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壶中天 洋钟有名闹钟者,届时则琤瑽作响,繁音缛都亦开听,倚此赋之

壶中天 洋钟有名闹钟者,届时则琤瑽作响,繁音缛都亦开听,倚此赋之

清代 俞樾

绿窗人静,忽清机徐引,都成奇弄。乍讶宫商无都奏,偏又待时而动。

笙磬同音,筝琶乱拨,惊破鸳鸯梦。寻常休试,玉匙金钥珍重。

因念铃索西清,故人待漏,惯踏天街冻。欲觉闻钟宜有此,妙在枕边喧閧。

懒惰稽康,醉眠元亮,得尔全无用。娇孙痴小,膝前携听叮咚。

诗人俞樾的古诗

扫花游 其一 雷锋

清代 俞樾

阿师老矣,想卓锡空山,更无俦侣。鬝头健举。笑枯禅不死,半空撑柱。

破了袈裟,一抹斜阳艳补。问神悟。奈千载寂寥,铃铎无语。

临水高几许。化丈六金身,踏波而舞。废兴无数。叹黄妃旧珑,已无寻处。

绝顶春回,尚有桃花乱吐。倩迦叶,向空中、笑而拈取。

宋文恪墓毁有感

清代 俞樾

世事茫茫不可轮,一重公案此中存。请开海禁宋文恪,今日轮车走墓门。

帝台春 送竹樵方伯入觐

清代 俞樾

幢葆启戟。迢迢赴京国。驿路早梅,喜挈清娱,同寻春色。

咫尺觚棱金阙近,听宫漏、鹭鹓祥集。想从容,奏对明光,香烟细裛。

驰玉勒。行紫陌。返第宅。召宾客。再省识帝里,莺花过,元宵后、大好艳阳风日。

应有温纶自天降,前后主恩四持节。与吴下宾萌,又重联吟席。

朱亥故里 即朱仙镇

清代 俞樾

晋鄙虽宿将,畏秦避其锋。一军次荡阴,莫救邯锋攻。

信陵盔符至,犹恐众未从。奋椎夺其军,朱亥真英雄。

遂使信陵君,名震崤函东。悠悠晋鄙辈,何足谋成功。

驱车夷门下,敬问七十翁。如今风尘内,可有人如公。

题黄韵珊孝廉桃溪雪传奇后 其一

清代 俞樾

曾向秦台泣凤皇,红颜碧葬更悽凉。春风写入黄荃笔,卅里坑边土尚香。

病中呓语九首 其二

清代 俞樾

无端横议起平民,从此人间事事新。三五纲常收拾起,大家齐作自由人。

项王墓

清代 俞樾

事去英雄此葬身,千秋过者尚悲辛。道旁气压秦皇帝,帐下情钟虞美人。

已掷头颅生赠客,还留魂魄死成神。彼苍原借驱除力,便道天亡亦是真。

口占二绝 其一

清代 俞樾

篮舆屈曲入山行,天为清游特放行。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水龙吟 竹翁又谱此咏白秋海棠,因亦同作。

清代 俞樾

海棠本是神仙,春风金屋藏佳丽。何来异种,墙根砌畔,雨中烟里。

瘦影堪怜,脂痕尽涤,自然娇媚。想当年思妇,抛残玉箸,原不是、灵芸泪。

堪笑秋容犹绮。抱幽心、谁同高致。昂然绛帻,翩然金凤,纷罗庭际。

素女冰姿,红儿艳品,赏心谁寄。只词人、妙笔摹将冷格,写银光纸。

一萼红 风菱

清代 俞樾

指江乡。有一绳斜界,采采水中央。鞋角同尖,弓腰比曲,青翠堆满筠筐。

趁秋老、风檐高挂,任儿童、谗口不教尝。几日西风,销磨玉质,干透琼浆。

看取晶盘盛到,似瘦来家令,老去秋娘。面目虽皴,腰肢尽细,多少余味包藏。

还自笑、形骸槁木,论风调、与尔最相当。但博饶甜作相,休惜年光。

题刘松岚观察大观吊武虚谷先生墓诗手卷

清代 俞樾

先生卓荦人中豪,为民做爹身忘劳。虎而冠者做咆哮,择肉而食谁所教。

缚而杖之无由逃,群羊畏虎声嘈嘈。人生穷达随所遇,安能俯仰如桔槔。

拂衣归去嵩山高,经疾史恙穷秋毫。一旦见睍冰山消,玺书俄受彤廷褒。

公已先赴巫阳招,徒留抔土埋蓬蒿。有客过此歌且谣,其声慨慷心郁陶。

为风为雨为怒涛,笔力斫断生鼍蛟。翩然凤翥鸾翔翱,我披此幅风萧骚。

愿君宝此如琼瑶,长使祖德千秋昭。

夜合花 以橄榄核插烛上燃之,其光四射,若兰花然,颇可观玩

清代 俞樾

小剔银灯,轻揎翠袖,居然顷刻开花。冰心暖透,一枝放出仙芽。

疏又密,整还斜。是优昙、结就天葩。不成梅萼,不成莲瓣,随意些些。

回思俊味堪夸。舌本馀甘领略,雅称新茶。纤纤剩核,还供儿戏喧哗。

珠错落,玉了叉。看灯前、细掣金蛇。浮生泡影,世情阳焰,坐惜年华。

满江红 书生佳人苦乐各一阕,用板桥道人体 其一

清代 俞樾

一片青毡,遮不足、万千风雨。止落得、飘零书剑,头颅如许。

老大长充村学究,科名不到刘司户。剩凄凉、文冢哭秋风,书生苦。

出建节,芙蓉幕。入画像,麒麟阁。尚青春年少,丰姿如鹤。

束发交都收铁网,画眉人共听金钥。待功名、成了便神仙,书生乐。

题黄韵珊孝廉桃溪雪传奇后 其四

清代 俞樾

离合悲欢任意编,传奇体例想当然。我今更定瑶华谱,续得佳人命一年。

移居紫阳书院作 其二

清代 俞樾

昔年曾此公壶觞,三十年来半已忘。忽向雪泥重闻讯,剧怜泡影太悤忙。

乌衣零落门庭换,铜狄摩挲感慨长。剩有当年旧宾客,天留老眼看兴亡。

咏西瓜灯四首 其一

清代 俞樾

一场瓜战夜初停,幻出团团满月形。圣火养成千岁绿,仙丹炼就十分青。

擎来何减琉璃椀,望去偏疑翡翠屏。不是金刀能割膜,痴皮那得化空灵。

摸鱼儿 鱼头中有骨三角,取掷之时或竖立,人每借以占卜,十掷中 ...

清代 俞樾

问鱼头、是何参政。棱棱如许风骨。弯环一寸雕琼玖,却似半规新月。

心鹘突。且取到尊前,暗当金钱掷。幽情密密。祝天末人归,垄头信到,出手便凝立。

抛来疾。从一还教至十。玲珑冰箸轻夹。无端一落瓯臾止,妙在不扶而直。

纤指释。想不久佳音,便向龙门出。无须去乞。好借作灵蓍,权充杯珓,鸡骨更休觅。

洞仙歌 余素不善倚声,而次女绣孙颇好之,因亦时有所作,积久遂 ...

清代 俞樾

经生家法,只虫鱼笺注。那得新声斗琼树。绮窗那、偏有娇女耽吟,摇翠管、时出清词丽句。

因教狂态发,铁板铜琶,也学东坡作豪语。老去律仍疏、渔唱蘋州,何处觅、霞翁频误。

且细写、蛮笺付红儿,借凤管、鸾笙旗亭流布。

唐多令 李筱泉中丞见访湖楼,遂与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小坐而别 ...

清代 俞樾

花外驻鸣驺。来乘湖上舟。且偷闲、半日清游。玉宇琼楼随处好,泛双桨、向中流。

云水一登楼。苍茫芦荻秋。步长桥、指点汀洲。安得行窝来此筑,请垂钓、著羊裘。

调笑令 其四

清代 俞樾

风细。风细。纸窗又添寒意。关河雨雪靡靡。辛苦长征未归。归未。

归未。折得梅花谁寄。

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1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