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园陵今作寺,秋草向沙陀。事叹千年往,人怜两度过。
山川明霁雪,钟磬带烟萝。于此别知己,尊前意更多。
送唐新洲大参转闽中总宪
才名此日孰如君,琐闼曾窥献纳文。海内风尘难见面,眼中芳草又离群。
星槎夜下螺江树,玉节寒开乌石云。闻道仲钦棠荫在,八闽刑错是奇勋。
题明宗真儒卷六韵
溯系唐尧后,分茅太岳东。贵无叔世态,雅有哲王风。
翰墨龙文绕,笙竽凤曲同。谈诗宗汉魏,讲道入鸿濛。
地近蓬莱阁,客迎碣石宫。愿言翊圣主,天禄共无穷。
长干行二首效齐梁体 其一
妾住清溪口,门临江上柳。柳花飞似雪,惆怅与郎别。
奉命祭霍山六韵
祀事存虞典,山名载礼经。汾河真若带,嵩岳即维屏。
候气云长紫,凌寒树亦青。根蟠乾艮地,户堕井参星。
缥缈闻天乐,阴森肃夜灵。吾皇勤秩望,晋土借安宁。
寄四明张公子
翩翩美公子,早晚即升堂。探韵过南史,为园似辟彊。
越中江路远,济上海天长。会面无由得,裁诗作报章。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四 北山
辟疆亭馆傍城阿,明月秋深带薜萝。见说时人多载酒,却令狂客梦中过。
乱后经小石寺
桑乾河畔寺,门对战场开。乱后僧多去,雨中客独来。
霜笳连磬院,野烧到经台。无计平边塞,尘心空自哀。
还家逢九日二首 其二
芳辰来故国,秋色遍柴门。正值菊花候,新开竹叶尊。
晴云高雁鹜,暮雨长兰荪。偶诵閒居咏,斯人可共论。
送陶生还会稽二绝句 其二
九河风色不胜秋,多病怜君上去舟。明岁春时还念我,桃花深处半间楼。
过存上人墓
路左孤坟在,何方示化身。惟留桥上月,长渡往来人。
立秋后一日董刘二君过访
杖藜偶尔出,忽见两高轩。不意索居处,得闻长者言。
是时流大火,傍树倒清尊。落日遽相别,依然又掩门。
闻陆太宰南还六韵
还家三载久,回首五云深。自笑波仍起,如何陆亦沉。
毁誉不在我,宠辱岂惊心。远水回孤棹,空斋横素琴。
安危责有系,衰病任相侵。好向山中卧,宁为泽畔吟。
首尾吟二首效宋人体 其二
我思孔孟时,人得圣贤师。六籍咸遵古,七篇半引诗。
无非明帝道,总是正天维。异说纷然出,我思孔孟时。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一
笑我起居处,寥寥一竹床。长贫谙性命,多病识行藏。
地与红尘远,秋怜白日凉。山僧久不至,木落井西堂。
和周明府
自分明时老一丘,况逢茂宰更何愁。怪来酒醉西园夜,犹向灯前梦九州。
九日京城西和汪山人韵
京国城西几度秋,若非高士共谁游。千家楼阁随登眺,一片湖山费应酬。
风雨乍晴天有意,烟尘不动客堪留。樽前忽诵黄花句,应是珊瑚入钓钩。
同沈生京李生舒华宿清凉庵
我从炎海来,乃至清凉境。阴壑草树寒,绝顶天风劲。
幽怀自兹开,老眼亦一骋。白云生洞口,远与诸村映。
旷哉天地间,此道谁略领。休文耽苦吟,李生习禅定。
相对寂无言,意与山俱静。夜深清磬发,尘梦倏然醒。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一
周朝八骏去不返,此地犹传王母宫。昔日瑶池作泾水,仙人元在有无中。
闵旱二首万历庚子作 其一
一旱忽四年,天心忍若此。居乡无片长,自愧何穷已。
重过马谷山村
山村重到日,风景益堪亲。家远惟宜病,境幽岂避人。
云开山洞晓,水漫九河春。投老此中得,当年枉问津。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二
赠李广文移居兼呈王宋二丈
吊土木
东关寺杏花
游王母宫四首 其二
平定李侍御应时予之同年友也曾视予病感之寄此
孤山独秀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二 东沙
赠诸豪寺中观水二绝句 其一
过无棣旧城
塞上谣
尧陵
环县早行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一
王义镇用麦饭
送黎乐溪宪副转甘肃太仆二首 其二
平定元宵无月
阅武二首 其一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二
沽酒与吕山人话旧
汾州赠孔文谷先生二首 其一
起巡抚陜西
认和尚号一庵诗以代偈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二
游善卷洞
游大慧寺同李行人熹任计部铠罗廷评节汪山人渊赋
秋园杂兴 其五
宿穆陵关效杜荀鹤体
赠董氏四兄弟
拟古思边二首 其一
赠郑于石于石讳国望越之高士也至日冒雪访予诗以赠之
九日忆亡弟岩
题马愧非巢云亭
戊戌冬日送王医北游
听黄鹂
戏题草屋三首 其一
读骝山集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井陉道中苦暑 其一
题王宪长龙池图
宿回龙观
秋园杂兴 其二
雨中和张山人怀归越中
重过沾化范公园
忆老母
送汪山人游山海
题先大夫所遗万竿烟雨障子
秋日饮王计部拟兰亭次韵二首 其二
过十八盘山
次韵答于谷山宗伯见怀四首 其四
寄题屠赤水空明阁二首
臈月问村家求杏栽
秋日用韵酬刘广文
閒居赠五台僧
阅武二首 其二
春日行广灵山中
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