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十月廿五日古城对雪有怀吕簿

十月廿五日古城对雪有怀吕簿

明代 殷奎

东屯飞雪里,倦客自愁颜。门为袁生掩,船从剡曲閒。

到关何日是,行路此时艰。痴坐茅檐底,孤吟对独山。

诗人殷奎的古诗

东泉

明代 殷奎

四山饶雨气,一涧落泉声。此处销残暑,还同茂宰行。

陈情一首同呈

明代 殷奎

曾因才短故辞官,还得前时苜蓿盘。病骨支离惭倚席,客怀牢落强峨冠。

慈闱老去家贫甚,先垄年来水啮残。圣主仁深恩例在,愿推馀润到荒寒。

潼关留别梦得孟云子厚希曾诸君子

明代 殷奎

客里衣冠喜合并,留连三日荷深情。华阴县里追游好,江月亭前发兴清。

碑记延熹充嗜古,杖分灵寿得扶倾。匆匆又上关东道,萍聚蓬飘叹此生。

紫荆树

明代 殷奎

紫荆亲种北堂前,春雨宜男色共鲜。拟举韦家为月会,乞身归去莫迟延。

贡院夜集

明代 殷奎

秋暑不可那,风庭生夕凉。高树互荫蔽,云月流微光。

庞眉三数公,幽赏来相将。才彦集翘楚,亦有张与黄。

咄兹古都会,况当文翰场。前徽信未沫,夙慕斯终偿。

于焉盘礴羸,欣然命壶觞。趣得景自会,心迥形都忘。

谈谐杂嘲谑,引此清兴长。良晤难屡得,乐事不可常。

酒行莫辞醉,散去徒相望。

过廉平章樊川别墅

明代 殷奎

山水娱人未肯休,登临何事白人头。君看花木樊川墅,秪有廉泉独自流。

送吴明府南还

明代 殷奎

茂宰贵从枢府出,荒城喜见德星临。饥寒忍放喜笞手,流转频劳抚字心。

伏枥难羁千里足,甘棠才驻一年阴。渭川过雨秋波满,得似离愁几许深。

送宜川刘知县赴都

明代 殷奎

世科怜继美,出宰重宜川。陶穴流移复,边城谣颂传。

一双王令舄,五鼓郑侯船。目送南云晚,题诗为惘然。

前赴京邑五妻弟送予苏台今往咸阳季氏又送至枫桥临别作恶情溢乎词

明代 殷奎

异县遥相送,频烦内弟来。路从寒寺去,身逐夜航开。

饮泣难为语,垂头忍复回。自多甥舅好,应得抚提孩。

十月廿五日古城对雪有怀吕簿

明代 殷奎

东屯飞雪里,倦客自愁颜。门为袁生掩,船从剡曲閒。

到关何日是,行路此时艰。痴坐茅檐底,孤吟对独山。

古乐府江水一百里送海道千户殷仲实

明代 殷奎

江水一百里,潮生江欲平。离情付潮水,相送到平城。

江水一百里,行行复采莲。莲根共连叶,不碍使君船。

江水一百里,蒲帆阿那移。相思若流水,那复有穷时。

寄吴宗德明府

明代 殷奎

寂寂先生一草堂,东山卧稳北窗凉。消閒题凤过溪墅,扶病听莺傍苑墙。

恨我归期成蹭蹬,向君离思转徬徨。黄花篱落秋深处,准拟相过醉十觞。

鄠簿袁鲁瞻见访

明代 殷奎

下马敲门月色新,语音遥认是乡人。驰驱王事贤劳日,问讯吾徒寂寞滨。

白饭可能淹骑从,青灯空复伴吟身。平生鄠杜佳山水,便欲同游第一春。

伏承士景明府增广学舍招致生徒借韵叙谢

明代 殷奎

学舍增修事董生,坊门重立表冯京。远朋已喜重联至,善政还看次第成。

莫笑人情相冷淡,要知天爵最尊荣。斯文千载真吾事,此日于君意尽倾。

赠武功邢明府之翰余簿公至父兼柬李赞府崇业

明代 殷奎

武功千载纪佳名,地望犹堪冠列城。古庙邰封尊后稷,空坟汉节表苏卿。

凋残里社流移复,文采官寮抚字并。太史行修循吏传,可容卓鲁擅英声。

陪吴令访古长陵留宿萧城僧舍

明代 殷奎

青鞋访古长城坂,路僻草深人迹稀。落日汉陵双阙在,閒云萧寺一僧归。

览观幻境时时别,点检浮生念念非。我亦此身无住著,晚来禅榻暂相依。

古城田

明代 殷奎

仆子中夜起,将牛耕古城。古城古人筑,古城今人耕。

古人谁复在,古城今人平。黄蒿上莽苍,白骨下纵横。

伤哉功筑日,战守烦戈兵。谁知千载下,耕遍无人争。

南山三绝句 其三

明代 殷奎

看罢南山看北山,北山奇峭夺天悭。有时走上高原去,秀色娱人忘却还。

吊陈寿夫

明代 殷奎

去年此日昆山县,射圃亭中开小宴。寿夫送我上南京,把酒题诗苦相劝。

酒酌碧筒对花饮,诗题素壁成吾谶。谁知岁月才一周,两人生死不相侔。

我行万里生如寄,君得一官死如戏。人生变故不可常,洒我风前几行泪。

北固山,在何处。西风落日大江秋,诗酒明朝吊君去。

顾玉山金粟冢秋宴集

明代 殷奎

艰时阻良觏,故人成远别。始登金粟冢,仰见端别月。

旧游独徘徊,桂枝重攀折。玉杯承夕露,翠竹落苍雪。

宾筵列才彦,末至惭独劣。赋诗讵云工,庶以慰契阔。

殷奎

殷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1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