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下邑均田日,高才众所推。岂期淮泗上,复见凤鸾姿。
海运终难讲,河漕要众思。君家三策在,定不负明时。
认和尚号一庵诗以代偈
未认犹为二,既认一亦无。一无两不得,何处著工夫。
雪夜晋邸赏红梅和孟卫源方伯韵
王家仙苑倚云开,雪暖山城初放梅。授简正逢佳客会,移灯若遣美人来。
亭栏绛雾翻歌袖,盆盎香风入酒杯。最羡襄阳诗句好,琼瑶欲和愧非才。
嘲儒
尼父不言静,后儒何怪哉。纷纷诸语录,皆自五灯来。
和王宪副西石宿左卫见怀
寒夜客何如,更堪喧鼓角。乱山残雪里,能无动离索。
羊河不隔梦,飞去共君酌。两地结孤悰,灯花向人落。
雪后见树凇二首
未到春风里,忽惊树树花。寒光凝涧壑,野气乱烟霞。
远路归樵子,何枝栖暮鸦。伫看消曙色,错认是瑶华。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一 吉士
宣献平时书已校,不须中秘更燃藜。都门处处春偏好,携酒看花费马蹄。
寄题屠赤水空明阁二首
闻君起草阁,赛我半间楼。深喜居相似,翻悲路阻修。
江云晴乱入,山月晓还留。偶记少陵语,乾坤到十洲。
和王司徒元旦早朝之作
身事清朝已历三,羡君华发尚宜簪。星回万里天将曙,燎映千门路更谙。
虎拜转从新岁健,龙颜长并上公参。应陈国计匡明主,出入休言力不堪。
过王戍店感旧
当年沽酒处,此日一人无。回首悲陈迹,浮生愧老夫。
长途春草遍,小店野烟孤。忍见旗亭柳,风前鸟自呼。
同舒司寇登城西真如寺塔
宝塔共登临,遐观遂此心。海山开万里,烟霭净千林。
凤阙瞻逾近,龙宫视转深。漫言离色界,花雨惹衣襟。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一
径转孤峰外,霞明仙苑边。瑶华开几世,丹灶闭多年。
洞古云长合,堂虚日独悬。登临有王烈,共咏紫芝篇。
上元宴集以病不赴柬荆人喻明府燕人于李二广文
微风韵春夕,圆月吐城闉。式宴偕流俗,旨酒娱闉宾。
火树明还艳,丝竹间且陈。燕赵多英客,荆郢尽词人。
雄谈惊四座,击节洽芳辰。顾予寂寞士,独与药炉亲。
今宵有高咏,贻来慰病身。
重过马谷山村
山村重到日,风景益堪亲。家远惟宜病,境幽岂避人。
云开山洞晓,水漫九河春。投老此中得,当年枉问津。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二
推毂权方重,陇西名素高。樽前歌杕杜,海上望旌旄。
未战谋先定,临时气自豪。威声已飞去,白日静波涛。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其二
济世须安石,东山岂合归。尚存韬略箧,新作芰荷衣。
紫塞名仍远,苍生志不违。长春高卧夜,犹梦羽书飞。
焚龙涎香
夜静香烟入杳冥,草堂犹似带龙腥。不知何处鸣孤鹤,飞下窗前听道经。
送陶生还会稽二绝句 其一
问君那忍别吾庐,为忆兰亭有旧居。尘世变迁难自料,茂林脩竹近何如。
悲性聪和尚
每坐更深香自焚,行年八十断声闻。已知阴魄随风尽,何处法身逐化分。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
送王太仆之任滁州
出入三朝琐闼中,承恩今借历湖东。论官亦是王毛仲,抗疏犹传魏郑公。
山色青围衙舍满,泉声乱落古今同。使君自有无疆意,肯向溪亭学醉翁。
柬张前溪大参
为问张平子,客怀近若何。悲秋心共苦,忧国鬓应皤。
北岳云中树,桑乾霜后河。悬空寺里约,九日可相过。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过冷泉关次韵
送唐新洲大参转闽中总宪
闰八月十五柬王高二君以前月惠酒病不能会
寄送曹学宪之任江西参政
读骝山诸公所遗倡和诗有感次韵
同罗近溪先生夜坐
奉命祭霍山六韵
读骝山集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一
赠王汝遵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二
曹学宪书斋谈诗次孟方伯韵
题明宗真儒卷六韵
赠吕山人六韵
秋园杂兴 其二
赠郑于石于石讳国望越之高士也至日冒雪访予诗以赠之
夏日饮途次小山中用韵
送董喜山任寿州督农判官
题同官孟女祠效胡曾体
寄讯纪山
秋园杂兴 其十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一
立秋后一日董刘二君过访
九日京城西和汪山人韵
宿穆陵关次壁间韵
首尾吟二首效宋人体 其二
秋日饮王计部拟兰亭次韵二首 其二
拟古思边二首 其一
醉卧读高苏门诗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二
萧关北作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二
吊土木
环县早行
秋园杂兴 其十二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一
过青蒿镇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四 北山
过存上人墓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 其二
送程大参入贺
井陉道中苦暑 其二
偏关北望
边城春日怀归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和吕山人夏日集岭园遇高生韵
述征二首
伤杏花
宿凌云寺二绝句 其一
秋日送华空尘还章丘
夜半有感
戏题草屋三首 其三
新安言怀寄内二首 其二
题介休王医杏林卷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四
乱后经小石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