挽诗
杨学士乃弟仲宜归建安以道中五景求诗赠之 其三 金山晓钟
题蒋婿重梅
慈节堂诗
送凌士昌归省 其一
题山水赠宾畿弟南归 其二
寄张信都督
萧启御史赴山东佥宪以何澄所画云山求题
题梅送钟沔 其二
题凝翠楼 其一
小山书屋
长沙三咏 其二 贾谊井
兴济县 其一
樵似诗
题何司历梅 其一
题江乡归趣图 其四
题梅送辉侄赴宣城训导
题竹送康叔圭郎中之南京刑部 其二
题王孟瑞写竹寄本之
题畿孙松梅鹤
题竹寄颜肃训导
送尤文度归吴中
题伯牙子房子猷太白四图 其三
题费同知松树障子
瑞应玄兔诗
夏夜用谢宣城韵答陆伯阳
出京留别翰苑诸公 其二
题吉安府训导胡缙梅 其一
送侄子弼赴吴江训
题竹送康叔圭郎中之南京刑部 其一
龙马乐歌九首 其四
送杨士宪之云南佥事
游白云观 其二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九
题宝义堂
题辉侄兰
题竹赠杨友文运副 其一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 其三
题竹送张振文
题周主事马 其二
题竹与余存忠驿丞
题竹寄彦实侄
题脊令图三首 其一
送杨参政致仕归永嘉兼简宗豫
九日怀黄学士 其二
送杨翥孝廉归吴中
题弼侄山水
赠曾生景铭
孙给事小画
题竹寄雷道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