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曹丝西

寄曹丝西

元代 杨载

羡君卜宅远纷庞,长把丝纶钓大江。粳稻色枯丝惨惨,芰荷声急雨淙淙。

消磨岁月书千卷,傲睨乾坤酒一缸。甫里当年遗帙在,交锋那肯竖幡降。

诗人杨载的古诗

东阳十题 其三 尘镜

元代 杨载

收藏无宝匣,叹息网丝悬。孰使明为暗,如观丑胜妍。

玉台终寂寂,金鹊尚翩翩。政讶开元日,虚将盛事传。

纪梦二首 其一

元代 杨载

四面青山拥翠微,楼台相向辟天扉。夜阑每作游仙梦,月满琼田万鹤飞。

送人二首 其二

元代 杨载

金沟河上始通流,海子桥边系客舟。却到江南春水涨,拍天波浪泛轻鸥。

画竹石

元代 杨载

林前怪石起参差,篁竹丛深使客疑。如过潇湘江上路,鹧鸪啼罢日西时。

赠执中允上人

元代 杨载

南山多白云,澶漫塞崖谷。中有庞良叟,寂寞卧林屋。

前门树高松,后户植幽竹。孤风相缠绕,波涛惊荡沃。

梵文五千卷,诵说尽精熟。时时发清唱,铿锵击金玉。

伊余走海内,一见辄叹服。愿言从之游,淡泊心自足。

渡江寄俞仲连

元代 杨载

舟济大江濆,中流日欲曛。卤翻沙际雪,潮落渡头云。

鲸跃常知候,鸿飞不乱群。颇思论胜概,把酒莫如君。

题赵千里山水扇面歌

元代 杨载

公子丹青艺绝伦。喜画江山上纨扇。祗今好事购千金,四幅相连成一卷。

春流漠漠如江湖,飞烟著树相有无。岚光注射翻长虚,白玉盘浸青珊瑚。

追随流俗转萧疏,对此便欲山林居。旗亭花发酒须沽,舟行为致双提壶。

抱琴之子来相须,醉归不省何人扶。旁有飞泉出岩隙,掣电飞霜相荡激。

蛟龙不爱鲵桓食,但见垂纶古盘石。人生万事无根柢,出处行藏须早计。

一丘一壑傥如斯,便可束书从此逝。君不见郑子真,躬耕谷口垂千春。

毫芒世利能没身,汝胡龌龊为庸人。

寄曹云西

元代 杨载

羡君卜宅远纷庞,长把丝纶钓大江。粳稻色枯云惨惨,芰荷声急雨淙淙。

消磨岁月书千卷,傲睨乾坤酒一缸。甫里当年遗帙在,交锋那肯竖幡降。

寄刘师鲁

元代 杨载

想君游宦处,正值洞庭湖。落日波涛壮,晴天岛屿孤。

舟航通汉沔,风物览衡巫。天下文章弊,非君孰起予。

冬至次韵张宣抚二首 其二

元代 杨载

瀛海无消息,冥冥鸟道长。已惊双鬓短,更待两瞳方。

落日依平嶂,洪河入大荒。忧来那可得,挥泪欲沾裳。

东阳十题

元代 杨载

只作全生计,唯存半死心。刍荛犹不置,斤斧重相寻。

遂使煁焦釜,谁为爱古琴?有材不足恃,愁绝念知音。

客中即事四首 其二

元代 杨载

终朝矻矻坐书帷,春去春来总不知。怪得山禽如有意,隔窗撩乱踏花枝。

次韵钱唐怀古四首 其二

元代 杨载

斜界钩陈通大道,中分魏阙对层峦。云生殿上金炉暗,露下庭前玉井寒。

江汉飞龙俄窅窅,沧溟泛鹢竟漫漫。中天会合宁非数,坐见苍生奠枕安。

次韵钱唐怀古四首 其三

元代 杨载

山回禁籞入云长,无复陈兵卫两厢。千石金钟陈野草,万年珠树落秋霜。

龙文不徙阳人聚,鸟篆终降轵道旁。九市尘埃来衮衮,一江波浪去茫茫。

送张宣抚使岭南

元代 杨载

奉使入蛮烟,终军始妙年。抗旌辞朔野,击楫渡湘川。

翠竹侵岩际,黄茅尽海边。狼荒非善地,为戒莫留连。

偕虞伯生魏雄卿魏池燕集分韵得阁字

元代 杨载

侯家有贵客,置酒燕池阁。溽暑方盛极,风雨俄大作。

栘杨相簸荡,蒲荷纷偃薄。乱叫失蛙黾,回翔迷鹳鹤。

街流污秽尽,窦涌波涛恶。喧声剧降杀,神气欣洗濯。

趣欢争酬酢,献笑杂歌咢。益弛剑佩严,未厌觥筹错。

调燮维理得,渗漉宜施博。和泽布原野,湿烟散城郭。

嘉蔬已茜茜,良苗常濯濯。吾徒家食馀,豫有丰稔乐。

送吴清叔

元代 杨载

驿路程虽远,帆风势甚遒。青山随岸去,白水满江流。

牢落添新恨,繁华忆旧游。只今归去好,把钓即槎头。

暮春游西湖北山

元代 杨载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残画

元代 杨载

破裂无边幅,华堂弃置馀。苍松深踞地,白鹤上凌虚。

风格犹森若,丹青总翳如。苦心绝人事,谁见用功初。

寄维扬贾侯

元代 杨载

经国长才世岂多,群邪嫉正奈公何。气蒸云雾藏乔岳,声转沧溟放大河。

远迹江湖犹弃绝,惊心岁月屡消磨。鹍鹏自有垂天翼,肯逐飞鸿入网罗。

杨载

杨载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 118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