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陈培所职方参知湖广

陈培所职方参知湖广

明代 游朴

长安春尽夏云生,冉冉光浮岳使旌。湖上山川光借色,禁中颇牧旧知名。

十年密勿边城疏,万里风流江汉情。屏翰也应从暂借,使君元未厌承明。

诗人游朴的古诗

戊寅元日

明代 游朴

旅鬓萧疏又一春,栖栖行李楚江滨。片云天外同孤影,万舸洲前即比邻。

菊水漫传荆土记,桃源欲访武陵津。幽怀未逐阳和散,酌尽屠苏不醉人。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 其六

明代 游朴

漠漠田间又一宫,琅琅天乐翠微中。绕林读罢天《周易》,刻竹吟成似《国风》。

宴岁鸿冥深野趣,往时虎视閟玄功。泥蟠未几乘云去,剩得人传是卧龙。

江华海阻风夜泊

明代 游朴

江华海上北风狂,仓卒维舟野岸傍。永夜涛声喧独枕,一天雨色撼危樯。

倦游可更淹难路,归梦何由到故乡。萍泛栖栖沧海曲,只教鸥鹭笑人忙。

熊陆海补授河南都幕

明代 游朴

珍重新恩下玉除,中川仍领小戎书。经传西蜀名家旧,赋入梁园授简初。

梦后已知身是蝶,误来谁信子非鱼。幸逢明主怜同世,未许辕门久曳裾。

朱明虹大参自潼关移镇汾阴

明代 游朴

几年函谷静泥封,代北雄图重借公。此去遗黎夸晋问,向来词客尚秦风。

临汾神策新歌鼎,分陕甘棠旧蔽空。梦卜只今廑石画,可容威凤久何东。

送朱可大判汝州

明代 游朴

南风拂拂引飞旌,折角朱云出汉京。去矣行吟朱汝岸,谁其坐啸古梁城。

崆峒好问轩辕迹,楚郑无须别驾名。尊酒重论何日是,佩刀欲解不胜情。

过邹龙望生祠

明代 游朴

平沙回障海门深,棠树葳蕤处处阴。露冕十年留宦辙,芳祠两地见民心。

庚桑俎豆当年祝,廉范歌谣载路音。有客祠前频矫首,云生五岭独沉吟。

赠周山人 其二

明代 游朴

子云今喜有童乌,玄就何妨毂未朱。日月尽教柯自烂,烟波且与钓为徒。

谁从门外轻题凤,我亦江东久忆鲈。此去故山元不远,扁舟可许结盟无。

清远巡城

明代 游朴

一环孤垒枕江壖,春树浓生万井烟。往事愁闻天顺日,新城恨割地维偏。

鲛人有泪珠仍泣,狼子难驯性易迁。为语陴关诸将吏,绸缪蚤及未阴天。

送盛宗阳南还兼寄吴麟洲

明代 游朴

斗酒冯将慰礧峨,不堪愁耳近骊歌。悬心海国愁千里,执手天涯日几何。

去路杨花春欲暮,满江桃雨水方波。到家吴质应相问,近迹参辰恨较多。

饮王旸谷参知玉介园二首园枕华盖太玉山椒王右军墨池在焉 其二

明代 游朴

墨池旧染黄庭翰,华盖新开白玉扉。碧巘尽从天外至,绿云时绕榻前飞。

行穿疏竹疑千亩,手植高松忽数围。莫怪东山慵不起,一杯相对已忘归。

天庆观谒四贤祠

明代 游朴

郭外琳宫頫石泉,共瞻遗像一凄然。生儿犹说韩为字,迁客空伤播易连。

宋社东南谁最恨,魏公乔梓自相怜。芳灵陟降还天上,可使椒浆傍法筵。

蔡共朋虞部之淮安督舟

明代 游朴

蓟门秋色拥行旌,汉室中郎出帝京。六传新驰淮海使,三江旧识水衡名。

楼船汛逐桃花集,尊酒时从桂树倾。倘记上林羁客在,飞魂不断楚云横。

隆中半榻图成感述 其四

明代 游朴

缪从群少学驰驱,回首隆中日月疏。北阙滥分金马署,南阳空忆卧龙居。

一犁芳垄烟霄外,半榻遗编梦寐余。指点丹青认幽躅,白云何处是吾庐。

送林绍木博士之福州

明代 游朴

彤云散色映临轩,捧得除书近故园。诸士共欢新授席,三山犹记旧环门。

几年夜雨韦编冷,此日春风绛帐温。执戟尚怜同社在,可堪愁绪对离樽。

周鸣宇参知寿母八十时参知以赐养家居

明代 游朴

诞从南岳旧夫人,笑阅桃开八十春。殿诰五花光赐服,宫墙三徙卜芳邻。

承颜有子如曾史,维翰生神亦甫申。行看将雏朝紫极,不嫌青鸟送书频。

送原尹考满还邑

明代 游朴

二载弦歌潞水濆,歌声上彻九阍闻。孔门原宰推高第,汉吏文翁自不群。

几处棠阴连绿野,双看凫影入青云。情知百里淹贤路,且为苍生借使君。

许将军请使夷赋赠

明代 游朴

长鲸簸浪荡三韩,壮士忧时发指冠。尺剑未销忧祲在,孤槎欲驾海天宽。

行探虎穴扬风快,夺取骊渊照夜寒。不见当年傅介子,笑谈杯酒斩楼兰。

莱芜胡大尹书来相念赋此奉答

明代 游朴

故人千里数行书,满地瑶华慰索居。为念翟公门有雀,翻怜范长釜生鱼。

伏龙洞窅流云细,嘶马河澄印月虚。闻说讼庭无一事,棠阴渐欲遍郊墟。

同杨肖韩集林太史书房

明代 游朴

玉堂不厌客频来,芳醑随春日日开。赤管每教旋马待,《黄庭》时复换鹅回。

临风散帙花浮坐,入夜移尊月近台。莫怪门前双屦满,履声行听上星台。

游朴

游朴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2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