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绣衣白简铁为冠,所至冰霜六月寒。犹忆往年闽宪府,枳林清绝一琅玕。
题萧德通所藏崔白鹅
众鸿厉高鶱,逍遥薄天汉。讵无肃肃羽,而独怀波澜。
特立谅不群,振鸣终伴奂。名书亦奚为,懿此焉足换。
题刘城之梅花 其二
窈窕文溪近武山,年年春早玉葩繁。南平进士北京客,常对新图忆故园。
题周汝清梅 其一
本是阳春第一花,皎如冰雪净无瑕。自缘不与东风竞,故向寒冬作岁华。
自赞小像
老子今年七十三,不胜归思在江南。天恩若许辞簪绂,犹办纶竿钓石潭。
题竹送辉侄归宣城 其二
故家同是竹林人,万里重来意独亲。垂老还坚岁寒操,要看高节拂青旻。
送石彦诚徐闻知县
朔风起严冬,凛凛亘晨暮。我友整行装,迢遥戒长路。
祖饯集朋俦,暌离黯情绪。念子敦德义,雍容古人度。
饮水必澄源,涉蹊无枉步。伊昔丞小邑,□婺乐仁恕。
朅承公车徵,同游玉堂署。遂荷迁秩荣,还婴理民务。
扬舲溯江湖,停舻展丘墓。行行睇岭海,稍稍侵烟雾。
恭惟承宣重,岂复驱驰虑。会兴中牟治,终流单父誉。
嗟予托久要,惭乏赆者具。惟期保贞素,永副心所慕。
贝锦贻魏洪二侍郎
修竹本孤直,丛蒿掩翳之。丛蒿岂之蕃,竹色青之移。
经星丽崇霄,阴雾蔽其辉。终焉安得蔽,阴雾宁几时。
小人抱龌龊,君子素肯违。青蝇与贝锦,盈庭腾诽辞。
平陆起波涛,岂云天可欺。天道固包含,堲谗有往规。
寄长儿韵语 其三
闻说谀言得尔欢,忠言谁肯竭心肝。从今勉受贤人爱,莫把忠言反意看。
送别辞
留石瑱兮洞庭,遗兰佩兮澧浦。羌不怀兮别离,独徘徊兮延伫。
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 其三
画史皆明造化功,清江不与会稽同。古今吟咏多高致,岂必林家香影中。
苍龙歌
天马生西域,神骏挺卓特。双目如镜悬方瞳,紫焰红光烱相射。
长身昂长八尺龙,腰袅飞黄奇骨同。青丝潇梢尾窣地,滃滃雾鬣连风鬃。
四足高蹄削踣铁,满身犹被天山雪。逸气超遥时一鸣,但觉飒爽长风生。
从知天驷宵降精,晶荧下澈寒泓澄。灵物翕合嘉祥兴。
戎夷得之纷骇目,顾叹荒遐安得畜。中华圣人今帝尧,锦鞯玉勒东来朝。
芒芒沙碛,渺渺西极。籋云奔电,千里一息。登瑶京,上赤墀。
下邦小臣陈奏词,年来泰和洽边陲。乾坤灵瑞世罕见,端自皇仁所致之。
公卿拜舞效嵩祝,陛下万寿日月齐。周文德盛
龙马乐歌九首 其二
龙马出,神骏发。镜夹瞳,玉喷沬。追迅风,凝皓雪。灵瑞臻,耀天阙。
元夕观灯诗 其一
春到人间夜不寒,银灯金烛映华阑。太平处处清光好,第一蓬莱顶上看。
送尤安礼 其二
君子之马,六辔沃若。言念君子,如金如锡。其德不回,威仪抑抑。
题李学士竹梧
碧梧翠竹两清姿,岂但高斋坐对宜。裁管斲琴堪大用,不然须见凤来仪。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四
春趋门下侍亲闱,秋别亲闱出帝几。已别欲行仍缱绻,为承亲命敢迟违。
题少师建安杨先生行乐图 其四
水色山光绝世尘,长松千尺绕龙鳞。何妨添我青藜杖,俱是蓬莱顶上人。
送熊御史归南京
秋雨洒梧桐,西风动杨柳。之子忆南京,开帆潞河口。
平生所相好,不在饯杯酒。持赠岁寒枝,清操期坚久。
题欧阳渤梅
莫叹冷官兼冷地,古人忧道不忧贫。一经分教繁昌县,日对梅花慕古人。
题梅送钟沔 其三
名县幽偏说瑞安,县公嘉政海同宽。牡丹芍药无清趣,只看梅花到岁寒。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寄长儿韵语 其十四
送罗汝敬侍郎致仕南归
送杨参政致仕归永嘉兼简宗豫
题竹寄本清良友 其一
送刘孝章南归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二 圆亭
馀姚陈处士挽诗
罗进文妻周娟抱子安同赴水死
题刘氏交友卷
题刘城之梅花 其一
九日度喜峰口次杨太常韵二首 其一
题勤司务画
陈氏贞寿堂
赠杨晟参政还福建
题竹赠士振南归
步过田家有述
胡学士山居六景 其二 墨潭秋月
题竹送胡轸敬同
题王氏水竹居 其六
送尤安礼 其四
赠眼医张生张侍郎求赠
题梅寄萧雅容布政 其二
题周汝清梅 其二
九日怀黄学士 其二
吴兴章郎中母挽诗 其一
慈节堂诗
题陈宪虎
题竹与余存忠驿丞
题范仲伦纪善攀桂轩
赠陆伯阳 其一
送黄学士还永嘉 其三
题芦雁
惜别行送朱存礼致仕归鄱阳
送周孟简乃兄
龙马乐歌九首 其九
题竹送杨仰谟同知 其一
题王孟瑞写竹寄本之
题梅送钟沔 其二
郭端佥宪之交趾
寄长儿韵语 其三十
送侄婿刘铉南归 其一
题梅寄钟天锡宪副 其二
题梅送钟沔 其一
题魏仲房梅
永思堂诗
题江乡归趣图 其四
题龙泉陈知县竹 其二
题竹寄一夔侍讲 其二
题杨学士藏陈所翁四龙图
题虎溪萧氏卷子
解筠涧先生挽诗
从军行六章 其六
公安王氏慈寿堂
题谢廷循作山水
题吉安府训导胡缙梅 其一
归田趣 其二 夏耘
题陈知府竹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