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贤关一扫榛荆净,满目清风翠玉枝。成阴结实当自此,早晚云霄观凤仪。
寄长儿韵语 其三十
人生至亲惟父子,备述恩情在于此。千言万语无他事,惟愿脩仁循义礼。
题张子俊山水
高山崔崔,青川浏浏。息有幽居,济有轻舟。已远人境,同志来求。
优哉游哉,足以忘忧。
题周主事马 其一
五花粲粲雪霜明,休讶骐驎地上行。定是夜中精彩动,上干银汉射房星。
送侄婿刘铉南归 其二
沙溪溪上幽且深,桑麻粳稻易黄金。更莫远行江汉上,从来汉水荡人心。
九日度喜峰口次杨太常韵二首 其一
马首连朝东复东,穿云蹑石与君同。须知第一人间险,未数鱼凫蜀道中。
送佘通判 其二
分明一道澄江月,照见冰霜铁石心。谁谓今人未如古,古来循吏只如今。
胡学士山居八景之二首竹坞云林 其一
衡门对芳坞,上有脩竹林。旦暮碧云合,晻霭成幽森。
云起歘乘运,从龙沛甘霖。终焉君子节,永矢岁寒心。
题欧阳潘梅 其一
我家文节宋名臣,风节当时表缙绅。景仰前脩在贤辈,莫因词赋托骚人。
题竹送尤溪萧知县 其二
一枝如玉翠亭亭,聊寓同乡赠别情。莫向春风爱桃李,冰霜要见岁寒盟。
自赞小像
老子今年七十三,不胜归思在江南。天恩若许辞簪绂,犹办纶竿钓石潭。
题竹与李惩
上溯萧滩下彭蠡,官船十日安如山。为感薇垣李从事,聊书淇绿送南还。
舟次安山驿尚书蹇公奉敕南归仆与公素北行临岐执别情见乎辞
同来不同归,临分俱惨戚。昨日别家情,何如此时剧。
悠悠北逝川,杳杳南飞翼。天寒道路遥,相望恒相忆。
出关追忆晃庵
道义交情金石坚,公归先作月台仙。平生知我如公少,一诵遗诗一惘然。
送刘孝章南归
北风吹洲渚,十月芦花飞。经年别乡郡,寒冬方始归。
朝发通济桥,暮瞻九华岑。乘潮荡兰桨,烟波愁我心。
家住庐陵近文水,青春为客都城里。常时车马来故人,自拥皋比课童子。
知君力学富诗书,心似閒云随卷舒。夜梦高堂见亲面,晓起归情疾于箭。
嗟予握手未斯须,临岐无那增烦纡。明年春雁联翩过,莫向山中断寄书。
长沙三咏 其二 贾谊井
迢迢俯碧甃,濛濛翳紫苔。犹传贾太傅,知历汉朝来。
胡泉州朴斋
籍甚清源守,高斋近海滨。依然如白屋,惟是表滨轮。
松竹论深契,诗书对古人。吏民从尚质,风俗渐还淳。
治比刘宗正,歌传召信臣。良哉二千石,时独见天真。
送刘宪副之四川 其二
圣皇御四海,华夷同一仁。命吏乖抚绥,乃有狂弗驯。
西羌近搆患,边人以忧勤。王师振天讨,旦暮捷奏闻。
丈夫效时用,所重在安民。肃清固职分,僶勉敷阳春。
题竹赠陈侍讲复职南京 其二
嗟君独去路漫漫,聊赠淇园玉一竿。莫厌两京频间阔,清风将比故人看。
题伯牙鼓琴图
平生山水意,托此孤桐丝。之子无旋期,茫茫谁复知。
閒来幽树下,欲奏已迟迟。
题萧彦常竹
雨苔绿遍珊瑚石,云彩晴开翡翠林。好作萧斋傍幽处,一编时究古人心。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挽凌孝子
寄曾于皋 其一
后山诗为江西林宪副作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二
题彭甥士淳梅花 其一
题梅与之序侄
题竹寄子谟同知
送万资中赴南京大理寺副
题玉簪
题梅与从孙翙
题谢廷循作山水
赖编脩读书庄诗 其四
送邓指挥
小山书屋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 其二
送杨翥孝廉归吴中
送王原之诗 其三
题赵琬司业竹 其一
题费同知松树障子
题周汝清梅 其一
题邓秀才寒翠轩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一
送聂教谕赴贵州
云山幽居图
贝锦贻魏洪二侍郎
题蒋院判墨竹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九
题彭宪佥白海青图
题梅与李仲贵 其一
送马检讨归阆中并寄声李全太守 其二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二 圆亭
过东昌驿遇邱诚驿丞 其二
题梅赠刘伯埙南行 其一
题戴文进竹雪书房 其一
题梅送王琼玉致仕 其二
赠夏仲昭归省 其二
题竹赠杨友文运副 其一
龙马乐歌九首 其一
题元端本堂所临宋徽宗芦雁图
题竹送刘顺常教扬州 其二
奉教围猎擒虎歌
杨学士乃弟仲宜归建安以道中五景求诗赠之 其四 鹅湖晴云
解筠涧先生挽诗
花园望北京
送王彦鼒还南京
送陈景著编城以母老乞近地得福州教授
题弼侄竹 其一
赋得滕王阁送别
题宾畿弟木石图
赠陆伯阳 其一
游白云观 其二
出京留别翰苑诸公 其二
题画寄王行敏 其二
赋得彭郎矶送王澄渊知县
寄长儿韵语
王孟宣挽诗
元夕观灯诗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