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南国乱不止,客心其柰秋。一身来万里,避地独登楼。
燕树著霜变,羊河抱郭流。明年与尔去,沧海老渔舟。
送董司训茂卿之任高平大父曾为邑令有生祠
一毡西入太行云,把酒都城此送君。每向尘埃都吏役,却因庠序羡人文。
门临上党千峰绕,马过浮桥二水分。大父昔年曾作宰,祠堂香火正氤氲。
村中大雪
雪意满林皋,寒深兴转豪。寻诗心独苦,访戴思多劳。
雀堕梅枝亚,鹤盘松顶高。村家门尽掩,隔壁问香醪。
答客问亦山园次韵
投老山城画掩门,空斋袛有药炉存。风尘力倦袛年路,松菊贫开半亩园。
谬许襟期过阮籍,那知骨相似虞翻。肯乘诗兴閒来往,愿借南邻酒一樽。
初春卧病答喻明府韵
玄英岁云谢,缠绵仍负痾。百龄今已半,日月谅无多。
心含万古愁,岂不滑其和。春来散情性,徙倚眄庭柯。
贤愚会有极,孰如冥运何。开门得琼藻,慷慨一悲歌。
道丧昔已然,不必问蹉跎。秪当饮美酒,莫使岁华过。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四
千古功名笑绝裾,岂知身外尽赢馀。百年长祝身亲寿,一世不通宰相书。
雪后潘舆肩亦稳,风前莱綵舞宁疏。细思子职那能尽,愿把周行数示予。
寿太宰虞坡杨公
周家师保汉尚书,翊赞三朝白发初。曳履更趋金阙早,抡才长到夜窗虚。
殿中圣主流清盼,海外夷人问起居。自岳降申天意在,古来寿者定无如。
秋日送华空尘还章丘
高秋红叶映柴关,几夜论诗杯酒间。别去故园明日是,寒花开遍女郎山。
村中逢老人二绝句 其二
老人何事欲沾巾,不怨官家赋役频。手指门前桑枣地,已荒三十四回春。
井陉道中苦暑 其一
道上行人渴欲死,病夫其柰此炎蒸。相如不得金茎露,杜甫空思玉井冰。
环县早行
边塞平无日,沧江未拟还。灯前梳白发,马上梦青山。
薄曙群峰外,残星杳霭间。鸡鸣问何处,已过古萧关。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一 吉士
宣献平时书已校,不须中秘更燃藜。都门处处春偏好,携酒看花费马蹄。
秋园杂兴 其一
晚岁习禅寂,已无世上情。如何深夜里,犹自感秋声。
宿穆陵关次壁间韵
一路入千山,行人日不閒。那堪霜月白,独宿穆陵关。
王义镇用麦饭
我过王义镇,白日掩柴荆。飒飒风沙起,凄凄鸟雀鸣。
馆人供麦饭,黯色似藜羹。正此忧民瘼,一餐无限情。
秋园杂兴 其四
今年大雨水,家住九河边。不虑贫无食,翻思买钓船。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一
周朝八骏去不返,此地犹传王母宫。昔日瑶池作泾水,仙人元在有无中。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四
每到花开日,携觞坐此亭。醉来拚一笑,不为访玄经。
焚龙涎香
夜静香烟入杳冥,草堂犹似带龙腥。不知何处鸣孤鹤,飞下窗前听道经。
秋日同谷司马游西河
风烟摇落九河秋,我辈携觞岂浪游。欲向古今穷故道,还从天地乞沧洲。
沙凫暮有千群起,霜叶晴看两岸浮。纵使乘槎上银汉,何如此处老渔舟。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 其二
恋恋不能别,乃至旷野中。衔杯各惆怅,日暮生悲风。
悲风捲蓬草,一西还一东。尘世多变态,后会安可同。
携手望云衢,愧彼双飞鸿。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雪后见树凇二首
柏林寺别王计部寺即李晋王葬所
张大参前溪游五台山寄此二绝句 其一
初至海上时有倭警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一 海
九日登马谷山
夏日送王学博之颍
秋园杂兴 其九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一
过野寺忆范沾南宪长
起巡抚陜西
宿穆陵关效杜荀鹤体
听黄鹂
和王宪副西石宿左卫见怀
元夜病足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三
赠郑于石于石讳国望越之高士也至日冒雪访予诗以赠之
出京别诸公
曹学宪书斋谈诗次孟方伯韵
尧陵
长干行二首效齐梁体 其一
再过观音堂赠老尼
秋园杂兴 其六
和王司徒元旦早朝之作
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
送董三同献春秋补传不遇还越中
秋园杂兴 其八
死别离 其二
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诗赋此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临城逢贾少尹
赠李广文移居兼呈王宋二丈
送许广文还易州兼寄张北冈万育吾
上元宴集以病不赴柬荆人喻明府燕人于李二广文
和吕山人醉蝶吟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题武进杨鹅山写真障子其子为锦衣
平定元宵无月
嘲儒
醉卧读高苏门诗
喜吕二山人中父见访
同罗近溪先生夜坐
读骝山集
雨夜董信溪过访
戏题草屋三首 其二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四 三里村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二 东沙
丁字沽
登恒岳五首 其五
永寿道中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三
送王广文宗之使京回还宁海其弟正之皆有文名用前韵
先大夫曾署大沽河过此有感
丁卯桥
苦雨自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