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戊子元日

戊子元日

明代 游朴

薄游日月易蹉跎,尊酒逢人强啸歌。咫尺故山乡信少,留连新岁客怀多。

谢池荏冉春生草,瓯海微茫水有波。自笑江湖缘未了,又随行殿听鸣珂。

诗人游朴的古诗

朱明虹大参自潼关移镇汾阴

明代 游朴

几年函谷静泥封,代北雄图重借公。此去遗黎夸晋问,向来词客尚秦风。

临汾神策新歌鼎,分陕甘棠旧蔽空。梦卜只今廑石画,可容威凤久何东。

戊寅元日

明代 游朴

旅鬓萧疏又一春,栖栖行李楚江滨。片云天外同孤影,万舸洲前即比邻。

菊水漫传荆土记,桃源欲访武陵津。幽怀未逐阳和散,酌尽屠苏不醉人。

送陈荆山给谏谒归

明代 游朴

知君亦未厌承明,回首沧洲却有情。鸾掖几年焚谏草,鹏池六月息遥程。

行边柔绿怜芳杜,到日轻红擘侧生。自笑陆沉头欲白,故园归梦眇难成。

送陈豫庵之济宁州 其二

明代 游朴

三载长安共素襟,连床风雨几宵深。狂来漫击高生筑,舌在宁论季子金。

尺檄忽催游子驾,绨袍欲折故人心。金山卢水遥相望,犹有飞鸿早暮音。

钟□字明府再集鳌塔寺

明代 游朴

金轮新结大江隈,绮席重开去棹回。倒影青莲交烂熳,中天丹岭并崔嵬。

清歌欲唤潜虬起,胜观疑从灵鹫来。地主多情能醉客,飞觞夜洒雨花台。

丙戌元日

明代 游朴

缓辔长裾饱软尘,长安六见柳丝新。每拈花胜惊衰鬓,却对椒觞忆远人。

碧海好寻归去棹,金门无问后来薪。故园桃李应相待,会到家时及晚春。

王太仆年九十余时有篇什见贻及其诸孙投赠一门词赋便堪成帙赋此走 ...

明代 游朴

白头彩笔劲于弧,作赋雄称楚大夫。七泽鱼龙惊起舞,三春花柳听招呼。

长成书草皆为带,能与玄文总是乌。亦识衡门回俗驾,可容载酒问奇无。

宋方麓进士令崇阳便道过里

明代 游朴

玉阶初献九阍书,金虎遥分百里符。锦里春光归驷马,楚天明月迟双凫。

悬知范釜长如水,更愿刘鞭好用蒲。歧路相将情独结,吴钩欲解几踟蹰。

张肖山寮长添孙用前韵

明代 游朴

年来何物足堪娱,尽日冥心对稿梧。忽得云笺天外至,传添兰玉世间无。

共夸和相宜三美,已是徐卿第二雏。只用更谈玄外境,花前歌好笑掀须。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 其三

明代 游朴

一泓流水绕新宫,万叠云山拥护中。时宰未开云阁日,幽人自爱北窗风。

曲肱枕入羲皇梦,抱膝吟毕管乐功。三顾难逢鱼水会,肯从庖肆试屠龙。

七夕萧拙斋席上口占

明代 游朴

仗剑辞家又一年,越中秋色变山川。红漂浅漾芙蕖水,青薄平林草树烟。

千里难穷秦望目,双星空照监湖船。主人坐上尊常满,且付乡心博醉眠。

潮阳文山祠

明代 游朴

熹光蚀尽虏尘飞,犹把空戈向日挥。二帝蒙尘仍蹈海,孤臣视死已如归。

睢阳远抱前朝恨,燕市长悲国事非。惟有丹心照千古,寒鸦古木共斜晖。

四月二十八日祁母帨辰赋此为寿

明代 游朴

上元星降天休节,瀛海传欢帨在门。七纪欢承三世养,四朝荣被九天恩。

瑶池浪说桃花结,宝树何如桂实蕃。共愿摩耶常住世,长看佛度众生繁。

七月六日焚黄 其二

明代 游朴

双垄藏衣卜几年,孤儿空有泪如泉。宅中灵閟空云护,天上褒封日月悬。

章服屡廑三锡命,丝纶直起九原宣。国恩庭训俱难报,欲效尘涓重自怜。

汤进士父母双寿

明代 游朴

南极祥光映少微,西躔婺女夜交辉。宫中特赐三花锦,庭际争看五色衣。

鸿宝枕中多秘授,凤毛天上日高飞。词人共有如川祝,好挹长江入寿卮。

赠周山人 其二

明代 游朴

子云今喜有童乌,玄就何妨毂未朱。日月尽教柯自烂,烟波且与钓为徒。

谁从门外轻题凤,我亦江东久忆鲈。此去故山元不远,扁舟可许结盟无。

别金存庵老师

明代 游朴

闽海初开丈席高,执经扬

赠周山人 其一

明代 游朴

长安蹀躞共芳尘,冉冉回惊十五春。相见俱怜玄鬓改,故知敢谓白头新。

袖中锦字愁漫灭,海上渔竿羡隐沦。便欲拂衣从汝去,已教人制白纶巾。

过云霄别吴少渠吴驰书代送至盘陀有缁衣之赠湖海之叹赋此奉答 其 ...

明代 游朴

单车缥缈度盘陀,落日寒生远水波。回首云霄寒梦寐,浮踪湖海信蹉跎。

歌来白雪愁难和,眷此缁衣思转多。明发相望何处所,茫茫烟树隔关河。

送汤义仍授南太常

明代 游朴

金陵亦是汉西京,君去应专作者名。长信旧传司马赋,奉常新拜叔孙生。

三山落日移吟舫,六代流风入醉觥。惆怅同心不同往,暮云空傍大江横。

游朴

游朴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2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