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二十九日出都门

二十九日出都门

明代 游朴

天边落木莽森森,阙下归人万里心。满箧烟云书草在,几年霜露剑花侵。

风高寒柳鸣蜩寂,日落遥林倦鸟深。何处菟裘终老去,五云回首一沾襟。

诗人游朴的古诗

送林绍木博士之福州

明代 游朴

彤云散色映临轩,捧得除书近故园。诸士共欢新授席,三山犹记旧环门。

几年夜雨韦编冷,此日春风绛帐温。执戟尚怜同社在,可堪愁绪对离樽。

饮王旸谷参知玉介园二首园枕华盖太玉山椒王右军墨池在焉 其二

明代 游朴

墨池旧染黄庭翰,华盖新开白玉扉。碧巘尽从天外至,绿云时绕榻前飞。

行穿疏竹疑千亩,手植高松忽数围。莫怪东山慵不起,一杯相对已忘归。

七夕萧拙斋席上口占

明代 游朴

仗剑辞家又一年,越中秋色变山川。红漂浅漾芙蕖水,青薄平林草树烟。

千里难穷秦望目,双星空照监湖船。主人坐上尊常满,且付乡心博醉眠。

寄哭缪方石四首 其一

明代 游朴

政术文章两擅名,青云白石独留情。一官鸡肋白谁巧,几载莬裘早自营。

人世若逢金鼎就,帝居已促玉楼成。天涯一掬生刍泪,洒向何年宿草青。

陈世勉自留都观察阆中寄赠三首 其二

明代 游朴

游遍三山复七盘,图南此日快飞翰。诗留白下应传诵,路入青天未觉难。

杨子原通巴字水,僰人争候惠文冠。双旌早晚经鱼复,试向孤城问永安。

天庆观谒四贤祠

明代 游朴

郭外琳宫頫石泉,共瞻遗像一凄然。生儿犹说韩为字,迁客空伤播易连。

宋社东南谁最恨,魏公乔梓自相怜。芳灵陟降还天上,可使椒浆傍法筵。

罗闻野侍御按陜西回为其尊人及二母寿 其一

明代 游朴

迎晖堂上绚朝曦,车马联翩婺水涯。绣黼共看排阖日,烂衣自爱过庭时。

西关气返青牛驭,南极光分紫凤蕤。欲识大年何处问,皂囊字字五千词。

送沈观瀛得请奉母南还

明代 游朴

长安秋色拂征旂,乞得君恩下禁闱。季子笑携金绶去,安仁欢奉板舆归。

江行生鲤看双跃,天外冥鸿羡独飞。回首九霄犹咫尺,斑襕舞处转依依。

罗闻野侍御按陜西回为其尊人及二母寿 其二

明代 游朴

宝婺声华世所闻,齐眉遐域日初暄。鸾书直压黄山重,象服遥分紫气温。

柱后惠文回日月,枕中鸿宝閟乾坤。年年共仰维南斗,挹取黟江入寿尊。

陈文溪使丹南虑囚便道还里

明代 游朴

使君云幰拥星轺,手捧丹书下紫霄。清鉴并悬丹浦月,英声先撼广陵潮。

旧都再睹双龙钺,故里争看驷马桥。十载沧洲劳梦寐,因君魂去不堪招。

送陈直吾莘野二仲南还

明代 游朴

潞河垂柳叶初凋,万里归云逐去

督府中丞刘公转少司徒

明代 游朴

五莞东西拥画轮,九重密勿简元臣。沧江昼晏销兵檄,紫阁春传卜相纶。

暂为三陲纾国计,行看独座领朝绅。南方遍赐诸侯履,得入明扬定几人。

寄答蜀方伯朱明虹 其二

明代 游朴

芙蓉城阙锦江头,曾拥鸾笺侍唱酬。一去关河怜阻绝,几年鱼雁怨沉浮。

夜占益部星辰远,日对燕山雨雪愁。花径药阑风雅剩,何时重许嗣芳游。

过云霄别吴少渠吴驰书代送至盘陀有缁衣之赠湖海之叹赋此奉答 其 ...

明代 游朴

系辔邮亭日易阴,离觞已彻复重斟。情知马首行难绾,语到蛾眉恨不禁。

极浦天高春岭断,临漳水合暮云深。赠君一笥回文锦,不尽悠悠此日心。

送陈豫庵之济宁州 其二

明代 游朴

三载长安共素襟,连床风雨几宵深。狂来漫击高生筑,舌在宁论季子金。

尺檄忽催游子驾,绨袍欲折故人心。金山卢水遥相望,犹有飞鸿早暮音。

安陆归访樠社小饮

明代 游朴

樠山馥郁景风催,浅绿深红取次开。本拟壶觞长日赏,岂知旌节隔年回。

诗篇去后多新幅,尊酒归来发旧醅。万斛春光浑未减,花前何惜玉山颓。

柘水新居

明代 游朴

客车何处卸尘泥,新辟衡门柘水西。松菊未谋三径适,鹪鹩且遂一枝栖。

无人问字嘲谁解,有酒盈尊幼自携。为语邻翁须暂别,归来倘及杖春藜。

境上寄谢承天诸公

明代 游朴

盍簪未几遂投簪,花始成蹊柳始阴。千里路歧劳赠策,一尊江郭欲沾襟。

每从寤寐瞻山立,不为行藏叹陆沉。去去沧洲看渐近,帝乡空系子牟心。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 其一

明代 游朴

蓬蒿径里辟新宫,半榻居然万卷中。高咏更无《梁甫》恨,耦耕真近鹿门风。

升平不似三分世,开济何须八阵功。独抱白云长日卧,南阳随地有人龙。

二十九日出都门

明代 游朴

天边落木莽森森,阙下归人万里心。满箧烟云书草在,几年霜露剑花侵。

风高寒柳鸣蜩寂,日落遥林倦鸟深。何处菟裘终老去,五云回首一沾襟。

游朴

游朴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2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