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满庭芳(有碾龙团为供求诗者,作长短句报之)

满庭芳(有碾龙团为供求诗者,作长短句报之)

宋代 李之仪

花陌千条,珠帘十里,梦中还是扬州。月斜河汉,曾记醉歌楼。谁赋红绫小砑,因飞絮、天与风流。春常在,仙源路隔,空自泛渔舟。
新秋。初雨过,龙团细碾,雪乳浮瓯。问殷勤何处,特地相留。应念长门赋罢,消渴甚、无物堪酬。情无尽,金扉玉榜,何日许重游。

诗人李之仪的古诗

初得马骑

宋代 李之仪

有两龙驹慰陆沈,四年河海每关心。今朝款段聊乘兴,矍铄犹堪寄好音。

刘君以地里之学各邂逅相遇求诗为别因赋长句

宋代 李之仪

久闻秘术独超群,肯向青囊学群纯。解使山川如在掌,须知祸福不由人。

论功合附天仙籍,底事犹随客路尘。满眼峰峦应有待,何妨裁剪出精神。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 其五

宋代 李之仪

俛仰谁为荆棘,峥嵘漫自波涛。休说花砖步日,旦寻烟雨飞鸼。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岂为弥天盖世,却来作戏逢场。可是因人尔尔,要非皆我堂堂。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 其八

宋代 李之仪

朝从空儋出,莫逐赪颜归。既谢爨无烟,此外将何为。

堂堂十六年,子孙反无依。莫作如是见,随遇聊差池。

次韵牡丹四绝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朝阳烁烁欲争流,已过群红盍自脩。发尽妖妍犹未歇,天机终待几时休。

送灵台尉徐舜举

宋代 李之仪

灵台右鹑首,南北两山间。我来春未几,红叶绕斑斑。

与君早相求,携手问两山。折花饮清泉,共此一日閒。

君才真健敏,诗句如芝兰。娟好秀且静,馥郁若可餐。

次韵见寄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矩不成方圆不规,倦途谁与相多仪。门深不拟睡教熟,舌强犹防语或知。

无事且寻黄面老,关心休问碧云姿。此身未必终如此,长日犹吟十首诗。

次韵湖阴韦深道五小诗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书去书来又一年,祇应提处是虚鞭。相逢会得笔头语,莫惜频寻酒里天。

归自钱塘伏

宋代 李之仪

吴山陈迹已飞埃,投老还惊病眼开。似泛灵槎海边去,却病华表鹤归来。

情移客枕收残梦,恨着江梅恋故台。便觉新篇资六翮,飘飘真是子虚才。

浣溪沙(和人喜雨)

宋代 李之仪

龟坼沟塍压堤。三农终日望云霓。一番甘雨报佳时。
闻道醉乡新占断,更开诗社互排巇。此时空恨隔云泥。

苏子瞻因胶西赵明叔赋薄薄酒杜孝锡晁尧民黄鲁直从而有作孝锡复以 ...

宋代 李之仪

薄薄酒,胜茶汤。刳麝脐,为有香。断尾山鸡避文章,直木先伐甘井竭,谁将列鼎移黄粱。

扬雄草玄反嘲白,曲糵宁非井丹食。却念牛衣儿女心,王郎漫致回天力。

五湖归去弄烟月,伏剑成名空玉雪。饮薄酒,醉后纷纷亦何有。

雷塘行

宋代 李之仪

鞭长不能及马腹,有限生涯时苦促。空使后人悲前人,雷塘春草年年绿。

谁知秀色若可餐,风光付与初凭肩。力殚四海笑未已,眉黛一螺当几钱。

君不见黄金栋梁回首蠹,漠漠胡沙青冢暮。么弦欲断空自知,千金漫买长门赋。

膏油续尽天须晓,石土馀垒可长保。就令并蒂永不分,也应终恨雷塘草。

答吴子友见寄昔与子友同书局以此韵往来人各

宋代 李之仪

忆昔榱题杂梁栋,怀璧握珠容抱瓮。大宛天马本不羁,擪耳辕驹援就控。

捞虾摸蟹力易尽,搏虎擒蛟杀方痛。君时正射晁董策,直把黄金变铅汞。

顾我衰迟特相子,许我过比仪韶凤。回头已数六端午,几向梦中自占梦。

迩来欲述陷肤语,岂谓书词情愈重。琅琅楚虞奏未缺,杳杳燕鸿目频送。

壮君已赴宣室召,老来未弃蟭螟动。诗成新月半侵帘,更听楼头角初弄。

书俞秀老诗卷后

宋代 李之仪

荆公宾客晚多奇,休叹穰侯见事迟。雨过半山初睡足,何如蚊力负山时。

卞忠烈公墓

宋代 李之仪

丛篁灌木丽霜晴,忠孝岩岩父子名。举扇西风虽自洁,受遗不至亦何情。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七

宋代 李之仪

一生着得几䩫屐,一饱消得几多粮。怕雨望晴心不歇,白头搔尽眼望羊。

题渔家壁

宋代 李之仪

卖酒罾鱼止数家,卜邻还在水之涯。扁舟定向桃源去,斜日红开两岸花。

宿采石

宋代 李之仪

江声隐隐风前恨,雁阵喧喧枕畔愁。更觉孤衾如泼水,始知今夜宿山头。

题张约之长春阁

宋代 李之仪

江山信美亦人同,寒暑随时兴易穷。寓意果能超物境,养花长欲占春风。

何须户外屦常满,自乐尊中酒不空。可笑道人犹有恨,一番红尽一番红。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6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