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明虹未出关丧其夫人至汾复陨爱子寄此奉慰 其三

明虹未出关丧其夫人至汾复陨爱子寄此奉慰 其三

明代 游朴

秦关鼓缶曲难调,汉畤仍伤玉树凋。天上忽收神骏去,人间空羡阿龙超。

封还嬴博家何处,泪尽西河恨未消。我辈情钟惊往事,抵今魂断不堪招。

诗人游朴的古诗

春暮同府诸丈过集

明代 游朴

东风习习百花柔,帝里韶光几日留。语燕频来如有诉,垂杨欲舞不禁愁。

莫教绿发随春暮,且破黄金买醉休。试向轩辕台上望,苍茫烟树几沉浮。

上元夜帅阃观灯

明代 游朴

银花火树满重营,缥缈中天见化城。彩蜃楼光相对起,白猿剑伎不留行。

仙家云字悬珠榜,何汉星毬走玉衡。海国同讴清世乐,将军早为晏长鲸。

吴中淮守太原

明代 游朴

西山飞雪拥离旌,千骑駪駪向冀城。塞上风云常接地,禁中颇牧旧知名。

介山田在褰帷问,讲武台高缓辔行。五部年来方解辫,胡雏应许近边迎。

睡蝶 其一

明代 游朴

何物逢春不自怜,凤车沉困百花前。留连舞趐慵无力,酝酿芳心醉未还。

风泛海棠时共睡,烟迷宫柳昼同眠。花间小扇休惊扑,为惜华胥梦里天。

陈文溪使丹南虑囚便道还里

明代 游朴

使君云幰拥星轺,手捧丹书下紫霄。清鉴并悬丹浦月,英声先撼广陵潮。

旧都再睹双龙钺,故里争看驷马桥。十载沧洲劳梦寐,因君魂去不堪招。

三日发承天

明代 游朴

结束归装及晚春,劳生今始得闲身。南阳去拂今云榻,东海行随钓雪䑳。

拄策应多萝月伴,荷蓑长作葛天民。郢中父老休垂泣,自古牢忧是楚臣。

王太仆年九十余时有篇什见贻及其诸孙投赠一门词赋便堪成帙赋此走 ...

明代 游朴

白头彩笔劲于弧,作赋雄称楚大夫。七泽鱼龙惊起舞,三春花柳听招呼。

长成书草皆为带,能与玄文总是乌。亦识衡门回俗驾,可容载酒问奇无。

饮王旸谷参知玉介园二首园枕华盖太玉山椒王右军墨池在焉 其一

明代 游朴

求羊径转翠微间,行处窗开面面山。万木阴森环圃合,群芳缭绕曲庭闲。

鱼忘濠濮俱非我,石到平泉更不顽。宴坐嗒然迷去路,焉知林外有人寰。

陈锦衣母淑人十月一日寿辰

明代 游朴

十月蓂开应小春,东皇有意共生辰。千年胜约传青鸟,五色班衣舞玉麟。

紫禁近依云彩丽,金茎长挹露华新。宾筵拼却如泥去,为爱芳芬孟氏邻。

承天王进士阶索题池虹卷

明代 游朴

海内衣冠最擅雄,诸王名业似江东。青云甲第联天上,白雪风流冠郢中。

欲识词宗频起凤,但看华沼几流虹。芝生兰茁寻常事,为有君家庆不穷。

西城新居

明代 游朴

儿曹卜宅近西墉,越客归来膝仅容。谩挟啚书归自校,若劳车马日相从。

柴门不闭随题凤,尘榻犹存可卧龙。已办一蓑南郭外,圣恩傥许遂明农。

陈世勉自留都观察阆中寄赠三首 其二

明代 游朴

游遍三山复七盘,图南此日快飞翰。诗留白下应传诵,路入青天未觉难。

杨子原通巴字水,僰人争候惠文冠。双旌早晚经鱼复,试向孤城问永安。

傅侍御招游石屋夜宴达曙

明代 游朴

仄径盘纡入翠微,万峰回薄敞岩扉。洞中白日朝相荡,谷口游云暮自归。

近榻诸天陪语笑,深冬百卉转芳菲。一尊径傍霜威醉,夕露何妨湿满衣。

送汤义仍授南太常

明代 游朴

金陵亦是汉西京,君去应专作者名。长信旧传司马赋,奉常新拜叔孙生。

三山落日移吟舫,六代流风入醉觥。惆怅同心不同往,暮云空傍大江横。

杜明府投诗宠行赋荅

明代 游朴

一幅新诗烂锦幖,杜陵风雅世何遥。东风芳草争浓媚,南海明珠未寂寥。

入夜寒光惊照乘,来朝离色满归桡。何时更有论文会,夜梦依依逐去潮。

陈文溪使淮南虑囚便道还里

明代 游朴

使君云幰拥星轺,手捧丹书下紫霄。清鉴并悬淮浦月,英声先撼广陵潮。

旧都再睹双龙钺,故里争看驷马桥。十载沧洲劳梦寐,因君魂去不堪招。

寄答蜀方伯朱明虹 其二

明代 游朴

芙蓉城阙锦江头,曾拥鸾笺侍唱酬。一去关河怜阻绝,几年鱼雁怨沉浮。

夜占益部星辰远,日对燕山雨雪愁。花径药阑风雅剩,何时重许嗣芳游。

公署待輀车未至

明代 游朴

铅山山下望丹旌,浅水轻舠结我情。几月江湖疑梦寐,此时风雨倍伶仃。

齐秦长忆愁时语,楚越那知死后行。万里游魂今不远,归来其早逐征程。

魏衡宇自叙南来会邀登太慈阁有诗见贻赋此酬之

明代 游朴

万里长风吹鬓来,数枝寒菊傍人开。乡台仍向寒边望,游客新从海上回。

共倚修阑延暮照,更传佳句壮秋杯。独怜高调谁堪和,自古阳春属楚材。

壬午元日

明代 游朴

九重凤纪履初新,万历鸿图又十春。玉帛五方同象译,衣冠三殿集鸡晨。

充仪习见天颜喜,献岁遥闻寿语频。共道时清无一事,朝回且觅典衣邻。

游朴

游朴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2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